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

2019-12-26姜丹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层面价值观

姜丹丹

(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

前言: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向自觉的时代要求,而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的建设。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良好的社会公德才能够真正形成。由此可见,详细研究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从而推动农村的振兴。

1 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引领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它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地位。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规范息息相关,村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其道德规范的实践程度。而对于社会公德来说,它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要想更好的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公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乡村的振兴。基于此,在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并合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理念,来提高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的质量与成效。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引领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农民行为的道德坐标

近些年来,由于村民的道德信仰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市场经济的物化性影响,致使农村社会公德建设始终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传统伦理道德的衰落、封建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集体主义和公共意识的弱化、生态环境意识的淡薄、理想信念的缺失等。从目前来看,随着利益的多元化,公民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也发生了些许变化,重享乐不重奉献、重利益不重义气、重个人不重集体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对乡村的振兴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不仅能够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够有效强化道德信仰。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农民行为的道德坐标。

1.3 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离不开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只有不断强化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才能规范村民的道德行为,从而促使村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可见,农村社会公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村民的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基于此,要想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解决道德领域的种种问题。当前,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十分庞大,所以,农民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城镇化进程。由此可见,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要想加强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国家层面;第二,社会层面;第三,村民层面。

2.1 国家层面

通过加强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使村民增添一定的幸福感。从一方面来看,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为中心,通过宣传国家和乡村的巨大变化,唤起广大村民的家国情怀,让村民倍感幸福,使村民能够一直保持良好心态,从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可以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向村民普及各种国家方针政策,让村民能够充分了解家国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与此同时,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还可以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村民能够为推动乡村振兴而作极度的努力;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还应当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以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完善,让村民可以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工作与生活。社会公德的遵守,需要公民自身的道德素养作保障,但是要想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仅靠提高村民的道德认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此来帮助村民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此,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居委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的价值目标,做好脱贫工作,以此来增强贫困村民的获得感;第二,借助当地优势,不断开发相关项目,并加大建设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村民收入提供强有力保障;第三,不断改造农村水电,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第四,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统一管理村垃圾、设置环卫岗位、改造污水排放系统等,以此来约束村民的不良道德行为。

2.2 社会层面

通过对农村制度、法规和政策进行优化,加强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由于当前我国缺乏完善的社会公德建设体系,致使公德失范现象比比皆是,因为相关的处罚依据和标准都不够清晰,所以很多村民为所欲为。对于社会公德来说,它既具有突出的主体性,又具有一定的他律性,道德主义的精神追求和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社会公德建设。只有完善社会公德建设体系,才能有效提高社会公德建设成效。一方面,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让村民对义气与利益、改革与法制、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使行为优良的村民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受益,使行为不良的村民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受罚,实现村民美德与物质幸福的统一;另一方面,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还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目标为中心,通过完善奖惩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村委会通过设立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来约束村民的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除此之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还应当构建相关的公共生活行为规范信息平台,可以匿名举报行为不良的村民或者是公开行为优良的村民,以此来保证村规民约的顺利实施。

2.3 村民层面

通过对道德实践和发挥媒体作用的重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首先,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友善、诚信、爱国、敬业”的价值目标为中心,并结合村民的日常生活,通过融入具体情境,增强村民的认同感。要想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知行合一、重视实干。与此同时,还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日常化、生活化以及具体化,使村民能够更好的领悟;其次,应当依托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风家教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定期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例如,以“家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最美家庭”为主题的评选活动、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等,以此来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弘扬;再次,应当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并制定相关的奖罚制度,对行为优良的村民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行为不良的村民给予适当的惩罚,以此来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还应当结合实际,为村民提供一定的参与平台,拓宽参与渠道,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村民可以踊跃的参与其中,从而培养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应当将较为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生动的典型事例相融合,不断探索实践,广泛组织多种活动,让村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媒体和大众舆论的积极作用。要想加强农村社会公德建设,不仅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还需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有效实施。相关媒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真、善、美的文化产品,唤醒村民心底里的道德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舆论监督、道德感召以及教化引导的作用。

3 结语

总之,详细研究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农民行为的道德坐标,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并具体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新时代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路径选择,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村民层面出发,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村民的社会公德水平,从而推动农村的振兴,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层面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认知理论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应用
试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谈谈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