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对韩城文化的影响
2019-12-26张静莉
张 静 莉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韩城市芝川镇的司马迁祠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城市又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韩城民居的最大特点是四合院,主人为了显示家世家风,向外人展示家族浓郁的文化气息,都会将家族的家训家风或名言雕刻在门楣或者厅房歇檐两侧的山壁上,由名家书写,良工雕镌,十分考究。内容主要体现炫宗耀祖、伦理道德和理想追求,如“三槐世泽”“延陵世家”等等。
生活在周风周礼深厚的梁山下的司马迁,二十岁后周游列国,挖掘各地民族风俗文化,实录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于以司马迁为荣的韩城人,传承他的民俗观也是必然的,在今天的韩城民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对于文化的界定,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所著的《原始文化》做了经典的定义:“(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2依据这一界说,本文主要探究司马迁对韩城文化之家训和民俗的影响。司马迁对韩城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
《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于是迁仕为郎中……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从中不难看出,少年时期的司马迁在家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司马氏家族世代为官,祖上颇有产业,祖父司马喜用四千石粟买了九级爵的五大夫,有食邑,有封地,有庄园。司马家族的地位及父亲的培养和期望,决定了司马迁必然以读学为主,兼学耕地和畜牧。司马迁的这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对于以司马迁为荣的韩城人来说,必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在韩城的门楣家训中得到了展现。
由于历史和地域因素,韩城人民极早地过着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相对安定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结构条件下,门楣作为农耕社会的产物在韩城产生了。战国初期,孔子的徒弟子夏来到韩城设教,“教衍西河”,把孔子的教育思想推广到了西河地区。《辞源》:“西河,战国魏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韩城当时叫作少梁,是西河的重要地域。子夏是公元前470年左右开始“教衍西河”,而司马家族先于子夏150年左右择居少梁。在子夏到来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司马家族未出现过任何特别优秀的人才。在子夏来后,相继出现了司马错、司马靳、司马昌、司马谈、司马迁等赫赫有名的人才。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韩城便兴起了办学之风,民重耕读,人才辈出。可以说,韩城文化的历史源头是子夏,而韩城成就最大的是司马迁。在子夏和司马迁的影响下,韩城才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韩城的门楣上,许多家族雕刻有“耕读”“耕读第”“耕读传家”“耕读世家”等。耕,意为劳动,引申为谋生;读,意为读书。“耕读第”是韩城城乡采用最广的门楣。由此可见韩城之文风昌盛,普通百姓都以读书为荣,以研习诗书为立家之本。党家祠堂牌位的两侧立柱上,就醒目地写着:“四百载守祖宗一脉真传曰勤曰俭;廿三代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在村民党鉴泉的家里有这样一副楹联:“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党家村被称为中国式家庭文化的活化石,已有700年历史,村人自古崇尚读书,耕读传家,家家有家规,户户有家训。[2]
这种耕读并重的门楣家训教育方式,足以见证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在韩城的历代百姓除了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外,司马迁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对于韩城人民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在以科举取士的时代,韩城人才辈出,民间一直流传有“下了死牛坡,秀才比驴多”的俗语,还有“一代史圣、两朝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孙巡抚、兄弟侍郎、南北尚书,‘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传佳话”。据不完全统计,仅明清两代韩城考取进士、举人、贡生者就达1400多人。特别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韩城人在朝廷做官者甚多,民间盛传“朝半陕,陕半韩”之说。[3]
