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道训练中如何开展保护性技术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9-12-26石淑娟抚顺市体育运动学校辽宁抚顺11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柔道保护性身体素质

□ 石淑娟(抚顺市体育运动学校 辽宁 抚顺 113000)

柔道发源于日本,是一种以摔法和地面技术为主的格斗术,经过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与中国的本土武术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柔道运动理论和实践。随着当今社会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高校中的柔道教学活动也逐渐十分普遍。柔道不仅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对于学生在竞技精神方面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在学习这项运动的过程中,对于柔道的技巧要求比较高,因此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相关技能,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所以需要更多地学习一些保护性的技术,使自己可以在学习柔道的基础上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柔道运动的情况

众所周知,柔道起源于日本,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非常好,尤其是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柔道运动的教学并不是十分良好,我国的柔道运动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主要原因在于,它不是我国的本土运动,只是随着国际运动的逐渐重要,我国才开始逐渐发展这项运动,再者我国民众对于柔道运动的文化内涵了解并不充分,在推广的过程中,受了解程度与文化价值的阻碍,不能得到大幅度的良好推广,另外,我国目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柔道方面的师资力量或是其他关于柔道的资源并不充分,甚至有所缺乏,所以,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柔道运动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发挥在那过程中极为缓慢。

当然,随着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柔道分会的正式成立,大学生对于柔道运动的了解也逐渐扩大范围,柔道运动的比赛类项目逐渐增多,面对社会的推广,柔道的文化内涵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普及,普通高等学校也在逐步加大柔道运动项目的资源扩充,不断培养柔道运动的相关人才,为国家柔道运动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2、柔道保护性技术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柔道运动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双方运用各种高难度的技术性动作,在训练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所以,开展这项运动的前提便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学习柔道之前要先保证自身的身体素质,柔道运动对于学习者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学才能只有在身体素质达标之后再进行柔道运动学习。在接触处柔道学习之处,学生都会感到好奇,并对柔道运动充满热情与学习兴趣,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也最容易忽略其自身的承受能力,一不小心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在学习柔道运动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也要细心观察,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教学训练,保证学生的安全,这是帮助学生掌握柔道运动的基础,也是对学生人身安全的负责。

在学习柔道的过程中,尤其是刚开始学习时,学生会非常的兴奋,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稍不留神就会因为一些高难度的危险动作而倒在地上,为了减少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在倒地后的一些及时补救的保护性动作的学习非常重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伤害,所以,学习好保护性技术,也是学习柔道的一项重要课程,只有在保证自己安全额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学习更加高难度的动作,可以说,保护性技术动作的学习是柔道技术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3、开展柔道保护性技术教学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柔道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性技术的重要性,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对自身的防护。只有教练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遵循柔道教学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有所权衡,心中有一个标尺,把握好度,尽做大的努力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对手。

3.1、积极自觉原则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地讲述,而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教练可以向学生亲身示范,要以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保护性技术动作的要领所在,教练对学生手把手的进行柔道保护性技术教学,并将摔倒后的情况以及如何运用保护性技术动作保护自己的要领部位演示给学生,运用正确的保护性动作告诉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动作,并且要对学生再三强调保护性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保护性技术,重视保护性技术动作的学习,养成保护自己的运动习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来学习好保护性技术。

3.2、循序渐进原则

教练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要充分保证学生的柔道基础非常扎实,让学生了解到保护性技术的作用,教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师生之间的信任,促使学生领悟保护性技术动作的要点,掌握好保护性技术的要领,有效地保护自己。另外,教练也要对学生合理的安排训练亮度,结合训练项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提升学生的柔道技术,而不是无节制的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从而降低学生的训练兴趣。

3.3、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强度、学习能力以及柔道天赋各不相同,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教练必须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单独的指导,帮助每一位学习柔道的同学都能够掌握好技术,然后逐步加强联系,强化肌肉记忆,使其成为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保护自身的能力和技巧,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4、直观性原则

教练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如果要教授学生新的动作,教练必须亲自进行示范,并且示范的动作必须要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给学生留下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柔道是一项高危险的运动项目,它的教学绝不能仅靠口述的讲解就可以教会,教师必须要对相关的学习动作进行最规范的示范,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帮助学生做好保护性技术动作的基础,对自己的身体做好保护。

3.5、巩固提高原则

柔道的保护性技术动作是柔道运用的基础,所以必须要让学生打牢基础,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高强度的练习保护性技术动作,更要不断的进行巩固练习,不是说学会了就可以放下了,这项技能在任何柔道训练或赛场上都会经常用到,因此,巩固提高的原则必须要遵守,在初级阶段要频繁练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巩固。

3.6、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的原则

柔道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一项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运动,在训练过程中,除了要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保护性技术,还要在训练场上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即临场应变能力。在选手在赛场上必须要具备超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临危不乱,在训练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会发生,这种应变能力在柔道训练中对于保护自己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赛场上,赛场不同于训练场,其心理情绪会影响技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经常组织学生之间的实战比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

3.7、专项技术与身体素质相结合的原则

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体育运动的训练学习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柔道学习训练的过程中,要想熟练掌握柔道动作的要领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只有学生的身体素质上来,学生才能具备一个柔道运动员最基本的条件,体能是运动的基础,只有具备相应的体能,学生才能进行相关的训练活动。所以,在开展柔道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专项技术与身体素质的结合,有计划地开展柔道训练项目,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进行更多的运动训练。

4、结语

柔道运动在保护性技术方面的学习十分重要,教师要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性技术的重要性,重视安全问题,将柔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学生的动作,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教师要重视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本着自觉地原则自主学习、自主练习,强调练习 保护性技术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另外学生之间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学习能力或是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不同的学生调整教学方法,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更积极地学习柔道。

猜你喜欢

柔道保护性身体素质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