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历史渊源·意蕴内涵·实现路径

2019-12-2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道德

刘 玮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校友工作办公室,江苏 无锡 214121)

1 立德树人的历史渊源

追溯立德树人的历史渊源,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和重要意义。立德树人的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传统之中。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中国文化是道德的产物,认为人生的本质意义在于他以道德为本体,道德存在即人的存在。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 ,形成了中西方各自独特的传统。西方文化认为,人在自然欲望上和动物差别不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半就是在于人有理性。基于此,人需要充分实现自己的理性能力,使自己接近于神。因而,强调“知识即美德”,以知识为本位,把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文化认为人有道德,区别于禽兽。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 庶民去之 , 君子存之。”在孟子看来,人与兽之别,全在于人有道德。因此,强调教育之于人的内在性建构价值,把道德作为中心,把人对道德的体悟以及道德对人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形成了重德的教育传统,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以“修身为本”。皇帝通过实施德政,得以成为“圣主明君”的政治楷模;平民百姓通过修德行,得以成就“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

重德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初年,为了阐释周取代商的合法性,以周公为代表的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思想。“以德配天”引入了“德”的思想,虽然仍注重天意, 但重点已不在天命, 而在人事了。“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他们认识到统治要依靠个人的德行,强调统治者只有“用明德”才能“不失民”。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蕴含着朴素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发扬。从字面上看,“立德”一词最先出现于《左传》,在谈及“身死而名不朽灭”的问题时,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著名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其中立德被摆在“三不朽”的首位。人皆有死,不朽乃在于有德。他把人的价值归结为道德的价值,把道德上的成就看作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成就。中国传统教育以道德为最高价值取向,在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发展至顶峰。儒家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君子,君子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之为大,就在于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从孔子用 “仁”来界定人,到孟子的“仁义礼智”,再到后来宋儒提出 “不识一字也要堂堂做一个人”,德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旋律。宋代教育家朱熹更是提出“学,本以修德。古之学者维务善德,其他则不学。”同为宋代教育家的陆九渊也说:“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纵观我国古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明显呈现出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重德的教育传统不断地巩固、发展和完善。

但是近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对知识的渴求逐渐超越了对道德的需要。现阶段,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特点更趋明显。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错误思想和理论杂音,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江南大学唐忠宝副教授在《环球时报》发文称,高校学生大致呈现“81”结构:10%是传播正能量的群体,10%对现行体制一味批判,80%属于灰色地带,其思想价值观大致表现为精致利己与娱乐至上两个基本倾向。在此背景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立德树人”既是对我国千年以来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凝练和总结,为新形势下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2 立德树人的意蕴内涵

“立德树人”,一方面指明了高等教育的方向是“树人”,要坚持育人为本。另一方面,指明了树人的主要途径就是“立德”。“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立”,就是培育、修养、践行的意思;“树”,就是培养、造就、锻炼的意思。“立德”是为了“树人”, 人的成才关键在内因,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树人”只能是事倍功半。落实“立德树人”,首先要思考的就是:要“立”什么样的“德”。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把握“立德树人”的内在本质及其要求。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德”的涵义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完全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据此,我们认为在今天立德中“德”的内容主要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发挥不同的作用,遵循着不同的教育规律。

政治教育引领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在教育内容体系中,处于核心层次,他最为集中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政治教育以培养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为目标,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认同、接受并践行党的政治纲领和方针政策。从构成要素上看,他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等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政治认知是学生对政治事物的事实认知,政治情感是学生在政治认知基础上内心产生的对政治对象的爱憎之感。政治价值观念处于政治教育内容的中间层次,表现为政治价值目标、政治价值标准和政治价值信念等形式,政治理想则是主体对社会未来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的构想,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层次。政治教育从实质上讲属于信仰教育,他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教育机理重在灌输、主导和控制[2]58。

