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伦春族的兽皮工艺探析

2019-12-26吴小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皮子鄂伦春族图案

吴小鹏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世代居住在内外兴安岭,又被称为“兴安岭之王”,还因为善于射猎被称为“狩猎民族”。现在,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阿荣旗、以及黑龙江省黑河、塔河、呼玛、逊克等县市,形成了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由于鄂伦春人狩猎生产的历史很长,所以他们对各种动物毛皮的特性也很了解,积累和创造了比较完整的兽皮鞣制和制作工艺,形成了以野兽皮毛作为主要原料的兽皮文化。北方渔猎民族中,鄂伦春族所创造的兽皮文化与其他东北渔猎民族相比,保存的比较完整,种类繁多,是最具有特色的、最为丰富多彩的,也是最具有典型狩猎民族文化的特色的兽皮文化。

1 鄂伦春族兽皮文化

鄂伦春族的兽皮文化与他们的原始狩猎生产、狩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鄂伦春人用兽皮做衣服、做背包口袋、做覆盖仙人柱的皮围子、做被褥、制作交通工具等,还用毛皮做神偶。在这些毛皮制品中以狍皮制品的种类占多数,《黑龙江述略》记载“江省鹿类最繁,狍麂为用尤多,呼伦贝尔、布特哈、兴安各城诸部落,每以狍皮为囊,野处露宿,全身入囊,不畏风雪,狍皮则为衣裤之用,入市出售,印以花纹,极为温暖耐久……”。

2 鄂伦春族传统兽皮鞣制工艺

鄂伦春人加工的兽皮的主要是狍、鹿和猂等皮,其中80%是狍皮,因为兴安岭地区最多的野兽是狍子,鞣皮的方法主要针对这几种皮张。鄂伦春族的鞣皮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理方法。用刮皮刀反复刮揉皮张肉面,也能使皮子变得柔软。木制轧皮器形状类似铡草用的刀具,轧皮时让把皮卷放在木齿上不断翻动、压轧,产生的热量可以使皮子干燥并软化。这种方法鞣制方法一般用来鞣制比较厚的皮张制作鞋底等。

(2)植物鞣制方法。把腐朽的柞树捣碎和水,洒在皮板上 把皮子卷起来,闷上1~2天,发酵后,用刮皮刀刮掉毛和皮面上的污垢。最后用熟皮刀反复揉,使皮板非常柔软。这种方法一般都用在较大的兽皮,这种兽皮使用时一般都不带兽毛,用于制作衣着和盛器,只用皮板。

(3)油鞣法。皮张从野兽身上扒下来后,晒成半干,然后将煮熟的狍子肝或者狍子脑捣烂涂到皮板上,并喷洒一些水,包好闷一天左右,再用熟皮刀和刮皮刀加工。熟皮刀是一种带锯齿,并少有弧度的工具,一般二尺长。刮皮刀一般也是二尺长,少有弧度,带有刀刃。

(4)硝面鞣法。后来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中,鄂伦春人学会了用皮硝鞣制兽皮的方法。使用皮硝、黄米面和盐用水混合后涂抹在皮子上,然后使皮子发酵后,用刮皮刀刮掉皮子上的油脂,再进行反复揉搓。这种方法鞣出的皮张洁白、柔软。

此外鄂伦春人很早以前就掌握了烟熏染色法。方法是把腐朽的干木头堆在一起,点燃后木头因为已经腐朽并不会产生火苗,只能烧出黄色的烟雾,把鞣好的皮子架在黄烟上熏烤,皮子就会染成土黄色。这种方法染成的土黄色,颜色牢固不容易褪色,鄂伦春人、很喜欢这种颜色的皮衣和兽皮制品。制作皮衣时装饰用的黑色皮子也是鄂伦春人利用锅底的黑灰给皮子染出的颜色。

3 鄂伦春族兽皮制作工艺

鄂伦春族制作的兽皮制品种类很多,主要有毛皮服饰和生活用具。兽皮服饰是兽皮文化的主要形式。解放以前由于鄂伦春人还依靠狩猎生产,穿着的衣服是由兽皮缝制的皮衣,虽然也有同外民族交换的布匹缝制的布衣,但还是以皮衣为主。兽皮服装也以狍皮最多,其次是鹿、猂皮制品,有皮袍、短皮袄、狍皮短外套、皮坎肩、皮裤、皮套裤、皮靴、狍皮袜、皮帽、皮手闷、五指皮手套。生活用具主要有皮口袋、皮背包、烟荷包、皮马褡、狍皮围子、狍皮被、皮褥子、鞍马具、萨满服等。