据明万历年间《韩城县志》记载:韩城习俗为“南敦稼穑,北尚服贾”。又据明末韩城县令左懋第《常平仓议》记载:“韩城地十,七其山;人十,三其贾。”可以看出,当时的韩城人民在以农耕为主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这显然与农耕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明清时期耕读传家的司马遗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韩城人难以割舍的重文情结,造就了韩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如今的韩城古城修复中,古街巷、四合院,包括“耕读苑”等小区的建设,处处彰显着耕读文化的气息。
二、立身扬名的孝道思想
司马迁自幼求学,游历天下,网罗旧闻,忍辱负重,历经痛苦,著成《史记》,最终光宗耀祖显天下。这种伟大精神成为以司马迁为荣的韩城人追求知识、积极进取的强大动力,他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的坚韧人格也融入韩城人的性格之中。[4]89受司马迁的影响,加之在“学而仁则优”的背景下,千百年来,韩城人特别重视教育和子孙后代的培养,文化才子层出不穷。学业有成,入仕为官者颇多。除汉太史司马迁外,还出现了宋代诗人张昪、明朝丞相薛国观、户部尚书张士佩、宣化巡抚刘永祚、清代状元王杰、刑部尚书张廷枢、贵州巡抚刘荫枢等。宋元明清几代韩城有进士115人,状元2人。明清两代是韩城文化教育的盛世,科举取仕者达800余人,其中进士90人,举人544人,解元14人,官居五品以上者130余人,明清时期全县书院有名的10多所,民国十三年(1924)全县仅小学就有216所。因而韩城有“士风醇茂”“解状盛区”之誉。[5]
韩城文人最终出路有两条:一是入仕成功者最终告老返乡,将文化带回故里;二是入仕失败者在乡村设官讲学,传播文化,他们都与韩城浓郁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这种重教兴学、人才辈出的文化背景为韩城门楣题字的产生与传播、盛行提供了必备条件。[4]89因此,在韩城,一些有过功名或入仕为官的家族,为了炫耀家族的功名和辉煌,便在自家的门楣上刻着“状元”“进士第”“世进士”“黄堂第”“十马高轩”“世科第”“登科”“科第”“明经第”“太史第”“司马第”“兄弟司马”“国宾第”“中宪第”“思隐第”“内翰第”“外翰第”“大郡伯”“十马高轩”“父子御史”“九重锡命”“名登天府”“紫府玄机”“忠勋第”“皇恩第”“承恩第”“恩荫”等。韩城的这些家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示着家世显赫,以鼓励后代子孙;一类则是寄托着一种理想和精神的追求。在搜集到的题字中,此类题字约占总数的1/6,它们反映了韩城历史上重视文化教育,并培育了大批文化人才和具有经国济世才能的入仕者,也是韩城人追求事业与功名,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历史见证。[4]89
在韩城党家村的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也处处刻着教育子孙后代立身扬名以读书的家训:“志欲光前,惟以诗书为先务。”“读圣贤书,立修齐志。”“要门庭显,必须积德;求子孙贤,还是读书。”“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福。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勤俭治家之本,和顺富家之因;读书成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根。”党家村东南小学院里坐落着高大显耀的文星阁,取名“文星高照”之意。塔的一层供奉圣人孔子及其10位弟子之牌位,二、三、四层分别供奉着颜渊、曾参、子思以及孟轲的牌位,五层供奉着文昌帝的牌位,顶层供奉的则是一手拿笔、一手执卷,正在点元的魁星爷——文曲星的塑像。党家村人建阁供奉他们,以求护佑村里文脉昌盛,子孙读书成才,为官耀祖。匾额自下而上依次题名:“文星阁”“大观在上”“直步青云”“文光射斗”“云霞仙路”“笔参造化”。从其匾额内容来看,意在强调读书才有前途的儒学思想之精髓,以激励后辈之发奋。
同时,在韩城还有通过民俗教育子孙好好读书以扬名的,比如在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月七”)乡村各家都要给男孩蒸“砚台馍”(形似砚台,上置白面做的笔、墨、纸、镇尺等文房之物),希望男孩吃了能读书有成。另外,还有蒸形似玉璜的“北斗馍”以献北斗七星,希望北斗神保佑自家的学子文运亨通,步步登高。北斗星系民间传说中的魁星,为主宰文运之星。每年韩城会举行司马迁拜祭仪式,祭祀之时,在祠堂外面,乡民们会杀羊数只,做成各种美味佳肴,以此来款待拜谒史圣的读书人,鼓励一代代青年人读书进取。
三、忍耐克制的性格特征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受屈辱和灾难在对人精神磨砺和重塑的同时,能让人超越自我而成大器。司马迁从自身的遭遇和经历中体验到生命的可贵,倡导应该珍视生命,为社会做有益的建树,所以他极力赞赏忍小耻就大业的精神。
