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茶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思考
——以武夷学院为例

2019-12-27石玉涛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茶学双导师制武夷山

张 渤,石玉涛,冯 花

(1.武夷学院 茶与食品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2.武夷学院 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着力于培养高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1]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育人方式,推行教学改革,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造优质条件。[2]近年来,武夷学院着力推进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工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创新实践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3-4]茶学专业是武夷学院的特色和优势专业,也是学校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茶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理论与实际有所脱节等问题。武夷学院地处世界红茶、乌龙茶发源地武夷山,有极为丰富的茶产业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为应用型茶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产业氛围。鉴于此,笔者认为依托办学地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优势,为学生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是培养和提高茶学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推进学院向应用型转型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茶产业对茶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年代,进入了历史辉煌时期。茶产业布局渐趋合理,茶园总面积和茶叶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文化产品等衍生品不断涌现,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多样,综合利用发展势头强劲。[5]当前,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的消费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茶产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对茶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需求种类多、总量大,具有较好的一线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企业忠诚度,要求较强的团队精神、能吃苦耐劳。[7]茶产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迫切要求高校茶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培养符合产业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茶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茶叶的栽培、加工、审评、拼配等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茶学专业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少量的校内实验教学和校外实习环节,不利于应用型茶学专业人才培养,容易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互脱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而造成当前许多茶学毕业生在毕业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徘徊不定,高校与茶叶企业人才供需不对称等诸多问题。武夷学院茶学专业至今已培养六届本科毕业生,约1000人,为福建省乃至全国茶产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毕业后发展情况来看,就业质量不容乐观。近几年的就业质量调研报告显示,茶学专业毕业生留在南平地区就业的人数非常少,现有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偏低、就业竞争力指数较低,多数毕业生认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8-9]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与南平武夷山地处山区欠发达地区,规模企业数量偏少,就业承载能力不强有关;更重要的是,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社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改革、创新,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与理解无法顺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步伐。例如基础学科教学比重过大,专业课程多为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与社会对接部分仍然欠缺,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对接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10]

三、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事业情感,让学生“留得住、干得好”

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为地方产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武夷学院作为闽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为南平市特色支柱产业——茶产业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责无旁贷。然而,茶学专业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低,存在“不愿留、留不住”的突出问题。这一方面与山区就业环境较城市差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对产业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事业情感的培养不够有关。武夷山厚重的茶文化历史渊源和丰富的茶自然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培养“茶人”的活教材。纵观武夷山茶产业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大批具有坚韧毅力和事业情感的茶人,长期执著追求的结果。推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跟着校外导师开展实践学习,参与校外导师的生产经营、营销管理等过程,在亲近产业的过程中,在校外导师的言传身教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吴觉农等老一辈茶人在武夷山开创茶学教育和研究事业的高尚追求,深刻认识到武夷山作为世界红茶、乌龙茶发源地对中国和世界茶产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使学生建立起对先辈的敬仰和武夷山辉煌历史的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对茶产业的热爱和对茶事业的追求,形成坚实的专业和事业情感。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工匠”精神

为学生配备一名校内“专业导师”和一名“校外实践”导师担任“双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培养和就业创业等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精细化指导。配备茶学专业教师为校内导师,从专业思想确立、专业课程学习、科研创新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聘请茶行业领域来自茶栽培加工与审评、茶经济管理与营销、茶文化与艺术一线的专业素质高、专业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的知名专家或工匠担任校外实践导师,侧重学生专业实践指导,让学生跟在校外导师身边能够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还有利于从实际操作中体会行业一线的原始创新。福建省作为全国重要的乌龙茶、红茶产区,从品种选育、加工工艺变革、机械化生产、品牌营销管理、文化创意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创新,在国内茶行业引领风潮,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前进入“职业人”角色

近年来,茶叶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茶叶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茶产业对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品牌营销等岗位的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与日俱增,茶叶的产销,需要大批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学生跟着校外导师,直接参与校外导师所在企业和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能使学生直接了解茶叶企业的运行方式,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从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通过2~3年的“双导师制”实践学习,学生就业后就能很快的进入工作角色,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此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企业忠诚度也都十分有利。

