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的小说视界

2019-12-27□王

文学自由谈 2019年4期
关键词:现实人类小说

□王 夔

2012年,奥地利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中文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最后的结语题为:已经发生的未来。这个标题很有创意,而它所确指的是,大数据如一支离弦之箭,贯穿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汇编语言,接触到“0”和“1”、“非门”和“与门”的概念时,并未意识到,这个世界将由“0”和“1”重新改写。时至今日,我们已深处大数据时代的泥沼,几乎各行各业,都有着大数据的影子。

从写作上来说,微软小冰就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2017年5月,它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2018年5月,小冰2.0版公测,宣布放弃版权,每个人都可使用小冰2.0版本,用十秒钟的时间自动生成一首诗。那么微软小冰写的诗质量又如何呢?让我们看这首《是你的声音啊》:

微明的灯影里

我知道她的可爱的土壤

是我的心灵成为俘虏了

我不在我的世界里

街上没有一只灯儿舞了

是最可爱的

你睁开眼睛做起的梦

是你的声音啊

好吗?在我看来不算好;坏吗?可能要胜过一些蹩脚的诗人。

在诗歌之外的其他写作领域,新华社已经出现“写作机器人”,主要撰写新闻点评、股市财经、体育赛事等综述性文章,逻辑严谨缜密,数据全面优化,甚至比人写的还更有可读性。对于小说来讲,网上有些小说写作软件,可以批量生产人物名、功法名、地名,并为你设置故事情节等。日本AI机器人的小说创作,在文学奖评比中,竟通过了大赛初审。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也许在一百年以后,未来伟大的小说将由电脑写成,小说家不得不另谋职业。

霍金说,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而照麦克尤恩的说法,留给人类写作的时间也不多了。我对写作,总是心存敬畏和悲观。我有限度地同意麦克尤恩的说法,但即便按他的说法,在我的有生之年,人类的写作还是不会消失的,机器人还远不是人类的对手。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小说写作(多说一句,因我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下面只探讨小说创作方面)的危机,如何写出和机器人写作不一样的、别出心裁的作品?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机器是如何进入小说写作领域的。在阿尔法狗(AlphaGo)出来之前,机器的学习方法是“穷尽法”,也就是“穷尽一切可能”。人们用这种方法制造的一台名为“深蓝”(Deep Blue)的超级国际象棋电脑,在1997年5月11日,击败了国际象棋名家卡斯帕罗夫。而对于围棋,“深蓝”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围棋有361个交叉点,它可能的着法,也许要比宇宙间所有的原子加起来还要多。简单地说,就是“深蓝”无法穷尽所有变化,即便到今天,人类最优秀的计算机也不能。所有围棋界的人士都对此津津乐道。当然,结果现在大家都知道了,2016年3月9日,在与李世石的对垒中,阿尔法狗以4︰1轻松获胜。人工智能运用了蒙特卡洛树结构,它不需要穷尽所有可能,它只对可能进行优选。同时,它还可以自己对弈、深度学习。

学习原本是人类所独有的,而现在,机器也可以学习了,只要人类给它定一个规则。而机器的学习效率是很可怕的,因为它不需要吃饭睡觉,只要有电能,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学习。现在连手机都开始植入AI模块了,用它,可以熟悉主人的习惯、行为方式,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工智能学写小说,亦是如此。对它来说,首先是大量的阅读,努力学习和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情感诉求,并且模仿人类的写作,写出它自己的作品。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不能写出人类深层次的情感。我不这么认为。只要它阅读的作品里,有人类深层次的情感,那么它为何写不出?

好在即便人工智能能够写出伟大的作品,也尚待时日。在此之前,所有的小说家们必须倍加努力,让人类写作的时间更为长久。而我们也必须明白,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什么样的小说写作,才是正确的方向。

重读《红楼梦》,书中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在张太医细问病情后,给出了一张千金方: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 土炒云苓三钱 熟地四钱

归身二钱 酒洗白芍二钱 炒川芎钱半 黄芪三钱

香附米二钱 制醋柴胡八分 怀山药二钱 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延胡索钱半 酒炒炙甘草八分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 大枣二枚

这里,曹雪芹给出的药方,是对症下药的,可以在现实中使用。倘是二百年前的人读到这里,必然会为作者的博学所倾倒: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居然还能开出妇科千金方!《红楼梦》中,涉及的知识面既广且多,称其为“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并不为过。而在过去,小说确实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保妇康栓与雌激素软膏均为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达到杀菌、改善阴道内环境、提高自洁力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全身给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因此,保妇康栓与雌激素软膏联合,是治疗老年糖尿病阴道炎的有效方案。

