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形心智“融入”有形体能
——浅析小学体能训练中教学体系的优化策略

2019-12-26黄建林陕西省汉滨区红旗小学陕西安康72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智融入形体

□ 黄建林(陕西省汉滨区红旗小学 陕西 安康 725000)

引言

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是改善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开朗好动,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外界的洞事物所吸引。而且,在对小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经常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过于重视“有形体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无形心智”的影响,所以对很多小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未达到理想化程度。良好的体能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能够让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提高生活的质量,而且对小学生的性格形成具有影响,友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情绪都是体能训练带给学生们除了身体以外的心灵鸡汤。

如果在小学阶段能够有效的将“无形心智”与“有形体能”相结合,则会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实施目前这一体能训练的过程之中,就要重新构架“无形心智+有效体能”这一完善的体能训练框架。

1、“无形心智”与“有形体能”的区别

小学生的有形体能即指拥有健康的体能,是以增进健康和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在对小学生的体能训练中,必须要从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这一基本内容出发,循序渐进的进行体能训练。

无形心智存在人的心念思维中,是情感集中而形成的一种虚幻的机器。也可成为:智能播放器。人在自己心智集结情绪的引擎驱动下,就会开始感觉、联想、推理、归纳、回忆与想象等等的思维活动。以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更深层的实现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2、小学体能训练的内容——“无形心智”与“有形体能”并驾齐驱

基于对教学的深入研究,在学生具体的上课实践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是以学生身体素质和体型为中心的“有形体能”;第二种是以学生的心理与智力为中心的“无形体能”。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等多种素质,才能形成完善的体能训练体制。培养小学生的改革体制在日益成熟,师生对于小学生体能训练活动的意义也有所认可。

因此,在新课标改革后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对于体能训练的要求也做了逐步的调整。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体能与运动能力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个人体能和形成必要的运动技能,也顺应了体育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

但是就目前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来说,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正因为如此,“少儿化”的肥胖症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小学就要开始进行体能训练活动,既要符合培养小学生的实际内容,也是发展成熟的教学体制的重要表现。

3、小学体能训练的关键之处——将“无形心智”融入“有形体能”

随着小学生的培养机制发展越来越健全,人们对于小学生的体能训练这一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就目前的体能训练活动而言,只是过多的重视有形的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的柔韧性,个人的耐力等等,却忽略了学生心里素质和无形智力的内容训练,使学生在整体的体能训练活动中显得枯燥无味,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价值有所降低。好多学校在开展体育体能训练运动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体能训练活动的工作。

正因为如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要重视对于整个系统都进行优化,通过对无形心智的完善,让小学生体能训练的结果达到理想化效果。

3.1、“无形心智”融入“有形体能”的内涵在用“无形心智”诠释“有形训练”

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的训练方法下,它是把学生看作是没有差异的一个整体而进行训练,因为过度重视技能方面的训练,在身心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相比较而言,传统的训练体系就显得枯燥无味,世界上的每个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性,学生本身都有自己的属性。在对小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为了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体系,就要立足于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兴趣,与心理素质相互融合,发掘他们对体育课程和体能训练的潜在能力和热情。

举例说明,在对学生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就得告诉学生跑步的正确姿势及摆臂的技巧,怎样来正确的调整自己的呼吸,最重要的是,要怎样激发学生的爆发力。所以,要对目前体能训练的环节实行改革创新,比如,可以进行“设置障碍跑步法”、“游戏跑步法”,将游戏的元素加进去,让学生在训练的同时也可以有娱乐活动。如此这样,体能训练就被赋予了新的“灵魂”。为了提升学生的训练的有趣性,将心理素质融入体能训练之中,才能够使体能训练有更好的呈现。示例,通过小组PK的形式,刺激学生的“对抗”心理,从而让学生对训练有更加浓厚的兴趣。

3.2、“无形心智”融入“有形体能”的关键在于优化训练方法,创新训练体制

在使“无形心智”与“有形体能”相互交融的这一过程中,老师就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为学生制定一套符合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状况的体能训练方法,发觉学生的潜在能力,身体力行,使得整体训练的理想化诠释与本质性优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要想让“无形心智”与“有形体能”做到完美相融,那就要在整体的体能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要在平时生活中认真践行体能训练的意识的重要性,在刺激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能够让体能训练融入到学生的平时生活中去。但是,在贯彻落实学生体能训练的具体内容时,还要对这一训练方法进行改善提高,与启蒙教育,由浅入深式教育,和兴趣教育等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和体能素质的有效性。

4、小学体能训练中无形心智“融入”有形体能的优化策略

我们知道,体能训练包括很多项目,覆盖面很大,包括了对耐力的训练、对于稳定性训练和对柔韧度的训练等多方面。而且很多项目之间都会有潜在的联系和合理的搭配。所以,老师在这个过程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多年的经验,对学生的训练项目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效用。

4.1、从兴趣出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无论进行哪种训练,老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性能和年龄大小,培养他们对于体能训练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主动参加体能训练,这样才能让他们发现训练过程中的乐趣。举例,在平常的歇息或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以配上历年经典的比赛视频,提前向学生讲清楚比赛的规则,以及训练动作和每个动作的都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影响,用了什么技巧和方法,有什么作用等等。小学生都会有很强的崇拜意识和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观看专业运动员的动作和技巧等实际操作之后,老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进行分组训练,这样做就会让他们有目标,有动力,增强技巧性。

4.2、创造训练气氛,科学合理安排各项训练

文化课和课后作业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负担,再增加体能训练,会让学生有更重的心理压力。有的学生反应自己对训练存在消极情绪,觉得自己完成不了任务,一个出现这种状况,那么就会很快感染其他学生。要想使学生的体能训练得到最大的优化效果,为学生创造自由,轻松,愉快的训练气氛,作为老师,要先保证自己对于体能训练的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指导能力,还应在学生迷茫的时候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关怀,重视学生平时的生活能力、体能能力和心理感受,使各项训练得到合理的安排。

4.3、游戏化训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耍,现在的小学生的娱乐生活已经被王者荣耀,吃鸡等游戏占据的,而且他们玩的不比大人差。老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将游戏引入训练中,由此激发学生们对于体能训练的热情。游戏化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敏捷力,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最重要的是,可以使教学形式多元化。教导学生把平时的训练当作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互相配合能力以及内心的承受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感悟到体能训练带来的乐趣。

举例:老师可以再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丢手绢”、“丢沙包”等的游戏,带领大家消除训练带来的疲倦感,劳逸结合,更能训练学生的敏捷能力。

5、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都同等重要。现如今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的培养要求的认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结果,我们会发现,在小学生的体能训练中,要与小学生的培养与成长体制紧密联系才能够使得训练内容丰富多样,日益完善,才能让小学生在体能训练的活动内容中认识到出自我的价值。

在当今这个非常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体育老师们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实践的过程中与自己的学科知识相结合。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在提高学生们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引领孩子们对体育学科的热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体质的差异性等多方面出发,为小学生的“无从心智+有形体能”双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智融入形体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爱是开启幼儿心智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