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领导人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9-12-27汪黎嘉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机密文件领导人员信息

汪黎嘉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南 许昌 461000)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网络中普遍存在的不良信息也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暴力、色情低俗等案件频发,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社会治安。为了保障网民的基本权益,降低网络犯罪率,进行网络信息治理已经迫在眉睫。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安机关所能进行的清查工作是非常有限的,让人们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判断网络信息的类别、积极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才是互联网安全建设的关键。而领导人员作为各个行业的领军者,同样有义务在网络治理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推动网络治理事业的发展。同时,领导人员具有非常高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一旦他们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迷惑,后果难以设想。因此,领导人员必须具备清晰的判断网络信息真实性的能力,杜绝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然而,从目前我国的领导人员队伍来看,仍然有许多领导者不具备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防范意识,并且存在贪功趋利等现象,给了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抵御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侵扰,有必要厘清领导人员所接触的网络不良信息的种类和他们在面对网络不良信息时需要具备的能力,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1 领导人员所接触的网络不良信息类别

1.1 虚假营销信息

对于企业来说,领导人员具有绝对的决策权,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支出等事务都要经过领导的审批。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领导人员的话语权,在网络中发布虚假的营销信息,诱惑领导人员做出错误决策,以此来谋取利益,给许多企业造成了损失。曾经轰动全国的AEI事件,就是由于我国企业领导轻信国外公司发布的合作邀约,在危地马拉大批量投资建设发电厂,但最后项目无法收回,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亿美元以上。而从不良信息的传播方式来看,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侵入领导者的个人邮箱或工作账号,并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弹窗等方式,来宣传虚假的营销信息,通过低投入、高回报等利益诱惑,鼓动领导者进行投资或采购,并且通过一些虚假注册的空壳公司来套取企业资金。这类信息不仅无法核实其来源,而且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散布,给领导者的日常办公造成了负面影响。

1.2 不实网络舆论

近年来,由于网络暴力所导致的悲剧频发,其根源就在于不实网络舆论的散播。领导人员由于社会地位较高,言行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领导人员的态度对于网络舆论有着非常明显的左右作用。很多尚未被证实的舆论,在经过领导人员传播后,其可信度就会大大提高,进而影响普通群众的判断。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引起了民众恐慌,而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超市和经销商公然宣称食盐可以抑制辐射,并大肆提高食盐价格以谋取暴利。在这种情况下,福建地区的某企业领导不仅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反而带头抢购食盐,给企业员工树立负面榜样作用,导致许多员工盲目跟风,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017年,成都某知名媒体领导为博人眼球,将一起交通意外事件恶意杜撰成交警打死肇事司机的新闻,导致这一不实消息在各大媒体被疯狂转载,不明真相的群众纷纷声讨交警部门,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这说明,领导人员的错误判断将对社会不实消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导致事态的恶化。

1.3 破坏安全类信息

由于领导人员往往掌握着政府或企业的机密文件,并且在财务、审批等方面具有最终决策权,因此他们也经常会受到网络黑客、病毒和木马等的袭击。一方面,境外的间谍人员可能会通过侵入领导电脑和手机等方式来获取机要文件和技术,窃取我国的机密。另一方面,其他竞争企业也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来篡改或销毁数据,来削弱对手的竞争力。近年来,网络泄密事件频发。2016年,凯越酒店集团的部门领导主机遭到黑客入侵,导致我国国内的22家酒店数据丢失,数十万人的住宿登记资料外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3亿元以上。2017年,湖南省某银行行长的个人电脑遭到不法分子的病毒袭击,导致整个银行的安全系统瘫痪,257万条储户信息和10余万条金融理财产品数据被外泄,给银行的声誉和业务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些案例都表明,领导人员是网络黑客和病毒信息的主要攻击对象,应该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和应急措施。

2 领导人员应该具备的网络不良信息处理能力

2.1 网络不良信息甄别能力

作为领导人员,每天接触到的网络信息成千上万,不可避免会夹带一些不良的负面信息,因此领导人员必须具备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有效避免阅览和传播不良信息。首先,领导人员应该对各类信息内容做出明确的划分,着重关注那些与企业业务和政府活动有关的专业性质的信息,避免阅读那些广告类、游戏类的无用信息。其次,领导人员应该对信息来源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尽量从企业官网、政府网站和大型商业网站等正规的网站获取想要的信息,不随意登陆和访问那些来源不明的网站,此外,领导人员在对某些网络信息做出评价和决策之前,要充分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透彻地分析并听取他人建议,方可给出个人意见,避免出现随意下结论的现象,同时对于未经证实的网络信息要做到不轻信、不传播。