在今天,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消失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基于大数据的搜索引擎上,什么病用什么药,一搜一大把。写进小说,没人认为你博学,因为它不独特。同理,为何相貌描写几乎在小说中消失了,因为在搜索引擎上,一搜美女帅哥,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脸,它比小说来得更加直观。当然,我们人类在写作小说的过程中,也日益离不开搜索引擎了。如在小说中引经据典,或要叙述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它会给我们许多帮助。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大数据在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在改写着我们的小说观念,改写着小说的历史。除了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消失,宏大叙事的小说也正在消失,因为我们对全景化的历史,不再需要通过小说去了解,正如《大数据时代》所描述的那样:大数据不是随机样本,而是所有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在我看来,大数据的产生,与社会的碎片化不无关系。在这无可穷尽的、虚无与真实同在的时代,我们见证了社会的碎片化愈演愈烈,科学的枝杈越来越多,人类社会的枝杈如同科学一般,亦是越来越多。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合作不再变得重要与必须。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异质性也越来越多。人可以一小撮一小撮地生活着,一小撮可以不理解,也不需要理解另一小撮。当作家用小说的方式表现这一小撮的生活时,可能得不到另一小撮人的理解和认可。

科技发展的速度是飞快的,就像火车一样,昨天每小时60公里,今天每小时350公里,明天也许就每小时1000公里了。而统领我们精神领域的文史哲,发展却是缓慢的,它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速度,来不及理解科技产生的新名词、新概念。那科技就说了,既然你们理解不了,我来。大数据产生了,将所有的表象,所有的人类成果,所有的存在之物,放到一个数据库中。管你理解不理解,大数据告诉你,世界就是这样的。

那小说还写什么呢?也许应与《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描述相反:写随机,而非所有;写精确,而非混杂;写因果,而非相关。

在这个思考落后于科技的时代,传统的小说理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你写出一篇合乎传统理论的小说作品,可能会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这是怎么回事呢?很简单,比如,细节。细节重要吗?重要。对,所有的文学理论都这样讲。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你要区分众所周知的细节和个人体验的细节。如果这个细节在搜索引擎上一搜一大把,那这个细节还那么重要吗?

我们需要在阅读小说理论时,插入另一个概念:大数据。考虑一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阅读会发生哪些变化?是的。在我看来,小说理论也到了该推陈出新的时候,只是这个时候,文学理论家们好像还没有反应过来。确实,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了,快过了我们的想象。

现在还有一个词很流行,叫“虚拟现实”。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随着“知天命”年龄的即将到来,人也似乎变得有些老派,起码没有体验“虚拟现实”的迫切心情。但由于大数据的存在,我基本上了解了,需要戴上VR眼镜体验的“虚拟现实”是个什么东西。

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写:虚假的越来越真实,真实的越来越虚假。这是时代的症结,恐怕谁也不能改变。我所处的世界,已不是我青少年时代所处的那个世界;我所处的现实,也不是青少年时代所处的那个现实。我们所经历的生活,已不是简单的现实生活,而是与现实生活相游离的,是游离态的;它可以不真实,但它存在。

三十年前,我若想认识了解一个人,是需要与他见面的,不然,认识了解从何而来呢?但在当下,认识了解一个人,可以是微信、QQ、游戏等电子产品,尽管在电磁波的另一头,那人的情况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而我们所处的,也是一个真实与虚假日益模糊的世界。微信、QQ、游戏等是我们游离于这个世界的现实工具。它是现实的,也是非现实的。

游离态,一种游离于现实的现实,正在成为新的现实。

我注意到,与60后、70后小说家笔下的碎片化农村和城市不同,90后小说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梦境和想象,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现实。比如,李唐、范墩子、庞羽等,在他们一些作品中所书写的生活,并非我们现当下的非游离态环境下的真实生活。有人认为,这是因为90后作家普遍缺少生活经验,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缘由只有一个,是亲爱的生活起了匪夷所思的变化。

“虚拟现实”使物质有了虚无的影子,将来我们可以戴着VR眼睛在虚拟世界里逛商场,而原本就虚无的精神领域呢?它们也在新的环境下产生了变化,更为虚无,像场梦境。这种趋势,渗透到我们的写作和现实生活之中。

90后小说家,倾情表达游离态的现实。我不知道这种写作是好是坏,但它是一个趋势,是大数据背景下的趋势。它是写作新的曙光,还是写作最后的挽歌,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表达游离态现实的作品,必将逐渐占据小说创作的主流。因为他们年轻,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猜你喜欢

现实人类小说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人类第一杀手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漫画:现实背后(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在雕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