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之探索

2019-12-27张志凌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院校高职

王 虹 张志凌

(牡丹江大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采取原著阅读、研究讨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和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2018年4月26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要把高校思政课教学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实践教学。[1]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即是贯彻中央精神的体现,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关键所在。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课堂上与课程各章节理论教学穿插进行的主题演讲、研讨、情景模拟等形式,另一个则是课堂下开展的田野调查、假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受制于经费、学生人身安全、教学管理等因素,很难有效开展。学校层面很难保证生均15元的经费投入和协调教务管理;教师层面反映教学班级班额过大、教学任务量大,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层面上感觉实践教学就是走形式,没有实效性,提不起学习兴趣。

(二)教学形式单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课堂上、课堂下;校园内、校园外。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获取资讯和知识的方式不用仅仅依靠书本或教师的传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与时俱进、灵活多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化,没有新意,尤其是校外的实践教学,基本上就是以假期社会调查的形式开展,缺乏特色。导致学生的认真参与度降低,随意应付。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三)考核方式不健全

根据实践教学安排的具体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考核是涉及到学校各部门的,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外,还有学工部、团委、招生就业处、大学生“双创”中心等各个部门,每个环节都面临不同的考核人员,这就需要有专人负责,各部门配合共同出具成绩。因为,一个全面的实践教学考核,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教师对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的考评,一个是对学生完成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的考评。但因为涉及众多部门与人员,这两个考评标准,很难真正落实,最终无非是以是否在课程中开展了实践教学为依据评价,而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预期效果、学生反馈等方面则很难考量到。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必要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班额大、实践教学场所有限、实践教学基地不够稳定,实践教学的确存在以点带面的问题。比如,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活动只能有小部分学生参加并得到具体有效的指导,其余学生很难有参与的机会。而假期的社会调查,又因为缺乏教师的辅导,往往流于形式,学生通常网上下载调研报告,敷衍了事。很难说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专题式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专题式教学是指遵循教学目标,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掌控教学要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基本理论,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整合并拓展教材内容从而形成若干个独立专题的教学方式。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专题式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必然之选。

那么,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时如何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收到实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设计与专题式教学内容要契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及详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应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要与专题式教学中的内容相契合。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实践教学中如果设计了关于核心价值观、爱国精神、道德教育等内容,课程的专题式教学中也要体现出来。并且两者的教学标准、考核要求也应当是一致的。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最常见问题是教学设计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脱节的。再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教学内容中关于对本省省情的认识与了解,那么对应的,实践教学中应该也有此内容。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统筹视域,各课程的专题化设计与实践教学要能相互呼应,彼此衔接。要防止出现专题与专题之间、专题式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互无关联,缺乏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一定要集体备课,共同商议,方可确定专题内容。

(二)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任课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度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花费的时间与投入的精力和教学效果成正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而言,任课教师既要具有良好的理论功底,又要游刃有余掌控实践教学全过程。[2]但是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情况是,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大,课堂上进行的实践教学尚且应接不暇,课堂下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通常更多的是由辅导员、各学院团书记来完成。笔者认为,“大思政”“三全育人”的理念对推进专题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可以考虑组建一个大思政队伍,既有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也有学校其他部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理论功底扎实,负责制定教学大纲、确定考核标准、审阅实践报告;辅导员、各学院团书记与学生接触的多,可组织志愿服务、田野调查等活动。辅导员、各学院书记应当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保证对教学目标的认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致,避免实际操作当中把握不当。当然,学校层面也应当通过制度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组织辅导员、各学院团书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起参加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培训等活动,开拓视野、了解国情,丰富教学素材。

(三)要突出高职院校特色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的学校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国内顶尖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这类学校资金雄厚,在实践教学上不计人、财、物的投入,普通学校难以望其项背;另一类是打造虚拟体验基地、情景教室为亮点的高校,这类实践教学往往与其学校开设的专业密切相关,简单的“拿来主义”未必可行。既然各校条件各不相同,经验也不具备可复制性,那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考虑学校的专业特点,配合专业教学,突出高职特色,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收到实效。今年2月1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重点包括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实践课内容要最大程度与专业内容融合,配合专业教育,达到育人目标,收到教学实效。例如,职业精神专题的实践教学,要根据授课班级的专业而有所不同,应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做过教学对比,以汽修专业为例,泛泛而谈职业精神和以杭州技师学院最年轻留校生杨广靠汽修逆袭人生这两种讲授方法,学生更喜欢和接受后者,觉得受鼓舞,也有代入感,学生在谈感受时认为杨广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自己也要像他一样精进专业,成为一名“大国工匠”;此外,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也无需“高、大、上”,而是“接地气,”与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量、接受程度相吻合,也要与学生未来面对的就业岗位群相吻合。避免出现距离感,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例如,对高职院校外语专业而言,职业精神专题的实践设计如果以许渊冲为例讲对专业的钻研不如以该学院毕业生在外国游轮担任接待,收入实现10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和形成的,可以为我们今天开发利用并具有当代价值的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3]地方红色资源是特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4]这些资源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优秀教学资源。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所在地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包括革命遗址、战争遗址、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等,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国防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震撼、精神上的升华。笔者所在课题组教师曾组织学生在“九·一八”前开展了“重走抗联路,共筑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参观抗日烈士纪念馆、向“八女投江”抗日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并沿江边公园徒步参观沿岸风景,至指定地点午休时还进行了主题演讲、红歌联唱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绪激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现在的岁月静好是革命先烈抛洒鲜血、奉献生命换来的。要珍惜和平时光,更要努力学习,报效国家,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奋斗。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避免各课程之间条块分割、活动形式重复的现象,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都安排去烈士陵园扫墓,既浪费教学时间,也使学生感到课程实践教学在走形式。所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在进行专题设计时,一定要有顶层设计,建立一个与各课程内容更契合、更科学、更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2018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教育要做到“九个坚持”,[5]这对高职的思政课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的教师要思考如何使思政课教学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要率先践行“六个下功夫”[6],以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更深邃的眼光,推进思政课教学的现代化,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肩负的光荣使命,也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理论课院校高职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