散文教学有为更有味
2019-12-27张宏
张宏
现代散文作为一种中学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文类,它承担着发展学生語文核心素养的重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它的处境却非常尴尬。很多教师对散文的教学也一直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么在教学内容上将其与小说、诗歌等做无区别对待,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千篇一律;要么面面俱到,什么都教,将散文课上成各种语文知识的大杂烩;要么凭个人经验个人喜好,选取自己擅长的某些方面来教,随性而为。这样一来,散文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育人价值就大打折扣。如何避开散文教学中的这些弊病?下面,我结合《老王》的教学实践,对散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其散发出特有的文味做一些有益的研讨。
一、风格有别,怎能视而不见
我们在教学现代散文时,务必引导学生认识体味它所特有的章法、技法、语言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构建具体而有意义的审美活动。
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老王》充分体现了杨绛先生严谨的写实、亲切可感、充满了人格感召力的“豁达冲淡”和“谈话风”的艺术风格。很多老师在教学此文时,往往将重心放在了对老王的人物形象、作者的情感分析上,很少有人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风格、体味文本风格,忽视了散文强烈的“自我”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借助钱媛对钱钟书和杨绛散文的相关评价:“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以此引发学生对杨绛散文文笔平和冲淡、语淡意浓的风格的审视。我们可以从作者与老王的“闲话”中去认识他心中的老王,从沉静淡定的记述中去品读与老王交往的往事。比如,“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这些如此直白客观冷静的叙述,甚至是不近人情的笔法,恰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最值得品味的地方。如果忽略或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不加以细读体味,那么学生根本不会明白“言语的目的以及言语方式的深层动机”。经过品味感悟,才会感受到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是一个带有作者强烈主观色彩的老王,看似平和的叙述中流露出深沉的叹惋和感伤。“寻常的人和事,实实在在的感情,用本色无华的语言串起,入眼入心”,这便是这篇经典散文的精妙之处。
二、词句有味,怎能浅尝辄止
散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整体的感知,还应当激发学生从具体的词句中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品味语言,发掘文学作品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思、意味,也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说:“阅读散文的精妙处,散文的动人处,在于细腻,在于丰富,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教学《老王》,老师们当然不会放弃对词句的讲解或赏析,但大多缺乏具体深刻的品析与体味。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巧妙地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打破时空的距离,品出其中的情味。如肖培东老师在执教本文时,就特别注重这一点。例如,他让学生将“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改为“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然后比较这两句的表达效果。经过认真比较和体味之后,学生发现了前者更具情感的跌宕起伏,给人以无言的伤痛,透露出老王孤苦无依的悲凉处境。再如,写老王去世的前一天硬撑着给“我”送香油、鸡蛋时语言如此细腻真实,这里出现了文章中唯一的直接对话。其实是老王有很多话要说,是作者未曾及时悟到这可怜人深藏着的心理诉求。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入境入情,帮作者弥补这个未尽之言。
在“会意、体情、悟理”之后,学生品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故事,读出了作者的遗憾,读出了老王“不要钱,他渴望温暖,渴望信任,渴望尊严,渴望平等”的精神需求。其实,好的散文,遣词造句是经过作者锤炼而成的,有其精微传神之处,需要我们在教学时,以巧妙地方法引导学生精细品读,咀嚼出它深刻的味道。
三、情思有辨,怎能含混不清
阅读散文要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然而,散文中蕴含的情思,却不总是单一的,也不总是直观地表现于所记叙、描述的客体上。如《合欢树》,“母爱”指这类文章的“母题”,而非文章的主题;如《背影》的关键点,不在“父亲对我的爱”,而在体认到“父爱”的独特心眼。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分析辨别的能力,引导学生去认真准确地把握散文的主体情思。
《老王》这篇散文不长,不难抓住其基本精神。于是,不少人认为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愧疚,蕴含着人道主义的精神。这样的理解大致无错,但是更严密地审视起来,则有诸多不够确切之处。“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这样的叙写显然与“人道主义”的“同情”是不相符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却把他写得如此可怕?同样,为什么几年过去了,作者才有“愧怍”之意?当时对老王又是怎样的感情?由此可见,作者在文字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情思念想,等待着我们去破解。
对于这些谜团,我们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思辨。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我害怕得糊涂了”作为突破口,展开讨论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杨绛对老王的帮助、关心是有善念的,但也有客气、疏远,多是同情和怜悯,不过是把老王看作“熟悉的陌生人”;作者反思自己对老王,同情大于平等,拒绝大于接受。然后继续追问思辨:为什么杨绛不把老王当作和自己同样的人?同时,结合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中写到的一段话:“每个人如果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会看到某事错了,某事是不该的。但当时或是出于私心,或是出于无知,或虚荣,或骄矜等等,于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该做的没做,犯了种种错误。而事情已成过去。灵性良心事后负疚抱愧,已追悔莫及。”最后,学生认为杨绛作为一介知识分子,有着文化上的优越感、清高甚至矫情,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他在对人和对事上都坚守着一种原则,物化为金钱给予回报,让老王带着巨大的遗憾离世;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有着文化上、心理上无法逾越的鸿沟,隔着一层“厚障壁”。至此,我们才深刻地理解到作者在文中的主体情感——在为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为那个社会,为那个时代而愧怍;此文蕴含了作者反省自责,表现出知识分子的担当、高贵的人生境界和道德良知。
综上所述,从教学《老王》的实践中,我们呈现了几点关于散文教学的做法和路径。要让散文发挥出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和育人价值,我们的教学就应当重视文本的创作风格、词句品析、主体情感,这些也常常是“这一篇”独有的最需要教、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作者通联:重庆市武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