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配音在高职日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27卢情恩符小军
卢情恩,符小军
(南通职业大学 国际合作教育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0 概念界定
所谓配音,广义指在视频片中加入声音的过程,狭义指配音演员代替角色配置声音、为视频加入内容说明的旁白等。配音是语言艺术同时也是一项创造性工作,配音者通过自己的声音塑造和完善各种性格色彩的人物形象。本文中中的“技术配音”只关注配音定义中狭义概念的“人声”,即配音人员(学生)替换影音片段中的人物角色配录对白、旁白、独白。同时,本文中“技术配音”还是一个技术过程,即使用准备好的影视作品片段,利用相关软件,通过技术手段去掉声音元素中的语言部分,尽量保留背景音乐等背景声音元素,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将视频中的语言用自己的日语语言替换,最后再合成新的多媒体作品文件。
所谓日语实践教学,是指教学计划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的授课课时,它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1]听、说、读、写、译技能的重要平台。对高职院校来说,学制所限,授课总学时少,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偏低、学习能力不强,基于此,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课时一般都占很大比重,日语专业的实践课时往往占总课时的50%以上[2]。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有效发挥实践教学的效能,通过实践教学消化、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成为了语言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1 配音与语境创设
有效的外语学习有必要营造合适的语境,这促使外语教学界逐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然而由于外语学习具有的特殊性,实践教学意义上的“实验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领域还远远没有展开,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3]。值得庆幸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外语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互联网上分享的大量原版外语音视频被引入教学,不仅能让外语学习者得到身临其境的良性刺激,更能调动学习者的感性投入。
日语影视配音作为课外有趣的学习活动或日语技能竞技项目,也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有些学校还将日语影视配音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授课,在学生会话能力提高方面显示了很好的效果[4]。日语的发音和书写特点与汉语有深厚渊源,更适合将技术配音于运用实践教学。
2 日语配音的优势考察
无论从日语发音的特殊性、日语台词,还是从听译难度等方面考察,日语配音的教学应用都有着的优势,也有很大需要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应该引起日语教育者的重视。
首先,从发音考察。英语音素多于汉语,不仅发音难,把音发准更难,而中文普通话中的音素几乎涵盖了日语的全部发音。与英语相比,日语发音要容易得多,因此,对学生而言把音发准并不是很高的要求。
其次,从台词考察。英语发音比较复杂,口头表达语言更呈连续语流现象,没有大量的反复练习、没有相当的词汇积累,想要在连贯的英语表述中正确听出每一个单词相当困难,因此,对学生来说,听译英文影视素材的台词难度相当大。而日语音素少且简单,发音以开音节为主,几乎不存在连读语流现象,日语一般要求发清每个音节并保持其节拍长度相同,因此,听上去尽管语速可能较快些,但比英语清晰得多,更易辨音,即使是一段连续性的表述,经过初步学习后,学生也能听辨出每个单词。
再次,从字幕考察。目前,互联网上分享的外语原声影视素材多出于交流学习之目的,一般都带有中文字幕,部分素材甚至还配有双语字幕。通过比较日英字幕不难发现,英文素材的双语字幕准确度大大高于日语,原因在于英语单词极少发音相同者,而日语的汉字单词往往存在大量的同音异意词,译者如果没有相当的词汇量或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无法找到准确的台词。
3 技术配音应用于日语实践教学
如何通过技术配音手段,将丰富的音视频素材应用到日语实践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根据高职教学要求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技术配音的条件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采取逐步展开、总结推进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
技术软件的准备。软件是技术配音的技术保障,是技术配音与能否成功的基础。根据影视素材封装格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软件消除或大大弱化音频中的原始配音,留下的音频就成为配音实践所需的背景音频。目前学生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互联网时代“原住民”,对配音软件的选取和运用一般不成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做足准备。
视频素材准备。日语音视频素材包罗万象,经过教师的精心编辑,完全可能涵盖整个日语学习的难度递进要求,能为学生学习创设丰富的语境。比如,一般日语教学由五十音图切入后,首先学习寒暄语,但教科书的寒暄语教学受客观条件限制素材不多,而经过教师整合的优秀素材就可弥补这方面的缺位,为学生活用表达甚至自主学习提供帮助。一些官方出品的高等级素材,不仅是高年级日语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极佳材料,也给教师的日语实践教学提出了更深入、更高层次的课题。
配音任务和目标管理。目标任务教学已经在高职教育得到了广泛应用,将配音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后,由于配音授课以及作业本身的特殊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抄袭、逃避作业的现象。作为实践教学的配音,需要确定让每个学生都开口说、准确说的明确目标。按配音方式可以方便地将学习任务分解。比如,旁白或独白的配音任务学生必须单独完成,对白配音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合作时,因对白数量难以均等,可以设计为每个学生轮换全部角色。根据学习的进程,任务可以按难度和长度两个因素进行综合管理,随着配音长度的不断增加,课程也自然向课外延伸,最后课堂内的授课与课外的自主学习融为一体。
配音文本准备。能否正确把握台词,是技术配音成功的关键,此阶段应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精听精解”、听写的学习方法和理念,通过网络和字典等手段,精准听译素材内的日语表达。听译日语台词的过程也能帮助学生进入高度的自主学习。互联网上分享的部分素材可能会配有字幕文件或内嵌字幕,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加以甄选,择其优者效之,择其劣者优之。
科学评价体系。配音任务完成后,应设立多元评价机制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对技术配音成果的评价应符合配音任务本身的特点,评价内容需包含软件使用效果、原作的文本准确度、原作理解度、语音语调节拍、合理的情感投入、团队合作的契合度等。如果每个学生的任务不同时,任务外学生全体参与评价更有利于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总之,科学的多元的评价体系能够让学习活动进入良性循环,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企盼的快乐时光。
数据积累及管理。每个任务的圆满完成都是一项可喜的教学成果,具有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和研究分析的价值,包含配音素材、成果分类管理和研究分析评价管理。日语技术配音实施后形成大量的素材资源和成果、评价资源,这些资源既是前人的“敲门砖”,又是后人的“铺路石”,更是课程改革灵感的“发祥地”,要加以分析、整理、研究和利用。素材管理可按主题进行分类,特别是低年级阶段配音用视频短小零碎,需要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学生的配音作业更是研究和改进实践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希望对整个日语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产生积极影响。
4 配音的技能定位与思考
在服务于听力技能培养的日语实践教学中,某些高职院校经过摸索探索出了基于“精听精解”的实践教学模式[5],但日语实践教学在整体上仍未摆脱形式主义,需要去探索既适应学生特点又能符合教学管理规范、具有实质内容的形式。日语技术配音如能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和发展,可望在高职课程体系中进一步替代已落伍于信息时代的传统课程,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在提高听说技能方面取得建树,成为高职外语类课程教学改革后的又一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