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册封琉球使臣入闽诗歌内容浅析

2019-12-27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闽北使臣琉球

张 杭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关键字:清代;册封琉球;使臣;入闽诗

自康熙二年(1622)清朝首次派遣使臣册封琉球,到光绪五年(1879)琉球被日本吞并,琉球国每逢新君继位,都向清朝请求册封。有清一代共派出八批使臣前往琉球行册封礼,而且选派正副使臣的流程极为严格,第一批册封使臣沿袭明代规制,从六科给事中和行人司选拔,其后皆由礼部、内阁、翰林院和都察院四部署推荐,皇帝再从中钦点相貌仪伟、学问优长者担任。八批册封琉球的正副使臣分别是:康熙二年(1664),兵科副理官张学礼,行人司行人王垓,册封琉球王尚质;康熙二十二年(1683),翰林院检讨汪楫,内阁舍人林麟焻,册封琉球王尚贞;康熙五十八年(1719)翰林院检讨海宝,翰林院编修徐葆光,册封琉球王尚敬;乾隆二十一年(1756)翰林院侍讲全魁,翰林院编修周煌,册封琉球王尚穆;嘉庆五年(1800)翰林院修撰赵文楷,内阁舍人李鼎元,册封琉球王尚温;嘉庆十三年(1808)翰林院编修齐鲲,工科给事中费锡章,册封琉球王尚灏;道光十八年(1828)翰林院修撰林鸿年,翰林院编修高人鉴,册封琉球王尚贞育;同治五年(1866)翰林院编修赵新,翰林院编修于光甲,册封琉球王尚泰。使臣大都进士出身,长于诗文,他们构成了册封琉球使命下的特殊创作群体,书写出使琉球的经历和琉球的风土民情,如汪楫、徐葆光的报告文献《中山沿革志》《中山传信录》,张学礼、李鼎元的行程日记《使琉球录》《使琉球记》,周煌、赵新的方志文献《琉球国志略》《续琉球国志略》。另外,使臣诗歌别集尚有九部存世,保留了部分出使琉球的诗歌,相比报告性文学更加生动细致,表现使臣情感更为真实具体,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较高。其中,使臣二月陛辞离京,五月抵达福州,趁夏至时节的东北信风出海,前往琉球。历次使臣都在四五月间,从浙南江山县进入闽北浦城县,经过建宁、延平二府,到达福州筹备出海事宜。尽管入闽路途短,时间紧,使臣仍创作出以闽北为中心,辐射浙南闽中的专题性诗歌,主要见于汪楫《观海集》,徐葆光《舶海三集》,周煌《海山存稿》,赵文楷《石柏山房诗存》,李鼎元《师竹斋集》,费锡章《一品集》。这些诗歌是闽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分为仙霞古道诗、闽北行程诗、闽北人文诗。

一、仙霞古道诗

仙霞古道是清代京城到福州驿道的关键一段,被誉为“浙闽咽喉”。古道贯穿仙霞岭,沟通闽浙,起于江山县,终于浦城县,又称“江浦驿道”。仙霞岭绵延闽浙边界,属于武夷山脉向东北的延伸。唐末的黄巢起义军伐山开道,据《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载“唐乾符五年,黄巢破饶信歙等州,转掠浙东,因刊山开道七百余里,直趋建州”[1]。南宋时,仙霞岭土路被铺成为石路,“绍兴初,史浩帅闽过此,始募人夫,甃以石路”[1],奠定交通要道的基础。明末,武夷山方向的崇安分水驿关闭,开设仙霞岭方向的浦城小关驿。清初,广丰入浦城的线路,也改走仙霞古道。仙霞古道成为清代重要的入闽官道。因此,清代册封琉球的使臣必经仙霞古道,亲历险峻奇拔和曲折盘绕,方入福建浦城县,故多作诗纪程。

