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政治素养建设探析
——基于“政治人”与“经济人”假设的理论视角
2019-12-26郭丽丽
郭丽丽
(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政治素养是指人在政治立场、政治品质以及政治参与能力等方面的修养。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不仅关系着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还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从“政治人”和“经济人”假设的理论视角出发,试图通过研究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政治人”假设理论及大学教师“政治人”身份与现实的冲突
早在2000年前,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就通过研究“人为什么要过‘城邦’生活”,明确提出了“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1]的命题。他认为人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具有利益协调能力的、并追求友善合作的、追求社会至善和协调的动物[2]。这种“利益协调能力”即政治能力。他认为人之所以具有这种能力是因为人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语言和理性(即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政治人”假设理论强调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认为参与政治生活是人的天性使然,并且在人性假设上具有浓厚的“善”的色彩。在这种逻辑下,我们似乎可以期待,任何公民都具有内在的“政治人”人格设定,天然具有关心社会、参与政治的意愿和能力。我们甚至可以合理推断:拥有高深学问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具有更强的政治参与能力,也具有更优的政治效能感;而强大的政治参与能力和优越的政治效能感越有助于公民进行政治参与。
在传统社会,作为近代知识分子前身的“士”阶层不仅“政治人”身份突出,而且具有明显的“公共人”标签。他们遵循“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路径步入社会政治构架的中心,并且赋予自身“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的公共性,成为社会良心的守护者。这一现象,似乎可以用亚氏的“政治人”假设理论来解释。秉承道统,拥有高深知识的大学教师群体应该关心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继续做社会良心的守护者。在当下中国,大学教师的“政治人”“公共人”身份正在被“学术人”身份所淹没,成为所谓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他们通过凸显自身的“学术人”标签,不断积累自身的知识优势,并通过职称晋升获得专业肯定。他们的研究不再是从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出发,而仅仅是知识的专业化生产。伴随知识域的扩大、专业分工愈加精细,他们的研究领域也愈加深入而狭窄,他们观察和感受世界的视域就会愈加缩小,最终丧失知识分子对社会特有的感知能力和批判精神。
二、“经济人”假设理论:解读大学教师“政治人”身份失落的可能视角
“经济人”假设理论起源于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认为,人理性而自私,时刻都在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以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后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运用“经济人”假设理论来解释一些政治现象。他认为政府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也遵循同样的逻辑。这样就解决了“政治人”假设理论无法解释的“政府失灵”现象。随着我国高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大学教育被视为“准公共产品”,具有产业性的一面,“教学过程是教育服务产品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服务产品的消费过程”[3]。在这种背景下,“经济人”假设理论对人性自私的假设或许可以为我们解读当下大学教师“政治人”身份失落提供一种视角,从而为转型时期大学教师政治素养建设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无论“经济人”假设理论具有怎样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忽视大学教师的“经济人”属性。教师首先是“生物人”。与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他们具有多种欲求,并遵循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所阐述的需求递进规律。他们只有在满足和实现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之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求。马克思曾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定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4]。我们承认教师的“生物人”属性,就必须承认他们“经济人”属性的一面。伴随着我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的大变革中丧失了传统社会赋予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再拥有与“政治人”身份相匹配的经济收入、政治待遇以及社会声望。尤其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贫富差距、普通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都使得他们不再具有维持“政治人”特质的条件。为了适应现实,他们通过凸显“学术人”身份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资源。这种现象无疑是符合“经济人”假设逻辑的。因此,欲重树大学教师的“政治人”身份,就必须改善当下大学教师的境遇,为他们的“政治人”人格设定创造条件。
三、高校教师政治素养建设的可能途径:实现“经济人”与“政治人”的理性统一
(一)增加高校教师的经济资本存量,保障其拥有与自身社会职责、社会期望相匹配的经济地位
法国著名学者皮埃尔·布迪厄认为政治资本在社会区分中已经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社会成员在社会竞争中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他们拥有的各类资本的相对价值和有效性,尤其是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二者的融合程度以及实现相互转化的“交换律”。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5月16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16大类行业中排第10位。在与其他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中,教育业的平均工资排在最后一位,约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排第一位)的平均工资(130366元)的一半(64693元)[5]。这说明我国教师的工资仍然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样的经济收入显然与高校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责以及公众对他们的社会期望不相符的。此外,高校教师虽然掌握着较多的文化资源,但是他们在把文化资源转换成具有竞争价值的文化资本的过程中因受到社会的、制度的影响而实现程度较低。因此,政府应该提高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此外,政府应该从政策层面鼓励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增强高校教师“文化资源——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的转化能力。
(二)为高校教师广辟政治参与渠道,为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提供舞台
传统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秉承“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他们具有实现经世济民的宏图大志和成圣成贤的道德理想。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我国的知识分子不同于西方社会知识分子对政治的疏离,而表现出一种“亲政治性”。他们更喜欢通过直接的政治参与来体现自身的“公共性”,他们通过体制内的积极作为、甚至抗争来表达对政治、社会的“批判”。“士”文化的影响、再加之当下社会至上而下的政治决策机制,惯用的思考问题的政府立场、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考量,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更喜欢通过对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来实现对公共领域的关怀。在一项针对青年高校教师“是否愿意参与国家或地方公共事务管理和政治活动”的调查中,75.5%的受访者表达了政治参与的意愿,但84.2%的在受访者却认为参政议政渠道不畅通[6]。因此,政府应该在制度设计上为大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政议政开凿渠道,使他们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三)重赋高校教师“传道”职责,重视其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唐代思想家韩愈把“传道”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置于“授业”“解惑”之上。“传道”即传播“道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传统社会“道统”的承担者和维护者,“士”阶层不仅关注自身的道德自律,且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到了近代社会,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时刻,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曾作为先进思想的启蒙者和社会的变革者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7]。政府应冲分重视大学教师的“传道”职能,使大学成为传播“道统”的主阵地、主渠道。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等都影响着他们对政治的亲疏态度,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关切程度。因此,对高校教师政治素养的建设必须承认他们的“经济人”身份,尊重他们的现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