四、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与优势

(一)办学地得天独厚的茶产业资源优势

武夷学院办学地武夷山是世界红茶、乌龙茶发源地,晋商万里茶路起点,也是福建乌龙茶、红茶主产区,大红袍、金骏眉、正山小种等名茶驰名中外。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美称,拥有一千多种宝贵的茶树种质资源。武夷山也是现代茶学教育和研究的发源地,1938年至1942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武夷山建立“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等国家级茶叶机构,曾带领著名茶学专业蒋云生、尹在继、王泽农、张天福等在此开展茶学研究和教育工作。[11]2006年以来,随着金骏眉的兴起和大红袍品牌的推广带动,武夷山茶产业呈现出历史性的繁荣景象,当地现有大大小小茶叶企业5000多家,茶叶产业链完整,茶叶行业大师和工匠云集,完全有条件从中优选实践教学基地,择优遴选校外实践导师。

(二)学校良好的转型发展、教学改革氛围

当前,武夷学院正大力推进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工作,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引企入校,实施“产业学院”模式,与企业共建教学团队、联合开发课程、合作编写专业课程教材和实践教学指导书、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建立了武夷茶学院等多个产业学院。武夷茶学院是学校与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下属的当地知名的200多家成员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产业学院建设,校企双方已形成一套紧密合作共赢的机制,茶业同业公会成员企业的一大批高级管理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工匠等,是担任茶学专业校外实践导师的最佳人选,可为校外实践导师团队的建立提供良好保障。

五、“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是从理念转向具体操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茶产业对茶学专业人才的新需求,要求高校要密切结合当下茶产业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更新和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鉴于此,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的基础上,从大一开始,循序渐进地开设一组与理论课并行的实践课程,尽早地引导学生加深对产业和行业的认知,激发学生从事茶产业的热情,培育实践意识,锻炼基本功,使学生在大四时能够迅速地适应茶产业链上各个岗位工作的要求。与此同时,利用“双导师制”的有利条件,还要广泛地与茶叶企业建立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分期分批进入茶叶生产车间、营销门店、茶事活动现场,真正地融入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在第二学期开设专业也行业认知系列课程,诸如《茶学概论》《茶行业认知》等,旨在加深学生对专业教学内容和行业的认识,为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和和实践奠定基础。同时,还可带领学生走进知名茶企参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传承人等开展互动交流,邀请业界知名人士来校开设专题讲座等。

(二)成立有利于“双导师制”良性运行的组织管理机构

“双导师制”的实施,涉及学校、学院、企业、校内外导师、学生及家长等多方主体,需要一个统一的机构负责协调管理。探索成立由学院领导、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茶学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代表等多方组成的“双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保证“双导师制”工作有效运行。

(三)坚持能力与口碑并重原则,择优选聘双导师

导师聘任应坚持能力与责任并重,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需求兼顾的原则,聘请热爱人才培养工作、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的教师担任导师,建设一支以学生学业指导为核心,兼顾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培养和就业创业指导的导师队伍。[12]校内导师应选聘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教学效果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熟悉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发展前景和相关要求,能够进行学业发展和职业能力素质指导的专业教师。校外导师应选聘来自本行业生产一线,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专业素质高,专业经验丰富的知名人士或专家、工匠;可优先从产业学院合作单位业务骨干中遴选。学院应与校外导师本人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四)明确导师职责和指导内容

要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必须明确专业导师、实践导师的指导内容及指导方式。[13]校内专业导师侧重于引导学生确立正确专业思想,指导学生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言传身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学生保持一定频度的接触,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学生开设学术讲座不少于一次;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校外实践导师应紧密结合自己所在的行业和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知识结构优势,对学生的专业方向、创新创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当好学生的参谋;指导学生制定实践锻炼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每学期初根据师生双方的情况制定指导计划,每学期面对面指导每位学生至少一次,每学期指导学生不少于六次,平时应主动与学生保持联系。

(五)推行“双导师制”多元化绩效考评体系

评价考核是“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一环,是检验培养效果和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培养高素质茶学专业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4]推行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对双导师实施全方位评价。实行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互评、双导师与学生互评等方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确保“双导师制”工作的效果。

(六)建立健全“双导师制”实施的制度保障

“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学校和学院应将双导师的选拔、聘任、激励、考核、奖惩等各环节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积极营造学院管理层及专业教师重视“双导师制”、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的良好氛围,确保双导师制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15]

六、结语

针对茶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依托办学地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资源,推行茶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用型茶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必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成立高效的组织协调机构,组建高素质的双导师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构建合理的管理、激励、考核、保障机制。此外,校企导师团队的沟通和融合、校外导师的流动性、校外导师的考评等问题,也值得引起重视,有待于在“双导师制”推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猜你喜欢

茶学双导师制武夷山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高等农林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探讨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武夷山漂流口占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中国的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