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化理念的“医药常识”一课的教学设计
2019-12-27陈志华
陈志华
(上海市田林中学 上海 200233)
1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医药常识”是上海初中《生命科学》教材第1册第3章“健康与疾病”第3节“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中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介绍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以及完成配置家庭药箱的任务。其中“安全用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而“贮藏药品”的知识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这是本课的另一个难点所在。
整体化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达成学科观念和价值上的整体实现,真正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运用了整体化的理念,引导学生形成学科概念的整体框架、实现学科能力的整体提升。由前知识“传染病及其预防”引出课堂小调查,切入课题。以“寻医问药、安全用药、家庭药箱”三个环节来诠释平时看病时的“配药、用药、储存”的一般过程,该设计不仅将本课中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关联在一起,更使整堂课一气呵成。此外,本课多次联系“常见病及其预防”“意外伤害与急救”“生命的自我管理”等知识点,凸显本章“健康”的主题。
2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讨论药品说明书及配置家庭小药箱活动,巩固安全用药的知识,提升安全用药的意识,学会关注健康、关心家人、关爱生命。
(2) 通过解读“头孢拉定胶囊说明书”及配置家庭小药箱活动,培养观察、对比、分析、判断、归纳的科学探究能力及科学思维的方法。
(3) 通过关注“处方药的监管”及剖析社会热点“滥用抗生素”,学习主动承担起向社会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
3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①课前一周布置任务: 请每位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药品说明书;调查自己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家庭药箱。②课前: 请学生将收集到的药品说明书进行统筹分配,即: 四人一组,每组一个信封,确保每个信封里有传染病及非传染病的药品说明书;教师自备一个空的多层家庭药箱及一些家庭常备药物的空瓶或空纸盒包装和相应的药品说明书。
3.1 课堂调查,导入新课 由传染病知识切入课堂小调查“你有过生病后自行吃药的经历吗?”并展示2005年春节晚会上的舞蹈“千手观音”剧照,简述其背后的故事: 21位演员都是聋哑人,其中包括领舞邰丽华在内共18位演员是因为药物致聋,她们中绝大部分又是因为小时候发烧时不当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耳聋。
设计意图: 由传染病知识进行切入,将新旧知识联结引导学生形成学科概念的整体架构。课堂小调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邰丽华等演员因药致聋的故事则让学生感悟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课课题。此外,这一情境又为后面的滥用抗生素环节埋下伏笔。
3.2 寻医问药 具体教学设计环节如下:
3.2.1 设置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 小玲发烧了,怎么办?让学生出谋划策。部分学生表示去药店买药,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去医院比较安全。教师强调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医药常识的时候才可以自行去药店买药吃。
设计意图: 将学生的思维从舞台上的演员(发烧)拉回到生活情境之中,不仅使课堂知识生活化,更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切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2.2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展示医生给小玲开的两种药的药盒:“头孢拉定胶囊”“正柴胡饮颗粒”,让学生仔细观察两种药有何不同?在强调“OTC(over the counter)”标志之后,引导学生简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同时向学生解释,虽然我国目前对于处方药的监管尚待进一步规范,但严格的管理是我国国家药品管理的总趋势。
设计意图:“观察药盒”环节不仅让学生了解部分医药知识,更锻炼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关注“处方药的监管”并参与讨论,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3.3 安全用药 具体教学设计环节如下:
3.3.1 药品说明书 通过提问“小玲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药品说明书,你有这个习惯吗?”引入“活动1: 怎样阅读药品说明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分发一个信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完成并交流活动1中相关内容(图1)。
图1 课堂交流内容
此后,用多媒体再现“头孢拉定胶囊说明书”提问:“你觉得这个药适合小玲吗?她该怎样服用?有何注意事项?”并强调区分“禁用、慎用、忌用”的重要性。接着就小玲服用“头孢拉定胶囊”的方法,给出四种情况,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 ①身边正好没水,于是干吞药物;②为早日康复,擅自加大剂量;③服药后不舒服,但是强忍着;④以后一旦感冒,立即服用本药。
设计意图: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活动1”融入了合作交流,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病的用药常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团队协作能力。而解读“头孢拉定胶囊说明书”环节则采用了问题情境创设,增强学生获取有用信息并整理归纳的能力,让他们在解惑过程中享受思维活动的乐趣,提升学科素养。此外,由“注意事项”引出、区分、强调“禁用、慎用、忌用”,使学生关注安全用药、关注健康、珍爱生命。而四道是非题则是依托日常生活情境,分别侧重从药物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及药品有效期三个方面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看懂了“药品说明书”。生活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教学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它可以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和矛盾。
3.3.2 滥用抗生素 通过上述4道是非题引出社会热点“滥用抗生素”。了解学生对于“滥用抗生素”的认识,并通过邰丽华等人的实例及数据向学生阐述滥用抗生素的现状,引导学生剖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设计意图: 将社会热点融入到教学中,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课堂效果。此外,在剖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时,引导学生从“传染病”的角度去解释超级细菌与社会危害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滥用抗生素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这不仅凸显了整体化教学的有效性,更能促进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科素养。
3.4 家庭药箱 具体的教学设计环节如下:
3.4.1 配置家庭药箱 通过小玲对于药品的收纳引出“家庭药箱”,并现场展示家庭药箱。展开现场小调查“你家有家庭药箱吗?”然后根据现有的家庭药箱、家人健康情况,参考教材98页“信息库”展开“活动2: 填写家庭药箱清单”,并交流讨论。并让学生课后与家长一起根据清单完善家庭药箱(图2)。
图2 家庭药箱清单
设计意图: 活动2可以增加学生对常用药物的了解,增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懂得关心家人、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3.4.2 药物的贮藏 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空的多层家庭药箱及一些家庭常备药物的空瓶或空纸盒包装以及相应的药品说明书。引导学生从说明书上面捕获信息(如保质期、存放条件……),自行归纳贮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并逐一将这些空的药瓶或药盒等归置到家庭药箱中。最后简要概括家庭药箱内主要存放外用药、内服药、医用器具。
设计意图: 本环节将实物搬到课堂中,使课堂更加贴近生活,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并再一次将“安全用药”的思想深入学生内心。此外,还引出了剪刀、纱布等医用器具,为本章下节课“意外伤害与急救”做铺垫。这样整体化的学习设计有助于学生实现学科能力的整体提升、达成学科观念和价值上的整体实现。
3.5 总结提升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得出“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平时就应该懂得自我管理、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一旦生病需要吃药,一定要注意“安全用药”,这样才能健康生活。最后,布置课后作业“配置旅行小药箱”。
设计意图: 从整体化的理念出发,通过总结将第3章“健康与疾病”中的各个知识点衔接在一起,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图3),促进知识内化。同时让学生主动承担起向社会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而“旅行小药箱”则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保证了学习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
图3 本节知识结构图
4 教学反思
本课从整体化的理念出发,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和设计,建构起本课的知识框架。通过故事情境“经历”看病治病的过程,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地进行讨论、交流和归纳。整体化的设计理念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有了全局观,从而突出了本课内容在本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本课还很好地引导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落实了生命教育,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