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探究
2019-12-27洪景瑜
洪景瑜
(福州高级中学,福建福州 350000)
引 言
有人说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总指挥棒”,高考的改革、考查的题型与测试主旨的变化都会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方向。当前,全国卷英语二卷写作部分仍分为两块——短文改错与作文,其中作文一般是100 字左右的应用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英语语言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考英语的考查方式也亟须调整与改进。
一、全国高考英语卷的改革与变化
顺应此趋势,2016年10月教育部在高考改革综合试点省市——浙江与上海,启动了外语科一年两考的模式,尝试将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首次纳入试卷的写作部分,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对比原先的写作部分,短文改错被取消了,读后续写与概要写作“两种写作形式在不同考试中交替使用”,分值25 分,占试卷总分的六分之一,体现了该部分在全卷中的重要性[1]。
针对高考英语写作部分的这种变化趋势,如何调整日常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变革,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仍延续传统的模式,一些教师除根据高考要求调整了写作评价的要求外,基本上仍以“给出题目—提出要求—学生完成—教师批改”的模式为主[2]。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和一定的教学目的提出限定的题目,尤其在应试训练中还会详细限定诸如事件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目的等因素。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之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化,也便于教师量化并评价学生的情况。但这样的写作方式因受内容、形式、文体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有时枯燥的训练或无趣的题目甚至会让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抵触情绪。“英文写作的要求是教师提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较少关注情感因素对写作的激励、促进作用,只是给学生先定时间,对其习作进行批改时仅仅打出分数,导致学生不知如何改进。”在高三大批量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因为课时和时间的限制,有时只给出单纯的卷面分数,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这样做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核心素养了。
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长期开展传统训练方式只会让学生为写而写,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的训练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但不利于学生长期的语言学习,进而导致学生文化基础不牢固,损害学生自我语言的发展。适当的改革和调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读写结合写作方式的意义与作用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确立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组成。学生以中心思想的探索为主旨,以语篇为载体,在篇章的阅读和理解中贯穿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发展。教师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培养一定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核心素养思想为英语写作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思想与依据。因此,2016年10月,试点省市进行的高考英语方式及内容革新将一年两考和读后续写作为关注的焦点。读后续写采用读写相结合的考查形式,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讲单词,阅读并理解文章,讲解语言点而不注重运用的层面,必须摒弃为了训练和考试而脱离阅读的写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读后续写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是非常好的读后环节。王初明在《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中认为,读后续写有以下四种有效的促学优势。
首先,学生容易想出作文的内容。教师提供大概的故事框架和叙事方向,学生不用从头到尾谋篇布局,因此很容易构想出有趣的后续,这一思考与写作过程将会是一场有趣的探险[3]。
其次,行文与语言模仿有样板。人的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模仿协同可以使大脑留出信息加工的空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思考续写的内容上,模仿或借用先前出现的词语去表达创新内容,这是解决信息加工能力不足,使内容表达更为顺畅的策略,可称为协同策略。这一策略源于互动,在读后续写中十分常见。学生在写作练习时,教师如果创设语篇让学生协同模仿,学生就可以模仿协同上文内容,返回上文中寻找可以利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表达更为顺畅。读写相互促进,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最后,读后续写会使学生脱离舒适区,促使学生学习新的表达方式。中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由初中进入高中后很多词汇和语块都是新积累的,学生不能马上运用自如,不熟练的运用会让其在写作时无法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回归到初中习惯使用的词汇与句式表达上,无法达到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要求,停留在自己的表达“安全区”,无法提高和创新。而在读后续写的训练中,因为受故事情境的限制,学生不得不回到上文中学习有用的词语和表达,有了上文的协同,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更多借鉴。文章中的词汇和表达如无形的手牵引着学生不断探索,使学生跳出舒适区,学会更多、更有效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
四、将读后续写有效融入教学中
读后续写这种高效的写作训练方法不应局限于考试,或为了考试而做的训练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很好地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
以人教版英语模二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为例,这篇课文以小女孩Daisy的一段梦境奇遇为线索,讲述了小女孩搭乘飞毯去了三个地方,通过与动物交谈了解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情况,旨在告诉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故事到Daisy 梦醒戛然而止,教师可以在此处安排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析课文,厘清人物与故事的脉络,挖掘文章中的有效表达,使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复述。这一过程既帮助学生复习了课文中的词语表达,为学生提供了操练机会,又使学生在课文的协同下,可以更有逻辑性地概括和叙述。
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故事可能发展的方向:Daisy 因为这个梦有了怎样的启发,她接下来会去哪里?会做怎样的事来帮助野生动物?从梦境进入现实,在现实中我们应怎样帮助和保护野生动物?于是有学生提出了Daisy 可能研制猴子提出的新药,获得了诺贝尔奖;也有学生讲到她会写一封倡议信给WWF,倡导大家一起保护野生动物。这时,学生有了写作框架(思维导图)、语言准备(课内词语协同)和个人观点,便能顺利写出一篇文章。
整堂课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对阅读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学生参考了课文的话题和框架,借鉴了文章中的表达,提升了表达能力,深入思考了课文主题。这样的写作既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是能够真正提高学生整体英语学科素养的写作教学方式。
结 语
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试卷中的新题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检验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对学生学科素养和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训练渗透至课堂教学中,还要将其与阅读课相结合,使写作教学基于阅读文本,又高于文本,培养出真正具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较强语言应用能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