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启发

2019-12-27李萌萌

文化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孟子以人为本中华

李萌萌

中华传统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与农耕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广大乡村,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影响比较深远。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其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并成为他们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行动。虽然社会在变迁,中华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但其仍有诸多不容忽视的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不仅依赖物质文明的建设,还依赖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必然离不开文化建设。当前,乡村治理的文化建设就是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大力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积极构建富有时代气息并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文化。

一、“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文化渊源及基本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在“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甚至一度成为批判和否定的对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难以摆脱“存天理,灭人欲”的消极影响,以致饱受诟病。虽然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权的自由与平等的问题上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有很多明显的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仍不失关注人自身价值与作用的宝贵思想与优良传统,在乡村社会的治理中有仍有很多现实意义。

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观点。《管子·霸言》有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1]与管仲相比,墨子从更具体的角度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墨子指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在墨子看来,选拔官员要以能力和贡献为客观标准,要出于公心,抛开个人私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墨子认为“尚贤使能”是关系国家繁荣兴盛、社会治理的关键成功因素。虽然墨子的“尚贤使能”思想与管仲的“以人为本”表面上看不尽相同,但二者本质上都蕴含着人本思想的价值观,墨子对贤德和有才能的人的重视难道不是在强调人的因素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吗?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对“以人为本”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后得出的论断。孟子站在民众的角度强调“民贵君轻”,不仅是由于“仁者要爱人”,还源于“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荀子将君主比作舟,百姓比于水,指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西汉时期,贾谊在《新书·大政上》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2]贾谊认为,在治国理政中,国家、君主、官员都要树立“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国家要把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兴盛衰败的重要标准,君主要把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准则,官员要把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功过荣辱的首要原则。贾谊还指出,统治者要注重对民众的引导和教化,治理国家不能与人民为敌,而是要依赖民众,取得民众的信任。

魏晋时期,刘备携民众渡江的故事至今仍被传为一段佳话,就是因为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初唐时期,唐太宗便懂得统治者赢得民心才能社稷稳固,他曾多次告诫大臣虽然天下已经统一了,但仍然要居安思危。

自管仲以来,各朝的君主都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之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尽管他们更多出于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才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惠及民众,推动中国社会治理的前行。我们应该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资源及其当下的价值需要,肯定并继承其中积极合理的成分。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价值观的表现

(一)保民爱民,实行仁政

“以人为本”强调治国理政中要注重民众的价值,其实是对人的价值本身的肯定。正如春秋时期荣启论断的:“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这是对人的生命和自身价值的高度赞扬,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以人为本”价值理念自然会落实在具体实践中。据记载,昭公十八年五月,宋、卫、郑几个国家都相继发生了大火,郑人准备按照裨灶的意见用玉瓒祭祀来救火,却遭到了子产的坚决反对,其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王。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认为再珍贵的宝物都比不上人的生命贵重。以后,当郑国再次发生大火时,子产一方面命人先进行祈祷,另一方面把百姓转移到安全的区域,而且火灾后还会给受灾人员补贴并减免他们的赋税。

要求统治者爱民保民,就是要统治者广施“仁政”,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现实路径。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提出:“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3]孟子主张大力推崇“保民而王”,只有爱民保民并广泛实施仁政,才能战无不胜,因为施“仁”者必无敌。

(二)制民之产,重视民生问题

在孟子看来,统治者实施仁政的目标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从制民之产入手,通过发展生产满足民众基本的生产生活,这样民众才能安定和谐地生活。孟子在建议梁惠王积极发展生产时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孟子认为发展生产既是实施仁政的要求,也是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体察民情,与民忧乐相通

体察民情、与民忧乐相通是指统治者要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感受民众的疾苦,与民众共进退。在中国古代社会,许多文人通过诗词歌赋描绘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画面,反映了当时真实的民风。为了更充分了解广大人民的生活状态,贤德的君主还会微服私访体察民情。除孟子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外,一些官员和文人志士还将自己置身于普通百姓之中。如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政治失意的他无比苦闷,然而他的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使其感受到了深深的慰藉,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否则便不会有日后的众多政绩和大作了。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达了对建设和谐稳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这一切都闪烁着“以人为本”思想的光芒。

(四)法制建设,礼刑兼备

中国古代社会的不少古籍都会涉及法治问题,这些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民权,这是实现“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一个先决条件。战国时期,商鞅以《法经》为基础,结合秦国当时的国情制订了法律,他主张“明法重刑”。商鞅变法激发了秦国上下奋发图强的热情,使秦国走上了强国之路。韩非子主张政治变革和法治建设,倡导“以法为教”。为了实现理想的社会治理,《淮南子》强调法律要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倡导以人为本的法制建设。明代宋濂在《元史》中指出,法治建设必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以人为本”理念是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一条主线,法治精神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得以继承和践行的根本保证。

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发

(一)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广大民众绝不是旁观者,而是这个项目的主人。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我国广大农村的实际状况和制约其发展的“症结”,对症下药。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家政策、农村的实际情况、村民的真实意愿,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没有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群众路线没有落实,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和官方民间“两张皮”的现象。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策略,也是践行“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因地制宜,促进生产发展

我国广大农村因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文化底蕴等诸多因素存在差异,在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时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一些现成的经验从而走上“一哄而上”的同化发展模式。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各地生产的发展,严重的还会使生产发展陷入“丰收成灾”的困境。一方面,制订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发挥当地的优势,使政策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在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保持当地的特色和个性,不追求绝对的整齐。只有因地制宜,循序稳妥推进,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建设之路。

(三)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众对国家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不仅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影响越来越深远。人力资源是当前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影响因子,乡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价值观念,由依靠传统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进步。为此,不仅要加快广大乡村的人才引进的步伐,还要解决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政府应尽快出台一些相关配套政策,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保障措施,解决乡村人才的后顾之忧,鼓励和吸引更多有知识的青年人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只有这样,乡村的社会发展才能够实现转型。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乡村社会治理不能仅体现在广大农民物质生活的富裕充足,还应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彩丰富。为此,要加强舆情引导和网络、文化的市场监管,使党的各项文化政策落到实处。要弘扬正气,煞住歪风邪气,发挥正面典型的作用,先进带动后进,加强村风建设和村民道德素质教育。此外,发扬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将传统文化赋予的新时代内涵来展现出来,使其符合广大农民的审美趣味,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最后,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现代法治观念的新型农民。

猜你喜欢

孟子以人为本中华
磨刀不误砍柴工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