使臣所作古道纪程诗较少以孤峰独岭为题,而以行客的视角勾勒了仙霞古道的宏观、连续的全景式面貌。古道的山岭状貌与人马行役自然融合,却不受诗人主观情绪的干扰,纯以本来面目呈现,既没有物我隔离的违和之感,又避免了以我观物的情感投射。如康熙五十八年(1719)副使徐葆光的《清湖舆行至峡口过溪度仙霞岭》“滩尽舍轻筏,踰岭始清湖。早见江郎山,招我即修塗。砥平凿山险,壁立穿云衢。已蹋大姚登,还乘峡口桴。竹树渐蒙密,前行闻鹧鸪。关门扼霞表,巍阙封仙都。盘山梯层翠,屡歇我马瘏。耸身尘埃外,流目尽海隅。……善道目前景,若我意中图。微吟更周览,日下前山晡。”[2]诗歌所纪行程脉络清晰,极富带入感,景皆取自目前,情皆发于实心。仙霞古道第一站在江山县清湖镇,这里也是钱江航道的最南端。使臣自此舍舟登陆,登山涉水,江郎山峭壁入云,峡口乘浮桥过溪,上仙霞岭。岭上栈道险峻,人马常歇,却又竹树浓荫,关阙超然世外,犹如仙境。诗人没有停留在固定时空视角,而是随行程游目周览,“目前景”透视了古道全程,“意中图”再现了整体的艺术美感。

由于古道全长二百余里,随山势起伏不同,诗人往往截取行程一段,多角度、有层次地描摹古道景致变化。《江山县志》载:“逾岭而南至浦城县城……中间二百余里,皆谓之仙霞岭路”[3]。乾隆二十一年(1756),副使周煌所作《宿雨初止发峡口度仙霞岭天雨庵小憩遂步行至头关顶用苏长公〈自阳平至斜谷宿南山蟠龙寺〉诗元韵》中“侵晨渡口出沙尾,到处杈牙萦水曲。却从平地望仙霞,初疑无路惟修竹。细泉潄石白于齿,杂花映山红胜烛。三百六十梯未穷,下视千松藐一蔌。……还将脚力斫攀跻,身轻不用骑黄鹄。”[4]即描写古道经峡口到头关登顶的前半程,以求情貌无遗。诗中未见仙霞,已夺人心魄,诗人侵晨晓发,涉水渡峡口,所见仙霞岭由远及近,远望山势一体疑似无路,亲临山道却细赏泉石红花。诗中空间视角不仅远近对换,而且上下轮转,诗人攀山上跻未穷,俯视千松已如一蔌,山色随诗人移步换形,扩展了古道的审美立体感。

使臣诗歌总览古道全貌,既有攀跻登顶,又有谷底涉行。古道上闽浙分疆处的主峰是枫岭和梨岭,低谷介于两峰之间,谷内南北物候荣落,顿觉不同。徐葆光《枫岭山行至黎岭》“风泉聒旅枕,壁镫照客起。云木滉初阳,蒙茸犹谷底。笳鸣惊宿禽,旌影照溪水。虹桥接枫岭,闽程从此始。仰见黎山岭,雾行犹十里。阴崖竹梢空,寒碧光薿薿。山僧延客坐,孤亭翠微里。亭边方竹丛,乍见心尤喜。稜稜节目匀,端正比君子。我行既在险,所恃非圆美。从僧乞杖材,中矩皆如砥。行行步亦步,扶我历濛汜。”[2]枫岭已入闽程,仍危岩仄径,险峻不让仙霞岭。诗人行于谷底,竹木更为繁盛,云雾如晦,山光水影相映,环境寒碧幽深,雾行惊鸟,可见罕有人迹。使臣幸遇山僧,喜见寺中闽境物产“方竹”,稜节端正,可资拄杖涉险。诗中塑造的意象、物性、色彩与前诗截然不同,但两诗指涉的古道片段相辅相成,共同织就了完整的仙霞风景图画。