2.2 网络不良信息的防范能力

对于领导人员来说,仅仅具有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还不够,在正面面对不良信息的侵害时,领导人员还必须具有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的防范能力。首先,领导在制定企业的发展决策时,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讨论,不能够被不切实际的虚假信息所迷惑,要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切忌贪功冒进,不给诈骗分子任何可乘之机。其次,领导人员在对某件事进行评论或对某些社会问题发表看法时,要坚守自身的立场,不要轻易受到他人的干扰和左右,尤其是在面对网络攻击时,更是要以严肃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做出回应,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此外,对于一些企业内部的机密文件,领导人员在撰写和保存的过程中,要注意坚守保密原则,不给他人展示机密文件、不在交谈中提及敏感内容、不将机密文件带出办公地区,以确保机密文件的安全。

2.3 网络不良信息所造成损失的补救能力

即便是领导人员具备较强的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和防范能力,也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可靠,而一旦网络不良信息侵入了办公系统内部,领导人员还必须具备快速有效的补救能力,以将网络不良信息造成的损失最小化。首先,当企业做出了错误的营销决策后,领导人员应该迅速采取终止合同、撤回网络发布信息、停止资金供应等方式,快速切断与诈骗分子之间的联系。同时,采取公告的方式将这些虚假营销信息向行业内公布,避免其他企业再次上当受骗。其次,当一些不实舆论传播时,领导人员应该公开表态,让企业员工和社会群众了解事实真相,并且中断不实舆论的传播途径。此外,当企业或政府机构遭到黑客和病毒入侵时,领导人员应该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防护,并将机密文件进行转移,必要时请求公安人员的帮助,最大程度上阻止珍贵信息的外泄。

3 领导人员应对网络不良信息的保障措施

3.1 建立多层次的网络信息过滤系统

从企业和政府的组织结构来看,领导人员可谓是最后一道防线,因此需要以领导人员为核心,建立多层次的网络信息过滤系统,构建针对领导层的多级保障系统。首先,应该安排专业的计算机安全人员建立第一道防线,对企业和政府部门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初步排查,对于那些来历不明、内容无益的网络信息直接予以拒绝。其次,企业和政府需要安排专门的分析人员,对于各类信息的内容进行二次筛查,保留那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送给领导人员审阅,过滤掉那些明显不切实际或者是带有虚假成分的信息。最后,对于领导人员发布和反馈的信息,也要进行逐层排查,在确保信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后,方可发布至互联网或传达给下属人员,避免由于领导人员的主观臆断而造成的判断失误。

3.2 建设办公专用的内部网络系统

降低互联网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切断领导人员与网络之间的联系,这可以通过建设办公专用的内部网络系统来实现。首先,领导人员和员工之间可以通过内部办公网络来进行日常的交流和文件的传送,而无需接入到互联网中,这样就避免了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侵入。其次,领导人员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密保系统,对各项机密文件进行加密处理,仅有高层领导才能够对文件进行解密,这样即便是机密文件出现了泄露,也能够有效地保障内容不被窃取。此外,对于一些对外交流合作类业务,在必须使用外网时,则可以设置专门的对外线路,在平时作关闭处理,仅在需要时由领导人员审批方可使用,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实时的监控,避免出现不良信息入侵和机密文件泄露的现象。

3.3 定期对领导人员进行网络安全培训

目前我国企业和政府的大多数领导为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他们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不如年轻人那样熟练,而较为繁忙的工作也使得他们无心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各级领导人员定期展开网络安全培训。首先,要向领导人员介绍网络中新出现的各种不良信息和骗术,并给出应对策略,以便这些领导在面对网络不良信息时能够科学应对,有效处理。其次,要安排专业的计算机专家,向领导普及安全防护系统和保障措施,保证领导人员能够正确地操作计算机,防止由于领导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文件泄露。最后,还要向领导人员宣扬网络维护意识,让领导人员发挥号召力,推动全社会共同抵制网络不良信息,肃清互联网环境,从根本上扫清网络不良信息。

4 结语

网络不良信息一直是信息化时代的一大毒瘤,虚假诈骗信息、低俗色情信息、不实网络舆论的泛滥给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领导人员作为我国的高级管理者,必须具备强大的不良信息甄别和抵御能力,才能够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维护企业和政府的安全。同时,为了营造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领导人员也需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下属员工共同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维护社会风气。

然而,从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整治情况来看,不良信息仍然普遍存在,网络安全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必须加快脚步,从内外部办公环境整改、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建设、领导人员培训教育等方面入手,提高领导人员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的防范意识,切实保障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安全。

猜你喜欢

机密文件领导人员信息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找到那间格格不入的房间
台共享单车内惊现机密文件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名单
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订阅信息
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