皮袍分为男式皮袍和女式皮袍。皮袍样式是右衽大襟,襟边和袖口都镶黑色云卷纹皮边,衣扣多是用皮条结成的疙瘩或用兽骨制成。男皮袍前后襟正中开衩,适于骑马和狩猎,开衩处绣有简洁朴素的图案;女皮袍是两侧开衩,长至脚面,并在领口、袖口和开衩处绣有五彩图案。狍皮裤,用秋季狍皮制作,毛厚绒多,冬天穿保暖好。鹿皮裤一般是鹿皮去掉毛制作,夏天穿用。狍皮套裤两条裤腿是单独的,没有裤裆的护腿,上口钉带,系在裤腰上,出猎时套在皮裤上面,既防寒又防水迹溅湿裤子。狍头帽是用一张狍子头皮完整的剥去下来后,稍加修饰而制成的帽子。狍头皮上带的两只硬角和两只耳朵原样保留,两眼部位用黑白两色皮子镶补,做得犹如真的眼睛。这种帽子戴在头上,“双耳挺然,如人生角”,很有民族特色。四耳帽是在毡帽或制作的布帽子上镶狐狸或猞猁皮,做得很精致,一般是妇女戴。狍腿皮靿靴是一种半高靿的皮靴,一般靴靿用狍腿皮拼成靴靿,用狍脖子皮野猪皮做底。鹿皮靴是用鹿腿皮做靴靿,鹿皮或者猂皮做靴底,高度及膝的高靿皮靴。皮手闷的大拇指同其他四指分开,在手掌面手腕部位留有开口,手指可以自由伸出,手套头部抽褶,大拇指及手套头部多绣有云纹。五指手套样式同现代皮手套一样,手套手背、指背绣有绚丽的图案,拇指内侧也绣有图案。

鄂伦春人除了用兽皮制作服饰外,还可制作生活上的多种用具。如狍皮睡袋,用于出猎时在野外睡觉,人在袋中从脖子处扎住。狍爪皮褥子,用狍、鹿、猂腿皮制作,狍腿皮需要80条左右,鹿、猂腿皮需要20条,四边镶带毛皮边。仙人柱围子,用狍、鹿、猂皮制作,冬天围“仙人柱”用。皮背包用狍腿皮制作或者用黑、白、褐等儿种颜色的皮子拼接制作。烟荷包用狍皮制作,底大口小,口可抽以皮绳。兽皮制品一般也由妇女来制作。缝制皮制品,都是使用狍、鹿、猂筋制成的兽筋线缝制,经久耐用,即使皮板磨烂,也不会开绽。

4 兽皮装饰工艺和图案

作为传统手工艺,鄂伦春族兽皮制品的装饰工艺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镶边工艺是鄂伦春人主要的兽皮装饰工艺之一。镶边工艺一般用在兽皮镶在衣领、帽檐、袖口、大襟、垂襟和衣服的开衩处或靴子、帽子的边缘,既美观,又暖和。鄂伦春族无论男女服饰上都有镶边,皮袍开衩处的图案就有十几种,有“大”“夫”和“羊”等字形结构,开衩处的装饰可以防止皮袍在奔跑和骑马时开衩处顶端的撕裂,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鄂伦春族毛皮镶嵌工艺是用各种野生动物不同颜色的毛皮拼凑成色泽艳丽、图案优美的有规则图案。一般用来做皮挎包、背包或皮褥。从工艺上分有两种形式,一是纯皮毛镶嵌工艺,是用2~3种毛色反差比较大的毛皮组合,剪成图案镶嵌在一起,或两块皮毛剪出同一种图案,互换镶嵌。二是在皮板上镶嵌或以补花形式做出中心纹饰,四周用边角纹饰搭配成做单层、双层排列成图案。中心纹饰主要有“卐”字纹、云卷纹等。鄂伦春人在兽皮制品还运用了补绣和刺绣图案的方法。是在白色抱皮上补绣黑色或多色的薄皮。主要补绣在衣领、大襟边、开衩处;或补绣在裤脚、裤腰和膝部;还有补绣在“仙人柱”皮围子周边上。

兽皮服装上的图案种类繁多,特别是女服上的图案,既具有北方狩猎民族的特点,也吸收了周边民族的精华,如蝙蝠形纹是中国的传统纹样,有吉祥万福之意。从兽皮制品上的图案中能够追寻到我国北方狩猎民族的文化艺术观和中华民族的原始文化艺术观。图案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云卷纹、植物纹、盘条纹、盘长纹、弓箭形纹、几何纹、方形纹、动物纹等。

5 兽皮工艺的传承

鄂伦春族兽皮文化在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的渔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的鄂伦春族已经摆脱了其原始封闭状态,接受现代文明,但也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传统的兽皮制品的制作数量和质量都在迅速退化,有些传统的兽皮加工制作技术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力度,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鄂伦春自治旗被内蒙古自治区命名为“鄂伦春狩猎文化之乡”,成为抢救传承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认定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兽皮文化传承人,承担起兽皮文化传承保护责任。黑龙江鄂伦春代表性传承人葛长云,她制作的皮被,套裤、皮褥、背包等生活用品结实耐用。鄂伦春旗古里乡成立手工艺品协会,教年轻人学习桦皮、狍皮等手工艺制作,部分人靠手工艺制作每年能赚上几千甚至几万元。手工艺品制作不仅增加了猎民收入,也推动了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

猜你喜欢

皮子鄂伦春族图案
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小足球大魅力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乡长张慧: 擦亮鄂伦春文化生态橱窗
马车夫,他递给我一条鞭子
倾情浇灌艺术花:记鄂伦春族老教师陈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