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教学环境下高中语文课堂“少教多学”教学实践研究

2019-12-26陈练雄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网络教学高中语文

【摘要】基于教学改革,以网络教学为切入点,以高中语文为研究对象,为达到“少教多学”这一教学思想,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可以加快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打造有效课堂。

【关键词】网络教学;高中语文;少教多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释义

网络教学是指以网络为教学的辅助环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的多元化,突出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合理的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网络教学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和必要的补充。

“少教多学”教学实践,“少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问题和学生的差异性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掌握语文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多学”是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能自主、创造、独立地进行学习活动。

二、背景

2012年3月,教育部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重视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资源普及、网络扶智、百区千校万课、数字校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让网络教学成了传统教学的必要补充。

对于语文学科教学而言,网络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新的教学方法及新的教学环境。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兴趣、启发诱导并真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相吻合。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另一位教育家叶圣陶也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少教多学”是对教学关系进行深入思考的教学命题。

高中语文教学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已久,尽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新花样不断创新,但是仍然改变不了语文教学效率低,教师越忙,学生越苦的现象。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使高中语文教学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达到学习的“自能”境界?这是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须思考并正在面临的问题。

三、意义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可以更深入研究语文课程的含义,把握语文学科本位特征,高效利用教材,积极探索高效课堂;在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可以减轻教学压力,提高效率,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其学习的地点不局限于学校,使教学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达到教育公平。同时,进行个性化学习,自行支配学习的节奏、内容,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定的时间、空间。

教学实践改革应符合“少教多学”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思想,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少教多学”应是教学相长的必然。

四、理论支撑

有效教学理论。其起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之前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艺术。随着科学思潮的发展,人们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人们可以使用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衡量教学效益的标杆,从学生的学习所获来评判教学有无效益。

建构主义理论。人对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被动的方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构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通过选择、发现、思考、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

多元智力理论。198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他认为学生应进行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这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极大影响。

五、实施

首先,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网络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能够合理利用网络、新媒体和一些电教设备,使这些信息化手段成为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辅助。在课余时间,语文教师须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了解最新信息教学的技巧及手段,提高网络教学水平。如翻转课堂和微视频教学。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教师和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网络资源,能够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地学习。教师事先把准备好的学习资料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就可以在空闲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可以对在观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这是一个学习获取的过程。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广泛,涉及的学科很多,要讲的内容也十分繁杂,所以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即是说,老师一个劲地输送知识,但是学生并没能很好地吸收。针对此种现象,语文教师可以开发一系列语文知识微视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的难重点,选取一定的知识点,使用相关的软件制作五至十分钟的关于此知识点的微视频。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网络上收看微视频课程。由于微视频的时长较短,再加上精美的视频画面和生动的讲解,能极快地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专注学习。不管是翻转课堂还是微视频,其是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积极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

其次,学生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适应网络教学的新模式。高中阶段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重,课余自由时间较少。而语文学习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相反,在课余能汲取更多的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网络教学的条件下,教师应该担负起学生网络学习的管理和引导作用。对于学生而言,需要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地使用网络开展学习而非游戏,否则网络教学就毫无意义,还会影响学习效果。比如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网络学习必须完成的任务,规定网络学习时间,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的后台进行引导、监督、测评等工作。

最后,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少教多学”并不是字面上的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的意思。利用网络,语文教师第一步可以学习信息知识,拓展自身語文素养,第二步可以制作语文知识点微视频,通过网络平台达到教学的目的,第三步可以通过网络和课堂,达到教学和测评的目的。为了完成这几个步骤,语文教师付出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的个人情况,语文教师需要反复思考、实践、探索和构建有效的网络教学新模式,使学生能从中得到最大化的受益。教师主“导”,学生主“学”,这就是“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

六、结言

总之,高中语文的教学信息化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使用网络来教学的条件,能把语文与网络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现实,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段明琳.互联网时代高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5).

[2]孙振鹏.“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研究[J].语文建设,1993.

[3]李波.“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6.

[4]刘旭.互联网环境下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8(12).

作者简介:陈练雄,1973年生,中学一级,主研方向为汉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网络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