使臣吟咏仙霞古道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不乏凭吊历史遗迹的诗作。古道地势险要,傍临深谷绝涧,关隘蹊径曲折,尺寸之间皆战场。如仙霞关便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据《江山县志》载“仙霞关在江山县,南一百里抵福建界,为入闽咽喉之地”[3]。使臣登临仙霞关,睹其险如西蜀剑阁,不禁凭吊怀古。嘉庆五年(1800)副使李鼎元《仙霞岭三首》其二中“窃闻仙霞岭,高不让峨嵋。崔嵬剑阁外,别有此关真。朅来陟其巅,风雷束心神。盘登千百级,木末递行人。层崖断马迹,重阴闭羲轮。泉滋石骨雨,云锁山门春。下视万壑低,才知身出尘。忆昔耿藩乱,目已无隘津。重臣得之芳,一旅压其唇。至今人尸祝,岂惟瓯越民。乃知天险地,所守宜用亲。”[5]诗人览胜咏史,仙霞岭可谓东南屏障,与西蜀峨嵋剑阁相匹。诗中山道高峻险绝,历历如在目前,陟巅回望令人胆寒。诗人险道思险,回忆耿精忠在福建起兵作乱,经仙霞关入浙江,劫掠衢、温等州,幸赖浙江总督李之芳占据仙霞关要隘,荡平叛军,瓯越百姓祭祀祝祷,至今不绝。诗歌由仙霞关的地势险象追溯历史,以古鉴今,表达对恃险谋乱,生灵涂炭的历史担忧,以及对永享太平的祈盼,构建起仙霞古道的人文内蕴。

二、闽北行程诗

使臣逾越仙霞古道,依次经过闽北浦城、建阳、瓯宁、南平四县,全部位于现今南平市。但据清代行政区划,瓯宁、建阳、浦城属建宁府,南平属延平府。使臣在出使琉球的行程背景下,作诗纪录二府四县的秀丽山林和奇绝滩石,提升了闽北地域性审美内涵。

使臣闽北行程诗的创作肇始于浦城县渔梁驿。《顺治浦城县志》称“天下十大名山,渔梁其一也。山有万叶寺,瀑布若珠帘,……昔人堰水养鱼,因名。”[6]使臣迫于王程期限,不得耽搁逗留,但初入闽地,仍在行程余暇,乘兴寻访渔梁名胜。如徐葆光夜游渔梁山万叶寺,作《宿渔梁驿晚游万叶寺》“踏尽衢州山,始就渔梁宿。入闽破初程,山山见修竹。何来云外钟,有寺在深谷。是时日斜舂,牛羊半归牧。发兴拂征衫,弯环入山腹。岩芳杂烧枯,仄径蒙茏曲。暗石疑虎蹲,夜濑惊雷扑。纤纤新月钩,为我挂林麓。遥见七松门,涛声和飞瀑。山衲过溪迎,燃脂当炳烛。名剎坐休粮,久绝人间躅。夜阑闻足音,兹游果成独。”[2]诗歌近于叙事散文,诗人山行入闽已是日暮,但闻钟声而“发兴”寻访渔梁山寺。山中月景,“暗石”如虎踞,“夜濑”似雷声,诗人行过松涛飞瀑,独访空山古刹,与僧燃松脂对坐,宛然一幅月夜深山访僧图。

渔梁的闽境风光陡然不同,使臣感官上的景象变化,极易触动内心的经验情思,诗歌也融入着羁旅的沧桑之感。如嘉庆五年(1800)正使赵文楷《宿渔梁》“再入闽州境,渔梁旧有名。乱山争两势,孤石逼滩声。风景清如许,年华去太轻。担簦前度客,驿吏漫逢迎。”[7]诗人“前度”曾游渔梁,此次入闽身负王命,驿丞相迎。渔梁清幽的山石滩流,见证了世事变迁和年华流逝。

闽北山水翠微秀美,府县驿道和传舍俱佳,为使臣所经行各地风景之最。李鼎元《使琉球记》赞曰:“府舍临清溪,平眺远岫,极轩敞。上游造舟为梁度人,历历如画。所经传舍,此景为最。”[8]这也体现在使臣的闽北纪行诗中,如徐葆光《浦城山行》“村店门初启,篮舆已半程。山烧通岭舀炎,碓响隔云声。南鸟作人语,蛮花漏古名。烟峦分十站,日日画中行。”[2]夏日的浦城炙热如火,使臣晓行早发,一路南鸟蛮花,山峦如烟的闽地景观,好似行在画中,忘却行程之苦。