思想教育是“立德树人”过程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内容,包含系统性内容和日常性内容两个方面。系统性教育内容是从宏观、长远的角度,解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思想问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带有根本性、主导性的内容。日常性教育内容是从微观、具体的角度,解决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引导和教育。思想教育归根结底是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的过程,着重解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因此,思想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认知性教育,作为认知性的思想教育,重在启发、说理和引导[2]59。

道德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平对优秀的政治品质和思想素养的形成能够起到促进和提升作用。道德教育是以一定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为依据,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为内容,将社会的外在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内心信念,再外化为个体行为,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和道德精神的教育。从构成要素上看,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四个层次。其中,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教育处于最低层次,道德信念教育处于中间层次,道德行为处于最高层次。由于道德教育主要依靠学生的内心信念、习惯和舆论来维系,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因而其教育机理重在内省、养成和自律[2]59。

3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3.1 做好顶层设计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路径

“立德树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抓好顶层设计,从宏观上把握方向,从整体上明确对策,整合服务于“立德树人”工作的各类资源,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落实这一根本任务。首先,要凝聚育人共识。理念先行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把学生作为学校的根基,把立德树人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其次,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个部门和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要建立以学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中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干部为骨干的工作队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协调一致、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第三,要加强工作平台建设。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平台建设,借助网络大数据,建立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库,对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分析,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打造校园云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结构,形成有吸引力的德育品牌,使思想道德教育进网络、进微博、进微信、进QQ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度和有效性。第四,完善教师评价导向机制。从管理学上讲,如果正确行为得不到正强化,该正确行为最终必然消失,而错误行为得不到负强化,该行为将长期存在。目前,高校的激励政策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而对育人的激励政策还很缺乏。高校要把立德树人成效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评价导向机制,引导和调动教师在育人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挥教师在立德树人上的作用。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目前,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作为传道者,应该首先要明道、信道。“明道”就是要求高校教师明立德树人的责任之道,明立德树人的知识之道;“信道”。就是要求教师做到“为师者,必真信、必坚定、有底气、有信念地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方能理直气壮地教育说服学生,以情感人”[3]。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广大教师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中强调的“四个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自觉加强师德自律意识,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以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3.3 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主要路径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立德树人要落到实处,必须充分发挥课程在育人中的核心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阵地,哲学社会科学和各类专业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渠道”“必修课”的作用。当前高校思政课,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要加强高校思政课,提高教学效果,要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4]。抓住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倾向性问题,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凝练教学内容,破解难点问题,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要把科学理论融入感人事例,把抽象道理融入鲜活人物,把深邃逻辑融入通俗话语,把理性思考融入感性场景,使学生愿听爱听,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运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慕课等方法手段,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其他课程的育人价值,“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3.4 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

“立德树人”一方面要有课程教育的支撑,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说,“从根本上讲,真正的德性在于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行事,能够将自己身上某种内在的方面加以外化,而根本上不在于对高尚的图景和动人的品格闷头进行精神构建和个人沉思。”[5]社会实践是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人们只有投身和参与社会实践过程,才能更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提出回答和解决社会实践新课题的新的思想理论和意见办法,形成社会实践所需要的新的思想观念,在促进社会实践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江泽民同志指出:“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学习来获得,品格、意志的锻炼主要是靠在艰苦的实践中去解决。”[6]学校要加强实践育人的统筹规划,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整体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系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把抽象的理论和鲜活的实践结合起来,使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3.5 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隐性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都不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外在行为,而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依照社会所要求的观念来指导个人的行为。高校要寓教于文,以文为教,实现教育与文化在立德树人上合力共向,立德无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要通过文化育人,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多的隐性化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更加持久。一方面要以校园环境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校园行为文化为载体、以校园制度文化为保障,使环境文化出精品、制度建设有特色、行为文化出成果、文化活动成品牌,全面优化育人环境,促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挖掘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增强思想教育实效。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厚的内生资源,要在学生中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要利用校史馆、图书馆等,结合校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碎片化时间和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道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跟踪导练(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