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头饰及面饰

2019-12-27高雪雪

文化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饰物头饰李清照

高雪雪

自古以来,女性的妆饰都会展露出她们的社会等级、思想意识以及个性觉醒的发展特点,宋代女性的妆饰在承袭前代女性的妆饰特点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发展。李清照作为宋词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不仅透露着她的真实生活,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宋代妇女头饰、面饰的变化特点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女性文化。据201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培均笺注版本《李清照集笺注》考证加上存疑作品,李清照的词一共有59首,这些词中涉及的女性妆饰大体包括头饰和面饰两大方面。

一、头饰

古人的“首饰”仅仅指头饰,一切用来固定发髻并可以插戴的饰物均可视作头饰,后逐渐为女性专用。李清照词中涉及的头饰大体可以归为五类:雪柳、人胜、钗、冠以及簪花。

(一)雪柳

雪柳是宋代妇女用来妆饰插戴在头上的花,一般由绢或纸制成,在立春日和元宵节时尤甚,甚至发展为一种习俗。《武林旧事》卷二有言:“元夕节物,妇女皆戴珠翠、闹娥、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就有“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2]的表述。李清照《永遇乐》中有“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的表述,在这里的“撚金”又名“捻金”“拈金”“拱金”,是以金线捻丝作为装饰的,李清照词中的“撚金雪柳”是指加工雪柳这种头饰的工艺,是在绢或纸之外,另加金线捻丝制成的雪柳,它是元宵节妇女的应时装饰物。

根据《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志五》“内庭自中宫以下,……不得以金为饰”[3]可知,当时所戴雪柳也只是一种罗(绢)花。据张端义“南渡后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所说,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其晚年避难江南时所作,并云晚年作。词人写“雪柳”“铺翠冠儿”等女性饰物,可能不仅是说自己当时元宵节里的盛装打扮,更是通过今昔对比,用今天游人的欢乐反衬自己的凄凉处境,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凸显自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南宋统治者实行偏安政策的不满,这首词中的头饰就相当于一种社会习俗或是家乡象征。

(二)人胜

《说文》中解释:“胜,犬膏臭也。从肉,生聲,一曰不孰也,桑经切。”“胜”的本义并不是首饰,只是最初女性饰物“玉胜”的代替称谓[4]。《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5]由此可见,戴“胜”的起源是很早的。玉、金、银是制作“胜”最常用的材质,宝胜、花胜、彩胜也是“胜”的种类。“人胜”是彩胜的一种,它是将色纸、彩帛等剪成人形,最终插入鬓发。

“人胜”是人日的标志性饰物。人日为正月初七,相传这一天是人的诞生日,故称“人日”,亦称“人胜节”“人七日”等。关于人日的起源,据现有史料记载,最迟在西汉时已有了人日。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一载:“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之征。”[6]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这首《菩萨蛮》写于李清照南渡之后的最初几年,当时的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夫死这几重重大变化,心中不免有思乡忧国的情绪。词中“钗头人胜轻”是借着钗头的装饰物来引出人日节,表达自己虽然孤苦伶仃、漂泊无依,但是钗头的“人胜”却如影随形地提醒着自己身处异乡的事实,这其中更包含着她浓烈的思乡之情。

(三)钗

“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7]戴钗的起源很早,《事物纪原》记载:“《二仪实录》曰:燧人始为髻,女娲之女以荆杖及竹为笄以贯发,至尧以铜为之,且横贯焉。舜杂以象牙、玳瑁,此钗之始也。”[8]

李清照词中“钗”字共有四处,与凤搭配的有凤钗、钗头凤,另外还有金钗、玉钗,实际上还应该包括宝鸭一词,宝鸭为鸭形钗类。

李清照在《点绛唇·蹴罢秋千》中写道“袜刬金钗溜”,整首词写尽了少女纯情的神态,通过“金钗”这一首饰也可知道,李清照早年间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条件都很好。从《浪淘沙·帘外五更风》中“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一句可以看出,词的内容看应该写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以后,很明显是词人回忆的闺中韵事之一。“玉钗斜拨火”这一细节描写的正是对以前美好生活的追忆,让我们仿佛看到词人正手执玉钗轻轻拨弄着篆香上的灰烬。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中“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还涉及一类叫作“辟寒金”的头钗,这种头钗是用极其稀少金贵的金制作而成的。王嘉《拾遗记》卷七中云:“三国时,昆明国贡魏嗽金鸟,……鸟常吐金屑如粟,铸之可以为器。此鸟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处之,名曰辟寒台。故谓吐此金为辟寒金。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佩,谓之辟寒金。故宫人相嘲曰:‘不服辟寒金,难得帝王心。’”[9]据考证,“辟寒金”实无其物,词中所云“辟寒金小”实即“钗小”之意,同样的用法还出现在《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中。

古代妇女头钗中最常见的就是凤钗,因钗上有凤凰而得名,《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中“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都描写了这一首饰。另外,《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中有“斜飞宝鸭亲香腮”的描写,这里的“宝鸭”可以指妇女两颊所贴鸭形图案,也可以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在这里理解为李清照是说她把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头饰斜插鬓边,对自己作了精心的修饰妆点。