使臣出浦城界,沿石陂玉塔岭而下,领略了闽北山水暗藏奇险的一面。瓯宁县营头驿多乱石滩、大磎滩等险峻湿滑处,舟舆难行,使臣傍滩步行,亲睹滩途奇貌万端。徐葆光《舆行自石陂至塔岭沿乱石大磎等滩至营头司驿》:“舆轿入岭谷,一折仍溪湾。舍楫傍滩行,所见已万端。连峰两崖走,千里蛇屈蟠。怪石矗波面,急流更巑岏。巨脊鼋鼍壅,铦锋刃槊攒。分阵踞水隘,奔雷出其间。片石梗尺水,漩洑犹回澜。况当趋险处,万马争一关。猛下忽更立,勇往俄成还。喷薄久乃决,余怒犹潺潺。嗟彼拥桡子,注目随回湍。不言摇手时,危坐心神寒。何如沿溪者,奇胜归安闲。”[2]先白描峰崖怪石和急流漓波,再以“蛇”“鼋鼍”“刃槊”等意象,比喻急流中巨石的连绵陡峭。诗中妙用对比,缓处已然旋涡激荡,险处更如万马争关;水中舟子溯于湍流,心神胆寒,沿溪行人得览险奇,气定安闲。平缓危安之间,都透露着河道怪石急湍之险。

除外地理景观外,使臣诗歌还描绘了闽北夏季气候及其对行程的影响。瓯宁、建阳两地犬牙交错,气候相似。《建瓯县志》载:“暑甚,道路如炙,屋宇之下,坐有薰蒸气。一雨即凉气袭人,久雨即寒。春多雨,夏多骤雨,风不甚号。”[9]徐葆光的建阳行程诗,与方志记载的闽北气候交相呼应。建阳驿路多树荫,暑气不甚重,故《建阳道中》有“建阳驿路天下稀,连冈树合重重帏。我来烟雨初霏微,山风吹来斜湿衣”[2]的诗句。但闽北骤雨常阻行人,如《骤雨》“触石为天泽,飞空尚瀑声。骤添溪流急,忽断路人行”[2],雨势如天泽飞瀑,倾刻间溪涨路断。雨后道路泥泞,使臣愈发心急行程,《建阳雨发》“雨逐声声厉,泥驱步步嘶。低头问行潦,应急向前溪”[2],人马跋涉艰辛,却未有停留,反而急向建溪。建溪水势与行程密切相关,使臣或沿溪陆行,或乘船顺溪而下。徐葆光《建溪二首》中“涨来全借雨,险处若争关。只有清流子,轻桡日往还”[2],写建溪借雨势上涨,水险难测,舟行寥寥。及至延平,水势有增无减,令行人惶惶不安。使臣《延平守涨》中“水行本无程,况此滩溪恶”“我行期已愆,复此孤舟泊”[2],对延溪水多险恶之词,表现出使程愆期,困守孤舟的忧愁苦闷。

延平府是使臣闽北行程的最后一站。建溪流经建阳县,与富屯溪汇于延平府,改称剑江。剑江趋于宽平,水路直通福州府古田县水口驿,但河道仍多诸险滩,稍有不戒,沉溺及之。如延平府北五里外的黯淡滩,《南平县志》称之“黯淡滩湍险,善覆舟,行人多畏避之”[10]。康熙二十二年(1683)正使汪楫经此,作《黯淡滩》“滩急不闻呼,千车转辘轳。神工较分寸,鬼伯待须臾。曲折凭孤櫂,安危仗一夫。会看浮万斛,大海射天吴。”[11]此处滩高水急,险势神鬼难测,可谓十船九翻,全凭舟夫櫂行罅隙中。尽管乘舟便于陆行,闽北官员出于安全考虑,并不赞成使臣走水路,如李鼎元与建安、瓯宁县令“商舟行事,皆以险辞”[8]。但使臣以欲将渡海的豪情,在延平多选水路,如汪楫《延平道中》“齿齿当波立,遥遥放櫂来。短篙挑积雪,一叶入奔雷”[11]的诗句,使臣无畏礁石惊涛,孤舟短篙迎向奔雷般的激流。再如李鼎元《自延平放舟至水口》“槎客欲浮海,目已无江河。顾兹建溪水,偪仄宁容波。土人为余言,下游滩险多。雪浪激雷电,腥气盘鼋鼍。且复试新险,放舟如投梭。”[5]使臣狎近建溪水路,土人虽言滩流狭险,但骤雨后河道涨平,山体峥嵘,可击楫搏浪前行,一路高歌闽北山水之美。

