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技能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9-12-2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士官海军岗位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在《辞典》中,技能的释义是掌握和运用某种技术的能力。技能文化是人们对技能的态度、看法和认识及掌握技能者的行为表现、价值观体现[1]。技能培养体现职业院校的价值,开展海军士官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只有将技能培养沉淀为一种可以传承的技能文化,孕育成一种文化自觉[2],才能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培养高质量的海军士官技能人才。

1 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技能文化的必要性

1.1 士官岗位性质的需要

解放军各军兵种几乎所有专业技术岗位,特别是关键性技术岗位,如装甲、导弹、通信、雷达和舰艇、战机维护等的实际操作手绝大部分都是由士官担任。而高职院校就是为部队培养某些特定岗位和领域的高素质技能士官人才,其本质是一种针对性、实践性、军事特性和军地融合性都很强的岗位合格培训职业技术教育[3]。海军士官岗位性质大多是在舰艇上工作,舰艇上设备集中,活动空间小,人员固定,经常出海执行任务,与外界接触机会少,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因此,在培养士官技能同时,需要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技能文化。只有当技能上升为一种文化,它才可能被广泛认同与接受,并且普及和传承。

1.2 士官任职能力素质的需要

士官任职能力素质是士官对部队任职岗位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为对任职岗位的任职兴趣、任职能力和任职情况等方面[4]。它分为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显性素质可通过“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证明士官具备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隐性素质包括任职意识、任职道德和态度,能否适应部队发展需求,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要通过技能文化“润物细无声”式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海军士官任职能力素质也分为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显性素质通过在校学习,初步掌握舰船驾驶或者机电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工作。隐性素质如对待航海的态度,专业忠诚度,敬业精神等等就需要通过技能文化来培养。因此,在培养士官技能的同时,需要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技能文化。

1.3 士官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士官岗位逐步从单一的专业技术岗位为主向技术+管理岗位延伸,士官所担负的任务由专业技能型向管理技能型过渡,甚至担负部分军官所承担的职能,成为军官与士兵的良性导体。士官是士兵群体中的骨干,“兵头将尾”,是联系军官与士兵的桥梁和纽带。士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保持基本作战单位稳定、有效的战斗力至关重要,在士兵队伍中的起着“龙头”地位的作用。海军士官在舰上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海军的中坚力量,被称为舰艇的脊梁和海军战斗力的“龙骨”。海军士官培养周期长,难度大,除在学校学习驾驶、轮机或者船电专业技术外,其航海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专业稳定、以及到部队后能否经受住航海实践考验,是否积极参加舰艇职务晋升等等就需要通过技能文化来培养。因此,在培养士官技能同时,需要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技能文化。

2 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技能文化的原则

2.1 立足专业特质的原则[5]

海军士官既是军人也是海员,在舰艇上从事舰艇驾驶或者轮机维护工作,舰艇是流动的国土,在跨文化交流中,艇员的言行代表国家的形象和尊严[6]。海员本身就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爱国精神、良好的服从素质、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熟练的航海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技能、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较好的安全与环保意识、国际竞争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特质。海军士官专业特质除具备海员的特质外,还要具备崇尚荣誉、服从命令、勇于担当,强烈的责任心等特质。因此,在海军士官技能文化建设时,要汲取当代先进的海洋文化和航海文化的养分,体现独特的“海味”个性,彰显海军士官专业特质。

2.2 立足行业文化的原则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面向交通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而交通系统担负着国防交通的战备工作职责,强化服务、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理念,增强交通战备综合保障能力是学校服务交通运输事业、助力国防建设的办学要求。我们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交通文化精神与“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士官技能文化建设中,体现鲜明的“军味”特点。

2.3 立足工匠精神的原则

海军是高度技术化的军种,舰上的岗位个个技术含量高。 海军舰艇需要“大国工匠”,让“大国工匠”成为“金字招牌”根植于海军士官心中,有“匠心”才能有质量。我们培养海军士官的“匠心”,坚持因材施教,带领学生勤学苦练,学真知识、练真本事。让他们明白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工艺上来不得半点马虎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懈的努力中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能,以“工匠精神”育“工匠之兵”,让海军士官怀揣匠人精神,在强军梦中扬帆远航。

