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方法

2019-12-26李绍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饮酒教师应古诗词

李绍艳

(吉林省长春市48中学,吉林长春 130051)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浓缩精华,艺术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厚。目前,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不下百篇。然而,有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对古诗词缺乏深度理解,很难记诵必备内容。对此,教师应重视改善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方法,设计好目标导航,做好诗词精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 科学设计目标导航,引导学生认知写作特色

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教师首先要科学设计目标导航,引导学生认知诗词创作特色[1]。教师可以将诗词教学目标导航分为三部分:第一,从朗读入手,从音韵节奏体会诗词的美好;第二,教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诗句,体会诗词的写作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第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解读陶渊明《饮酒?其五》时,先做好题目解说,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资料,接着归纳诗歌主题,并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写作特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饮酒》点明了全诗的重要内容,课本中的《饮酒·其五》是陶渊明的组诗《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饮酒诗二十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饮酒·其五》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采菊东篱,遥望南山,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此种情味,极为深永,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然后,教师可以教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接着,让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意境,认知写作特色,同时做好启发工作,告诉学生这首诗有两大写作特色:第一,情景相融,意境深远。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联,“悠然”不仅属于人,而且属于山,人闲适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趣,同时也体现了全诗的宗旨,复归自然。第二,语言朴素,结构严谨。开头前四句看似平易如口语,结构非常严谨。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问题:怎样理解“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在此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告知学生《饮酒·其五》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知。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心态,进而有东篱采菊、南山饮酒以及欣赏山雾与归鸟的乐趣。

2 引入情境教学法,构建诗词审美课堂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具,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构建诗词审美课堂,逐步指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感悟诗意,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感受诗词艺术魅力,体会诗人在诗词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并默写所学诗词[2]。例如,在讲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的时候,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现诗歌朗诵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诗人与写作背景,反复诵读本诗,领悟诗中所描绘的奇特瑰丽的雪景,感受诗歌意境,把握主旨,品味艺术魅力,进而体会边塞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博大胸怀,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操。在具体解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告知学生“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即“送姓武的判官回都城长安”,题目点明本诗为雪中送别,既是咏雪诗又是送别诗,诗以咏雪起,在咏雪中暗寓别情,展现了雪中送人的奇景和深情。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为学生绘制两幅美丽的图画——雪景图、送别图,并做好结构图解析,引导学生认知到这首诗在起始四句描写的风雪是外景,接着四句诗描绘军营中内景,紧接着,笔触由帐外转至帐内,描写了雪天寒冷生活的情景[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采用了互文修辞手法,从种种反常的情形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的寒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过渡句,由帐内转入帐外,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为饯别酝酿了气氛。“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了军帐里置酒饯别的情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描写了门外送别的情景,红旗冻僵在寒风中不再飘动,抓住“红旗”这个军营特有的意象,间接凸显了天气的寒冷。“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描写的分别时的情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思绪绵绵,余味无穷[4]。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欣赏和感受千古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认知到这两句将北风看成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比喻新颖贴切,联想美妙,表现出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情怀,写出了大雪纷飞,遍地银装的图景。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作品中的关键字词,学会“炼字”和领悟诗眼和词眼,体会这些关键字词所创设的意境以及传达的感情。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在讲析过程中融入创作背景,为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创作于天宝十三年,此时的岑参在封常清门下做幕僚,同僚武判官要回京述职,边塞众将士为他摆酒饯行,岑参写下了这首千古送别名作。

3 做好诗词讲解工作,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对于重点诗词,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底蕴,品味词的艺术美,不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5]。例如,在解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引导学生诵读并吟唱这首词,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美,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其次,教师应做好精讲工作,教导学生准确理解词意,体会关键句子的深层底蕴,让学生用心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意,引导学生领悟到作者在词的下阙因赏月而心生不寐,并由怀念弟弟转而感悟到人生的道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他在最后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了真诚的祝福,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胸襟。再次,教师可以协同学生分析全词的创作结构,苏轼在这首词中步步设疑,问天、问月、问人生,把“天”和“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并寓哲理于抒情之中。解析完词意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没有其他含义?”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告诉学生此时的苏轼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他感到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可是,作者并没有因此沉沦,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他如此豁达,襟怀坦荡。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他静观月移眼前景,久不能寐,因思亲而问月,紧接着,宕开一笔,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苏轼的趣闻故事,以此提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6],如为学生讲“苏东坡妙写对联”的故事:有一次,苏东坡身着便衣来到一座寺庙,庙里的老和尚看他一身布衣,白了他一眼,冷冷地说:“坐”,对小和尚说:“茶”。过了一会儿,老和尚看苏东坡谈吐不凡,就带他去另一间雅致的房子,笑着说:“请坐!”对小和尚说:“敬茶!”当老和尚得知眼前的布衣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带他去最好的房间,非常和善地说:“请上座!”叫小和尚:“敬香茶!”当苏东坡要离开的时候,老和尚请他留一幅墨宝,苏东坡不慌不忙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座”,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老和尚一看,脸唰地一下红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了解诗词格律,学习平仄用韵,尝试创作诗词,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除此之外,教师应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扩展学生的诗词储备量。例如,在让学生背诵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划出重点字词和意象,体会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而且,教师还可以用课件为学生展示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引导学生逐渐扩大自身的诗词量。教师也可以通过举办 “古诗词朗诵比赛”来提升学生古诗词诵读实践教学的活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4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传承古典文化,教师应重视科学设计目标导航,引导学生认知写作特色;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构建诗词审美课堂;做好诗词讲解工作,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7]。

猜你喜欢

饮酒教师应古诗词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教师应如“水”
《陶渊明 饮酒》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与猫狗共饮酒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