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的冲突与调适问题研究
——以云龙县诺邓村为例
2019-12-27李婵玲
李婵玲
千年白族村诺邓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键期,保护和发展古村文化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一、诺邓白族传统文化概述
(一)物质文化
1.依台构舍的白族民居建筑群
2013年,诺邓白族乡土建筑群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诺邓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尚有100多个因山就势的古代民居院落。诺邓村的民居建筑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大院”“一门五院”“一颗印”等多种风格。这些民居建筑格调上融汇了明代以来中原汉族古建筑文化和白族文化的精华,体现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1]。
2.玉皇阁寺庙建筑群
诺邓村的玉皇阁建筑群以道教为主,是融儒释道为一体的寺庙建筑群。玉皇阁始建于明朝,是一座三层阁楼式的道教宫观。玉皇阁周边还有文庙、武庙、明清碑刻和木结构牌坊等建筑。
这些建筑群从形成之时就受到自然和时间的考验,风雨侵蚀、空气氧化、地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它像人一样有生有死,最终摆脱不了外因的影响,如果不保护,最终都有消亡的一天。土木结构的古建筑和古民居容易因木材的腐烂和风吹雨淋而倒塌,这就是诺邓村现在面对的难题[2]。
3.盐马古道遗迹
在诺邓村村北可见古代东向大理,南至保山,西往腾冲、缅甸,北连丽江、中甸、西藏的“盐马古道”石板路面,四方的驿道翻山越岭,汇集于此。云龙历史上盐业兴盛,明清以来,以诺邓为中心形成了盐马古道。盐马古道促进了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以藏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彝族等相融合的特有地域文化。盐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古道的畅通与繁荣,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盐业经济衰退,盐马古道也随之被世人遗忘。
(二)非物质文化
1.民俗文化(民族舞蹈和民族戏剧)
云龙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白族的“耳子歌”、“力格歌”、顺荡“霸王鞭”等。此外,耍马舞、白鹤舞、田家乐(舞春牛)等也都比较古老,带有浓郁的山区色彩。流传了500多年的古老民族剧种“白族吹吹腔”、原始舞蹈“耳子歌”等遗产已列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并在积极申报云龙旧州“吹吹腔之乡”为国家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是与传承地和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因此,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时,对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3]。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加之诺邓当地的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民族舞蹈和民族戏剧的传承呈现青黄不接的断层,面临失传的危险。
2.儒释道文化
诺邓旧时尊孔习俗相当浓郁,自古便尊师重教,诺邓古村每年都要举行祭孔活动。祭奠大典依古礼进行,集礼、乐、舞为一体。祭孔活动从明代就开始盛行,诺邓少数民族祭孔是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生不息传播的重要佐证,是白族人民在文化上开放、包容、进步的集中体现。此外,当地的村民有的信奉佛教,有的信奉道教,在宗教活动和庙宇建构上均能看到诺邓“三教一体”的特征[4]。
二、社会变化的发展对文化提出的发展要求与民族传统文化固守间的冲突
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让我们自豪,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沉重,社会变化的时间频率在逐渐缩短,这些脆弱的遗产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古迹还能否在我们手中保存?文化艺术能否在我们手中传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保护和延续这些遗产做出努力[5]。诺邓在历史上以盐业生产而享有盛誉,诺邓生产的盐销路遍及保山和腾冲,每月生产上万斤食盐,仍然供不应求。民国时期,围绕盐的生产而受雇于盐井、盐局和灶户的固定工和临时工达三四百人之多,几乎全村劳动力都有事可做。此外,还有15%的人专门从事副食品加工和销售,人们生产井井有条,生活安康富裕。随着历史的发展,诺邓人口急剧增长,资源逐渐匮乏。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得生产方式由原来以盐井生产食盐为主转变为以农业为主,现代文明传播等因素也对诺邓村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诺邓位于大理西部云龙县的高原山地中,离大理州州府165公里,交通较为闭塞,村舍依山而建、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数量多。由于时代变迁,盐厂已不复存在,因此诺邓当地的村民为了解决温饱,有的发展农业,有的到发达地区务工。传统的民族服饰、语言、民居、歌舞、习俗和生活方式被看作是与经济发展无关的东西而被遗弃,在功利主义、崇洋媚外的文化思想影响下,原先传统的、民族的信念、价值观甚至被当作是消除贫困的阻力而被解构,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消失使得当地人们丧失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信心,也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危机重重。
三、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进程中,调适诺邓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应只是形式上的复古,文化只有得到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够可持续发展护。当文化发展要求与固守传统文化方式冲突时,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行调适,也就是对民族文化进行重构[6],从而让民族传统文化既得到保护,又得到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需要我们传承和发展好民族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文化发展的方向,也就是作为民族文化重构的风向标。
(一)传承民族文化中的物质文化
第一,民族历史博物馆应突出各民族交融的历史,正确认识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积极作用。例如:诺邓盐文化博物馆、黄霞昌家庭生态博物馆、杨黄德家庭生态博物馆等应该更加突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让当代人从这些历史中受到启示、汲取力量。
历史证明,诺邓昔日的辉煌离不开白族兼容并包的性格。盐马古道沿线生活着20多个少数民族,最终形成了以白族为主的不同民族聚居带;明朝成化年间,福建人黄孟通任五井盐课提举司提举,后因盐课任务未完成,留三孙在诺邓补收盐课,自此落籍诺邓村,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有机地交融共生在一起的格局。正是由于这些交流交融,因此使得当地民族在借鉴外族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繁荣。昔日诺邓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原住民族与外来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交往,是学习借鉴外族优秀文化的成果。文化如果孤立地闭关自守,就难以创新发展,更难以应对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白族的兼容性极强,同时能够保存自己固有的文化因素,诺邓先民创造性地将外来文化融于本民族的文化之中,形成了一种兼容并包的本民族特色文化。所以,既要保护民族文化,也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发展自己。