3 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技能文化的措施

3.1 坚持职业教育与军事教育相结合,建设以职业素养为目标的技能文化

根据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联合下达参动【2012】5号文件精神,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军民融合式士官培养工作。军民融合式士官前2.5学年在校学习并修满规定学分,后0.5学年入伍实习。这一学习制度的设计安排,实现海军士官人才的培养与海军部队需求深度融合和“无缝”对接,为提升海军士官职业素养提供保障,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优势,坚定海军士官职业军人的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航海驾驶、轮机和船舶电气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架起了地方高职院校管理团队与军事院校交流学习的桥梁。提供学习海军部队院校先进教学理念和优秀管理制度,在士官教学和管理中,坚持军事化管理,强化一日生活制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以文化人,不断完善海军士官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3.2 坚持海员职业标准与士官岗位标准相结合,建设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技能文化

海员是国际化的职业,职业标准要求高,根据《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以及国内相关法规的标准,结合“四有”革命军人中“有本事”的要求,有本事是践行强军目标必备的核心能力。为培养海军士官的核心专业技术,学校与海军部队精准对标,共同研究军民融合式士官培养模式,创新并实施“1322”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即“1”表示1个确保:确保政治合格;“3”表示3个打牢:打牢科学文化基础,打牢军事素质基础,打牢身心素质基础;“2”表示2个提高: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组训管理能力;“2”表示2 个融合:工作岗位与学习内容相融合,学校教学与部队训练相融合。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紧贴部队士官岗位需求,突出舰船驾驶以及机电设备“用、管、养、修”四种核心专业技术,创新并实施“任务驱动、双向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虚拟仿真中心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激发士官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牢固树立“技术在手,岗位不愁”的思想,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坚持军事文化与航海文化相结合,建设以革命军人为职业化的技能文化

海军士官,即“职业水兵”,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军味”和“海味”,全方位融入军营文化、航海文化和交通行业文化,建设海军士官职业化的技能文化,展现军人的职业特点和精神追求,营造海军军营育人环境。将航海文化具有的探险精神、爱国主义、团队集体主义融入到日常军事训练中,在校园开辟舰船专业知识和交通行业文化专栏,宣传交通行业文化、中国航海史和世界航海史等知识;校外建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通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中共五大旧址、中山舰博物馆等革命遗址,传承红色革命基因。让海军士官在校就能学习舰船专业知识,感受到专业和军事技能等职业氛围,感受到军队的气息,引导海军士官走职业化军人的道路,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的海军士官职业化的技能文化。

3.4 坚持实操训练与技能比赛相结合,建设以专业竞赛为平台的技能文化

搭建专业竞赛平台,营造“以赛促学,崇尚荣誉”的专业竞赛氛围,以“爱岗敬业、技艺精湛、表现突出”为标准,突出动手能力,实操项目专题化[7],利用先进的机舱资源管理器、电航模拟室、动力拆装实验、“高级消防”、“船上医护”和语音室等教学实习实训设备,开展船舶基本安全、船舶高级消防、海上急救、求生、船舶电气工艺、船舶电站操作和动力设备拆装等多种专题实操训练课程。专题实操训练形式多样,操作性强,培养了良好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每年举办一次“士官技能大比武”,在此基础上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展现海军士官身体体能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活跃专业文化,提高士官技能价值,争当大国工匠。

4 结 语

海军士官的技能不能仅限于一种单一的操作性能力培养,需要从操作、制度、行为到精神层面培育成为海军士官技能文化,培育成一种自觉的技能文化,将技能上升为一种有文化积淀并且可以传承的生活方式,发挥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8],这将是一个长期培育过程。

猜你喜欢

士官海军岗位
晓褐蜻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我的海军之梦
相信爱
目标军营,出发!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士官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