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

2019-12-26温培育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温培育

【摘要】随着近几年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也在逐渐完善,各种丰富的优质教学理论渐渐被人们熟知并运用。语文知识是千年以来智慧的累积,是学生掌握学习汉字语言的关键,能使学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将读写结合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有效运用读写结合去展开语文教学,并提出相关實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阅读与写作。特别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要面对中考,而在中考中,阅读与写作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如何将语文学科中的阅读与写作更好地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严谨思考的问题。在新课改的完善过程中,教师对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应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而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语文的教学课程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一、利用多媒体形式提高读写结合的效率

随着目前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进步,在初中的课程教学中,对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率与水平的提升,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与运用。基于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多媒体有效结合在一起,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在提升教学效果上有非常大的影响。媒体中所包含的音频、画质以及色彩的特征能够带给学生很大的感官冲击,从而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对《端午的鸭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各种不同的端午情景,对端午的传统文化进行讲述,比如吃粽子、划龙舟、戴五彩绳等。使课堂中充满节日的气息。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这是个什么节日呀?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踊跃发言,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是如何度过端午节的,对端午节的哪些传统比较喜欢,这时学生能够将自己对端午节的认知充分表述出来,进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将生活与学习有效融合。教师经过多种方式的提问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对端午的理解去写一篇文章,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二、经过语言渲染环境促进读写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是说教学的水平,取决于其语言组织能力,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将情境渲染运用到课堂中,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致的重要策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充满热情的讲解,把学生引入到文章的意境中,使学生能够以一个更好的状态去展开学习。在构建教学情境过程中,语言的渲染是非常关键的方式,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了解运用这样的手段的作用与意义,在实施教学情境创建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渐丰富与完善自身的语言能力,提高讲述的效果与水准。例如教师在对《昆明的雪》进行教学时,可融入更具渲染性的语言去描述文章当时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情景与作者的思想有一个更好地体会。随后教师可用相应的文章去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情境中,进而形成情感共鸣,使学生在阅读时不断反思与回想自己所见过的雪景。运用这样读写结合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效果与认知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三、运用角色扮演提高读写结合质量

(一)根据教材展开角色扮演

课本剧是新课程改革以后提倡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运用课本剧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将课本剧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对教材中的人物展开角色扮演,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思想,感受作者在描述人物过程中所用的技巧,这也是实施教学方法的最终目标。在语文的课本中有一些文章是描述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所以,教师让学生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将文章中的内容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教材会有一个更深层的理解。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课本剧蕴含着较深的内涵,出于文章的类型不同,所以课本剧也会是各种形式的,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运用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基于此,如果想要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促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价值以及内涵,就应该构建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例如在对《愚公移山》进行讲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将角色特征演绎出来,随后教师再进行深度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有充分的理解,对文言文进行详细的解析。经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对其所扮演的人物展开记录,以写作的方式表述出来。学生演绎文章角色,自然就会对文章的知识内容展开深度的了解。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根据文章内容展开相应填充与延伸

在语文的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延伸与扩展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个检测,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对教学知识进行扩展与延伸能够增加学生知识累积,增加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累积与沉淀。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该擅长延伸以及扩展知识范围,发展教学知识的深度以及宽度。经过实施教学内容的填充,能够更好地激起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致。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激活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依据文章的整体立意去实施相应的延伸与内容填充,促使学生能够多方位系统化地了解与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根据整体教学方向,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好的概括与总结,促使学生能够对文章展开有效的演绎与补充,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使其发散能力获得充分的锻炼。例如在对《背影》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文章的内容实施改写,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展开创新,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在对文章的内容充分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其他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作者的写作特点以及惯用的手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利用教材延伸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写作的能力,而在语文的教学中,写作是主要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同步教学,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以教材的不同文体的文章为依据,经过对文章深度的阅读与理解,对其中的语句进行仿写以及扩写,学习文章的创作思路、写作手法等,进而融会贯通,逐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经过写作能力的强化,渐渐提升对文章阅读理解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9).

[2]赵建丰.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策略的几点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1).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