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基于全国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2019-12-27汤颖梅王珞嘉
汤颖梅,王珞嘉
(南京农业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增加。为紧跟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会计教学应拓广学生知识面,使教学内容与国际企业接轨,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优良品德、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还要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具有应对复杂局面,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意见,实现企业价值提升的能力。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面临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刘永泽和池国华[1]认为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亟待进一步加深,并提出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分阶段、多层次的培养目标体系。Otrusinová M.[2]等认为随着公司之间的国际合作日益增加,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范围不应该局限在本国会计准则之内。Xiao Z.[3]等认为中国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对会计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胡学文[4]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与单位主要业务的匹配度不高,应开设专门用途英语拓展课。
有学者认为在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改革中,学生的需求需要得到重视。赵庆红[5]等认为除了从学校教师等方面入手外,还必须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分析大学生的主客观需求。
目前,站在教育需求方的会计学学生角度来讨论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文献较少。本文从学生需求出发,分析并比较本科生对国际化会计教学的需求和高校教学现状,对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给出建议。
二、调查对象和时间
本次问卷界定总体为金融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4份,收回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25份,有效回收率85%。问卷发放时间为2019年2月1日至3月3日。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上海立信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覆盖范围广。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12.71%,大二学生37.88%,大三学生32%,大四学生17.41%。
三、学生对国际化会计教学的需求现状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学生需求与教学现状存在脱节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英语能力
经调查,93.88%的学生认为英语能力与不同省份的高中教学水平有关;在大学自主学习雅思或托福的学生各占2.82%。52.94%学生仅通过了CET4,而未通过CET6,45.65%的学生通过了CET6;81.88%的学生因国际化教学的课程难度和成绩而感到不安;75.06%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分快慢班进行专业课的英语教学。
因不同省份学生高中英语基础的普遍不同、学生在大学中英文学习的自主程度不同等原因,造成学生个体的英语水平不一致。英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希望只接受较基础的国际化会计课程,英文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希望进一步提高。学生英文能力存在差异,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机制过于统一化。高校可以积极推广快慢班教学,从而保证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国际化课程了解少,对英语能力不自信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缺乏信息或逃避心理。学校在加强国际化学习重要性宣传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疏导,缓解其不安心理。
(二)学生未来规划
目前本科毕业生主要有就业和读研两大去向。
经调查,考虑就业的学生占41.18%。其中72.94%学生认为近年用人单位对国际化人才需求增加,92%的学生愿意参与校企协同项目。90.59%的学生希望学校组织ACCA等国际资格证培训课程。考虑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占57.41%。此类学生注重英文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92.24%的学生希望开设英文会计文献相关的选修课或讲座。84.24%的学生希望深入学习国际与国内会计知识及其比较等“拔高性”知识,如国际会计准则、税法及审计准则及其与我国准则的差异比较或国外案例等国际化会计内容。
学校为不同未来规划的学生设置的针对性课程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较为统一化的教学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的细分,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能力。就业方面,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业竞赛和案例分析大赛,通过实际的项目建设和案例,充分调动学生自学能力,保证学生掌握较为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有能力的学校还可以签约校外教师,为学生组织ACCA等资格证的培训课程。读研方面,打算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中想要出国的占77.46%,想要留在国内读研的仅占22.54%。在毕业生大量选择出国学习的背景下,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国际会计知识的储备十分必要。对于打算读研的学生,学校在加强学术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国际化课程设置
经调查,目前院校开设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教学多为基础专业课,如基础会计(46.35%)、微观或宏观经济学(43.53%);84%的学生曾主动选修双语或英语教学课程;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应开设国际化会计课程门数为1-3门(62.59%),还有部分认为应开设了4-6门(27.29%)。
学生非常欢迎国际化会计课程。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限于基础的概念及基本原理,对国际准则的趋同和差异等涉及较少。学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更新速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应通过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充分考虑学生的反馈,以此调整国际化会计课程的设置。
(四)教学形式
经调查,外教课(55.53%)、国外交流项目(50.59%)、慕课等网课形式(47.29%)是学生最喜欢的三种教学方式。76.94%的学生喜欢外籍教师的授课。89.41%的学生希望参加与国内综合类或财经类大学合作的交换项目、讲座等,90.82%的学生希望参加外国大学的交换项目、交流项目等。
学生要求更灵活,更国际化,更信息化的教学,而目前高校的教学现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国际化会计课程的形式亟待创新。从校内看,学校可以从必修、选修、外文财经类期刊、文献的教授选修课、网络授课、交流小组、学科竞赛、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沙盘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并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从校际来看,学校可以积极与国内综合类或财经类大学开展交换生、讲座等合作,或与外国大学开展互认课程等合作。
四、改进建议
(一)针对学生英语能力
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选择国际化教学课程。可首先在基础专业课上推行国际化教学改革,在其已被学生充分接受之后,再推广到其他课程。课程国际化要分级推进,通过设置快慢班满足不同英文水平的学生。可在每学期进行英文水平测试,学生根据自己的测试结果和学习意愿,选修快、慢班或中文教学班级,学校再根据每学期的选课人数来决定课程开课与否。
(二)针对学生未来规划
为提高毕业即就业的学生的能力和竞争力,学校应开设提高实务能力的课程,并介绍国企外企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人才市场的适应性;还要落实校企协同,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为满足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的需求,高校应接轨国际标准,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会计的差异。教学内容应涉及国际会计准则、税法及审计准则与国内相关准则和法规的异同,让学生深入思考不同经济环境中准则的适用性,对会计知识有更深理解。
(三)针对国际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由浅入深推行课程改革。首先尝试在中文教学中增加英文案例分析;接着开设中英双语教学课程;最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考核结果,决定是否开设由外教担任的全英文授课,或选聘校外人员开设ACCA等国外证书的选修课。
有效的教学反馈建立在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之上。大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上教学评估系统,可在此基础上针对国际化会计教学做出微调,确保学生的反馈能够对课程改革起到“矫正”作用。
(四)针对教学方式
高校可以根据课程的开展情况,考虑外籍教师或校外教师的聘用。提供ACCA、CPA等资格证培训课程的院校可以考虑与校外教师合作。本校开设的全英文课程可考虑聘用外籍教师来担任部分或全部课时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生源整体英文水平较高的学校。高校还可以与较为成熟的网课平台合作,或自主开发新的网上教学平台,及时直观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网课教学需要关注考核方式、课程评价、互动环节等基础功能的设立。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应极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时来推进国际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