(四)冠

宋代妇女同其他朝代的女性一样重视头发的修饰,古代女性常用的簪、钗等饰物至宋代依然风行,然而在宋代最具特色的还是女性的冠子。

作为古代妇女的头部饰物,冠子的种类繁多,包括四直冠、鹿胎冠、水晶冠、霞冠、朵云冠等。《永遇乐》“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一句提到的冠子属于铺翠冠,是一种以翠鸟羽毛装饰的帽子,也是元宵节妇女的应时装饰品。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一“元宵”也提及“戴花朵肩,珠翠冠儿”[10],说明铺翠冠是宋人节日佩戴的饰物。

由于铺翠需要的是翠鸟的羽毛,这种羽毛极为昂贵,因此,当时的统治者一度禁止使用翠羽。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谈苑》载:“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帝见之,谓主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上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辗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11]因此可以猜测,李清照词中的铺翠冠很有可能也是一般材料制成的翠羽形状的冠。

(五)簪花

唐宋词中,女子的头饰往往是簪花、插梳或是头钗。《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这首词写于建中靖国年间,即李清照和赵明诚新婚燕尔之时,词中截取了词人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进行描写。卖花担上的那支鲜花实际上象征着李清照夫妇二人新婚的甜蜜,词人通过插戴鲜花表达的不只是自己心中按捺不住的幸福感,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传递了当时宋代社会将簪花作为头饰的一种习俗风气。

除了鲜花,插戴梅花也是宋代女性头饰的首选,可见于《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此句是说词人小时候经常在下雪的季节里沉醉于插梅戴梅的乐趣中。这首词写于词人“萧萧两鬓生华”之时,因此,词人实际上是借着幼时玩赏梅花的欢乐表达自己当下的孤独凄冷。再如《诉衷情》中“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一句写词人晚间饮酒醉了,未卸头饰便和衣睡去,头上插的梅花的花瓣落了,只有花蕊还残留在枝上,这些都表明当时的妇女是把梅花当作头饰来使用的。再如《殢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一句,词人借摘戴梅花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以及对自己容颜易老的慨叹。《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中“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一句则抒发了词人忧国的情怀。

二、面饰

对于古代的女性来说,面容的妆饰也很重要。一方面,一个人内心喜怒哀乐的感情通常都会表露在面部;另一方面,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以及行动都会受到一定约束,这就使得女性不得不借助自身的容貌优势来获得一定的关注度。宋代女性面部的妆饰内容与前代一样,包括敷粉、抹胭脂、涂额黄、贴花钿、扫眉、勾斜红、妆靥和点唇等几个部分,李清照李词中提及的面饰主要是花钿。

据文献可考,“钿”也叫作“钿朵”。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诗云:“草妒佳人钿朵色,风回公子玉衔声。”[12]花钿也称为花子、媚子、面花,是使用不同材料的薄片制成的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装饰品,通常贴在眉心或是面颊处。

在众多花钿类型中,宋代女性尤其喜爱梅花形的花钿,从李清照词中对花钿的描写来看,大多是在头上插戴梅花这一类型的。《浣溪沙》中“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描写的是清明时节的景物,也是词人早期的作品,这三句写的是少女春睡初醒的情景,醒来发现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整首词表达了词人爱春惜春的心情。《蝶恋花·暖雨和风初破冻》写于词人婚后不久,此时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是词人细腻敏感的思绪与感悟的强化:面对如此大好风光,却无人共赏,只能任凭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也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至于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通过简单地对花钿的描写表现出了词人寂寞孤独的心情。

三、女性文化

根据李清照词中出现的女性头饰及面饰,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些宋代女性装饰及其呈现出的社会风貌。女性对头发、面容的装饰在宋以前就很盛行,唐代女性的梳妆打扮更是蔚然成风,这与唐代开放清明的社会风气密不可分。

到了宋朝社会,体现在女性的装扮上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女性的装扮风格多雅致、素雅。她们的妆饰并不是表面上呈现出来的简单、内敛,相比于表面的浓妆艳抹,宋代女性更推崇具有内涵的雅致风格。一方面,宋代社会推行文治之风,统治者实施“重文抑武”的策略,体现在女性妆饰上就是以雅、韵为基础的素雅的装扮风格;另一方面,宋代统治者推崇的理学思想推动着整个社会文化发展注重事物的内在而非外表,这就使得女性的妆容不再繁复艳丽,而是普遍追求质朴淡雅之风。

四、结语

诗词都是源自于生活的艺术呈现,李清照词中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当时宋朝社会的风貌习俗,更是词人自己的生活。借助词人对种种头饰及面饰的多次描写,我们可以体味词人的爱美之心以及借助当时的女性饰物表达的自己各种复杂的心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饰物具有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意蕴。

猜你喜欢

饰物头饰李清照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宋代礼冠饰物形象意涵
《红楼梦》中的饰物研究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如梦令
瓶盖diy个性小雪人饰物
头饰类恐龙
“帽子展”
西班牙流行止痛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