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能力验证及分析

2019-12-27

农产品加工 2019年23期
关键词:溶血性弧菌划线

丛 恒

(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苏州 215106)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为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是一种海洋嗜盐性细菌,普遍生长在近海海水、海底的沉积物、海产品及其盐渍品中,是我国沿海居民食物中毒、急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在夏秋两季尤为高发[1],在中国位居食源性疾患的前3位[2]。据报道,2016年江苏省淡水产品养殖环节受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4%,提示副溶血性弧菌亦会污染淡水产品[3]。

该能力验证组织方为中国检科院,计划编号ACAS-PT530(201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样品

样品编号分别为18-R696,18-T441。样品保存于西林瓶中,真空状态。

1.2 培养基、试剂及仪器

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3%APW)、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TCBS)、弧菌显色培养基、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3%TSA)、3%氯化钠三糖铁琼脂(3%TSI)、嗜盐性试验培养基、3%氯化钠甘露醇、3%氯化钠赖氨酸脱羧酶、3%氯化钠MR-VP、3%氯化钠、氧化酶,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弧菌显色培养基,法国科玛嘉公司提供。

SILVER型Masticator均质器(拍击式),西班牙IUL公司产品。

1.3 试验方法

前处理按照组织方下发的作业指导书,后续检测依据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4]。

1.3.1 样品前处理

在洁净室的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存放样品的西林瓶,无菌操作取25 mL样品于均质袋内,倒入225 mL 3%APW,拍击式均质器拍击1 min。于36±1℃生化培养箱中培养16 h。

考虑到试验为能力验证样品,为保证在结果判断时更为准确,在检测时同步接种了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作为阳性对照。

1.3.2 划线分离

用一次性无菌接种环取一环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于TCBS及弧菌显色培养基中,于36±1℃培养箱中培养20 h。分别观察平板上有无菌落生长,如有是否可疑。

1.3.3 纯培养

挑取可疑菌落划线接种至3%TSA平板,于36±1℃下培养20 h,用于后续鉴定试验。

1.3.4 初步鉴定

选取可疑菌落进行氧化酶、革兰氏染色、三糖铁及嗜盐性试验。

1.3.5 确定试验

取1.3.3纯培养物分别接种至3%氯化钠的甘露醇、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明胶、脲酶、VP、42℃生长、蔗糖、D-纤维二糖、乳糖、阿拉伯糖、D-甘露糖、D-甘露醇,于36±1℃下培养48 h。

2 结果与分析

2.1 划线分离结果

增菌后划线分离结果为样品18-R696在TCBS上可疑副溶血性弧菌,在弧菌显色培养基上不可疑,18-T441无菌落生长。

副溶血性弧菌样品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见表1。

表1 副溶血性弧菌样品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虽然样品18-R696在弧菌显色培养基上为非典型副溶血性弧菌,但作为能力验证样品应更加谨慎对待,不可在平板分离这一步就将其排除。故将18-R696在TCBS上的可疑菌落进行后续鉴定。

2.2 初步鉴定

18-R696在TCBS上的可疑菌落经初步鉴定后符合副溶血性弧菌结果,无法排除。

可疑菌落纯化后的初步鉴定结果见表2。

表2 可疑菌落纯化后的初步鉴定结果

2.3 确定试验结果

根据确定试验的生化结果显示,18-R696的可疑菌落为创伤弧菌,与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结果有差异。

可疑菌落纯化后的初步鉴定结果见表3。

3 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我国尤其东南沿海地区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之一[5],据报道,副溶血性弧菌不仅会污染海产品,在淡水产品中亦存在[6]。对此问题不容小视,在水产技术推广过程中,进一步注重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水域环境监测与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表3 可疑菌落纯化后的初步鉴定结果

能力验证已成为认可机构加入和维持国际相互承认协议(MRS) 的一项必要条件[7],无论是在日常检测或者参加能力验证,对于结果的判读均应谨慎,通过此次能力验证发现,显色培养基对于结果的判定有很大帮助,特异性较强,在检测过程中可增加显色培养基的使用比例。

猜你喜欢

溶血性弧菌划线
销量增长200倍!“弧菌克星”风靡行业,3天杀灭98%弧菌
辽宁省大菱鲆源弧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下)
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浅谈对虾外塘养殖中的弧菌问题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
不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成膜能力及成膜影响因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