闽江水路至古田县水口驿,已属福州府辖界。使臣舟行过闽县、侯官县,奉诏登岸由洪山桥进入福州城,意味着使臣陆路行程的结束。周煌《由洪山桥奉诏入城》“银虬将驾海,金马恰临城。匝岸喧宫骑,横波飏使旌。缘榕阴似盖,丹荔实如晶。十里离亭迥,群公列座荣。”描写使臣奉诏敕、赏恤等御赐物,将渡海出使琉球,先行驾临福州城。福州又称榕城,盛产荔枝,夏季榕荫似盖,丹荔晶莹如玉。城中百姓匝岸围观使臣官船,船上钦差旌旗仪卫随风飘扬,而“群公”指福州将军以下百官,夹道十里恭迎使臣。李鼎元《使琉球记》亦载,使臣抵洪山桥后,福州将军庆霖、福建巡抚汪志伊、副都统扎拉芬、海防同知张采五、闽令谭抡、侯官令毕所谠等皆来拜谒,恭请圣安。[8]此后,使臣诗歌主要是与福州地方官员文士的送别赠和,如徐葆光《赠郑机亭学士》,李鼎元《和庆晴村将军霖见赠四首》,费锡章《福州与张中丞师诚同年话旧》等,以及海神祭祀仪式,验看出海封舟,筹备出海事宜,如汪楫《怡山院谕祭海神同石来次壁间韵》,徐葆光《诣南台拈香因阅封舟》,赵文楷《加封天后垂慈笃祜四字命臣文楷于福州致祭礼成恭纪》《舟出五虎门》等。

三、闽北人文诗

使臣闽北诗还体现着对社会民生的人文关怀。清朝延续了历代重视农耕的文化传统,君臣百官以农为本的思想浓厚。使臣巡经闽北的山间田野,自觉的使命感促使其创作视角投向社会民生。使臣始终以行客的视角和近于科学的精神,即目采风,所作诗歌客观真实地详记闽北的物候田舍、劳作生活等图景,再现了清代农业为本,工商繁荣的闽北社会。

农事活动依赖于时令节气的指导。使臣诗歌在此基础上结合闽北的物候特征,展现了我国农耕社会的经验文化与闽北地方生产实践的结合。如徐葆光《南浦桥下闻蟋蟀》“炎方物候早,拨触旅人心。二月黄梅雨,清明蟋蟀吟。霜轻秋气薄,地暖土膏深。只怪山头笋,无雷未出林。”[2]诗中以“炎方”指代闽北,因为使臣旅经中原,南下入闽,感受到明显的物候对比。物候历主要依据黄河中下游明显的四季变化,但闽北纬度低地气暧,山岭多天气寒,据《顺治浦城县志》载,“蒸润易生,果卉蚤于浙,迟于郡。或云邑居万山之岩,地气潺热,天气高寒”[11],闽北物候早于浙江,寒暑殊为不同。使臣由现实的蟋蟀鸣声,扩展到不同时节的黄梅雨、山头笋等闽北风物,描绘出横跨四季的物候周期图,表现诗人关切百姓生计的仁民爱物思想。