第二,注意保留具有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外形和整体布局,并吸收外来现代元素来创造物质财富,将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群众快步进入现代社会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改变传统建筑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使保留传统民居建筑的工作越来越难。为此,我们不妨提倡群众在对有特点的民居进行改造时外观上保持传统民族建筑结构,内部加入新元素以适应人们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如改进建筑材料,厨房、厕所等使用砖混结构,使用现代化的卫生洁具,还可将其开发为家庭民居接待。既能传承民居风格,建筑中的新元素也能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时,还可以考虑结合发展旅游业挖掘民族文化的潜力,为经济增长出力,从而做到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7]。如果地方民族文化的开发坚持所谓的原汁原味,泥土筑成的墙壁、潮湿的地面、易腐的原木地板、不隔音的木板隔间、沼气池茅房、水电不通的房间会让边疆少数民族享受不到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因此,用自然或常规的保护方法是不行的,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长久的保护。此时,可以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点来发展自己、强大自己,那些不适应社会变化的文化因素将逐渐消失,那些通过调适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民族文化才能够保留下来,并继续在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进步。
(二)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
1.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进行创新发展
在保护工作中要正确看待民族文化消亡的现象,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要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对文化遗产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遗产往往与人民日常生活、民俗活动、宗教信仰等联系在一起。因此,要正确把握和区别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熔铸既有浓郁民族特色,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特色文化[8]。
非物质文化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生存选择问题,必须在保留现有特色文化核心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进行自我的整合、更生和创新发展。《云南映像》等民族文化产品就给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范例[9]。
云龙白族“力格歌”舞蹈、顺荡“霸王鞭”舞蹈、彝族“鲁辘则”舞蹈、傈僳族“瓜七七”舞蹈、漕涧的“耍马”舞蹈等都来源于民间,是民族舞蹈艺术创作的源泉。通过收集、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可以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民族舞蹈艺术。比如,对“力格歌”进行再创作,民间的“力格歌”无音乐,表演时只伴鼓点和呼喝,改编后加上音乐,用三弦等民族乐器伴奏,大大增强艺术感染力,使之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创新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使民族特色文化展现出魅力价值,这就能增强当地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増强了他们对本族文化保护的自觉性。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停止前进,都得加入现代元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自己,走出一条新路子[10]。
2.将文化企业的经济资本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相融合,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节庆期间,诺邓戏台上才会有白族民族民间歌舞,吹吹腔、白戏、耳子歌、力格歌、霸王鞭、田家乐(舞春牛)、耍马、舞狮、舞龙、舞白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表演[11]。对于民族舞蹈和戏剧这些非物质文化,既要保护文化本身,还要传承人来发展它。虽然现代科技手段(摄像、录音、数字化处理等)可以将这些非物质文化直观地、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如果没有继承人生动丰富的表演和创作,这些舞蹈和戏剧只能是没有生机的文物。
白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诺邓的部分非物质文化只能依靠口头或肢体语言进行传授,一些当地青年不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如今文化传承的一大问题。对于缺少传承人的民族文化来说,一旦那些民间艺人去世,民族文化就难以延续下去。如果不对这些特色文化加以创新发展,使之发挥出经济价值,让年轻一代充分认识到其魅力和价值,那么一些非物质文化将由于传承人断层而濒临消亡,因此,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必须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观念进行民族文化的调适。
为此,文化企业可以将民族特色文化赋予时代气息,将民族歌舞和现代舞台结合,打造民族文化表演,在内容上集成创新。将民族语言、歌舞、生产技术和工艺、节日庆典、婚丧习俗等日常活动活态展示于舞台,充分展现民风、民俗。
一方面,文化企业应大力培养一批能歌善舞的当地少数民族青年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这些青年回到民间表演时可以充分展示民族特色文化。边疆民族地区的居民是民族特色文化活的载体,既是民族特色文化的使用者,又是其守护者和传承者。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地民众的经济问题,而且能够让当地年轻的传承人在受益的过程中增加民族自信心。诺邓村村民如今经济上并不富裕,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如果当地居民能够参与到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并从中受益的话,就会使得他们认识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价值,体会到保护本民族特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有了这种意识的村民往往会主动承担自身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职责,从而实现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应当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维护民族文化生存的土壤,因为这是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前提保证。企业请传承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创新,亦是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使之既能适应当代社会变化又具有生命力,既实现了保护,又实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