此外,使臣诗歌也描绘了闽北梯田农舍等人文奇观。闽北地貌属于丘陵为主的低海拔山区,河谷与山间小盆地纵横交错,不能形成阡陌相连的广袤耕地,多是因地制宜的小块梯田,采取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徐葆光《磳田》“山田不亩平,高下复纵横。人惯绿厓种,牛知避石耕。科秧分岭色,叠溜学滩声。农事春前足,田蛙正月鸣。”[2]诗中建阳梯田高低纵横,秧绿在岭间层次分明,村民巧妙利用涧水叠溜控制水旱,乃至驯养耕牛熟谙山石间的耕作,尽显精心构筑梯田的质朴智慧。使臣还走进农舍,如李鼎元《马岚即目》“楼对一峰高,开窗俯碧涛。竹鸡惊客窜,松鼠抱枝逃。禾亩层梯密,蜂房习树牢。濠梁真可乐,随意酌村醪。”[2]诗中摹物传神,瓯宁村舍居山临溪,野生竹鸡、松鼠见客窜逃反衬乡村清静。使臣见梯田植禾,山树养蜂,倍感悠然,随意饮乡村醪酒,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静谧的山村生活。

伴随着清朝中期的人口膨胀,闽北梯田并无产量优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使臣保持着清醒认识,诗歌中透露出对闽北粮食危机的隐忧。嘉庆十三年(1808)副使费锡章,见闽北改稻为莲,作《建莲》“菡萏长陂塘,闽俗种以田。秋成计丰歉,亦有大小年。包匦实筐篚,禆贩到穷边。庸医记方书,清心必建莲。人谓利源薄,吾意殊不然。……本自鲜膏腴,而又重弃捐。有心筹民食,曷不事补偏。拔莲艺五谷,谷熟仍糶钱。庶几备无患,民亦得安便。……我闻长太息,持论遂不坚。凶岁偶然耳,毕竟还恃天。”[12]这首政论诗针砭时弊,往年闽北田粮富足,除存筐篚仓储外,尚有余粮贩售外地。此时,闽北的粮食已不能自给,要靠海运采买,而地方又改种药材建莲。使臣“殊不然”,态度鲜明地反对闽北重商轻农的做法,认为民以食为天,应“拔莲艺五谷”保障民生,才能免除遗患。但修改地方政令超出了使臣的权力范围,难以施行,诗歌的感情基调由惩弊治乱的豪迈,转向祈求丰年的无奈。

事实上,由于闽北山多田少,手工业和商业逐渐成为闽北社会生产的重要补充。使臣诗歌记录了闽北农商并存的特色民生。如徐葆光《山家》“山水窟中住,无田可力农。肩赪皆善担,头白不知春。造纸连坊竹,燃脂照夜松。采樵俱可隐,借我建阳峰。”[2]诗中闽北山民离开土地,从事挑担工谋生,被称作“浦城担”“崇安担”。肩膀赪红者“皆善担”,货运不分春秋,已是长期普遍的工作。“造纸连坊”可见以山竹为原料的造纸作坊的兴盛,《南平县志》亦载“地多产纸,民以纸为业”[10]。闽北成为茶、纸、药材等商品生产和集散的枢纽之地,货物靠挑担越过武夷山、仙霞岭,由航运码头分流到全国各地。闽北货运发达,如《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载“若担若负,若采若贩,肩相摩踵相错者,庶几易危为安”[1]。这也催生了城邑的繁华,如徐葆光《延平》“一郡无平地,城头压万家。隔溪团县界,对岭见官衙。列肆朱藤枕,满山乌桕花。兑来顺昌酒,邀月酹张华。”[2]延平辖境山环溪阻,却是城楼高筑的万家之邑,使臣见“列肆”商铺林立,轻易兑买到顺昌县所产的酒。清代闽北社会的商贸繁华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闽北是清代册封琉球使臣的必经之地。使臣经仙霞古道由浙入闽,走进闽北的驿道山水和社会民生,创作一系列的入闽诗歌。这对深入挖掘闽北自然景观的人文价值,探究清代闽北社会的区域性特征具有积极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猜你喜欢

闽北使臣琉球
灵渠胡人俑与贡道的外国使臣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闽北红军红色基因演变“七步曲”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
唯一的要求……
悲愤琉球
破译《琉球国书》碑
诗版图 闽北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