《史记》中随处可见司马迁的隐忍思想,《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归汉后多次受辱之事而不计较,寻找施展抱负的机会,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伍子胥列传》中伍子胥因楚平王杀戮而投奔吴国,历尽艰难曲折,终于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太史公赞曰:“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越王勾践世家》记述:“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于是勾践发愤,回国后“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于一举灭吴。司马迁赞扬他:“可不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另外,还有如吕望、伊尹、蹇叔、百里奚、苏秦、张仪等,司马迁写他们在逆境中忍耐克制最终都建立了一定的功业。在自己身受腐刑,倍受屈辱的情况下,激励自己:“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正是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完成《史记》“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就极刑而无愠色”。[4]88相反,对那些轻掷生命的庸碌之辈,司马迁则给以揭露和贬斥,如在《郑世家》中写郑灵公为吃肉一点小事,而互相残杀,死了好多人。在《宋微子世家》中写宋湣公与臣下南宫长万开玩笑,被南宫长万杀死,也死了不少人,成为天下的笑柄。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韩城人深刻领悟到了人生的艰辛和隐忍的重要,将“忍”“百忍”“安忍之”“百忍堂”“勤俭忍”等悬挂在门楣之上,教育后人处世忍让为先,以忍让应对人生凶险,以积极的态度战胜一切苦难,最终走向成功。党家村门楣上也雕刻着同样主旨的家训:“父母遗礼重,朝廷法度严;圣贤千万语,一字忍为先。”先人留下的礼仪很重要,后人应当重视;国家的法律很严格,百姓应该恪守;圣贤们说了千言万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遇事要忍耐不能急躁。四句庭训,从家庭的小家,到国家的大家,从父母的希望到圣贤的教诲,娓娓道来,感人肺腑。
四、孝悌忠信的仁义思想
儒家认为,孝悌忠信归属仁的德目范畴,仁的核心是爱人,爱亲人,爱他人。《礼记·祭统》曰:“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6]220孝指子对父母孝顺,悌指弟对兄恭顺,兄对弟友爱。忠信是与他人相处的道德准则,忠既指民族对国家的尽忠,亦指臣、子对君父的效力,亦可指与人相处必须忠诚;信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司马迁尊父志继父业,忍辱负重完成历史巨著《史记》,此乃孝顺之至。同时,他在《史记》中也记载了大量的孝顺父母的故事:舜在继母和弟欲杀他的情况下,依然孝顺父母;孝文帝侍奉母亲三年以尽孝,还因缇萦愿卖身救父为嘉奖其孝行而下旨废除肉刑;太伯尊父意,奔荆蛮,文身断发而让位季历。同时,在《史记》中还记载了舜有孝之行为感染家族和邻里,使家族、邻里和睦相处,处事厚道,民风和社会风气得到大大改善。周文王广施仁义,倡导尊老敬老,在周国境内外形成谦让和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周公姬旦辅助三代帝王而忠孝之心不变,代成王摄政无篡权之心,著书劝诫成王恪守孝道。赵武以孝报恩于程婴,服丧三年,世代祭祀。
司马迁通过自身的孝及《史记》大量记载的仁义故事,反映了他对仁义思想的赞赏和推崇。因此,韩城人便将孝悌忠信等雕刻在门楣上以提倡和推广,以教育子孙后代。“笃敬”“和致祥”“务为仁”“和为贵”“忠厚”“忠信”“谦受益”“积善居”“对德第”“忠敬恭”“忠信第”“谦益第”“永吉庆”“平为福”“裕德第”“世德想承”“居仁有义”“安详恭敬”“诒谋燕翼”等等在世代韩城的门楣上处处可见。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其一,以道德规范而修身。通过约束和规范行为而获得良好品行以达到修身的目的。“树德”“贵德第”“德裕第”“邻德居”是处处可见的门楣雕刻。“福德居”是指即使富裕了也不要忘记道德律己,“聿修厥德”是指通过自修其德来怀念祖先,“渠清如许”,指人的品行如此高尚,犹如渠水清流一般,“清白远长”“清白世承”“清安庐”把主人的坦然和自豪展现在高高的门楣之上,“诵清芬”“唯吾德馨”则把祖上清白的家声、良好的品德馈赠给了后人,“德重乡评”说明乡梓邻里对该家祖先的德行给予了极大的赞誉。党家村厅壁上的“薄味养气,去怒养性,处抑养德,守清养道”则告诉人们:粗米淡饭能涵养人的身心,处事平和能涵养人的禀性,处在困境能磨炼人的品德,高洁的操守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举止必须讲文明礼貌,礼多人不怪;家居必须勤俭朴素,俭以养德;德性必须谦让谨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遇事必须咨询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时,韩城党家村家训在书体上基本都是以楷书或行楷为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养贤这样形容:“它就相当于我们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要着正装一样,有一种礼仪的仪式感在里面,凸显出家训对后人‘守正’和‘规矩’意识的教化。”
其二,以仁义思想为准则。孝悌忠信作为仁义思想的关键所在,是人们信奉的具体行为准则,在韩城门楣匾额和民俗文化中也随处可见。“忠恕”,对君主要忠;“忠信”“履信思顺”,对朋友要信;“孝悌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慈爱后辈。另外,还有许多倡导存仁义之心、做仁义之事的门楣,如“仁厚居”“安仁居”“居仁由义”“行仁义事”等等。这种仁义思想通过门楣的形式便润物无声地化为百姓待人接物的规矩。在韩城四合院的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同样也雕刻着这样的名言家训:“在少壮之时要知老年人的辛酸,当旁观之境要知局内人的景况,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人的苦恼,居安乐之场要知患难人的痛痒。”这四句话都是告诫家人和后代,在处于优势地位的时候,要学会关心和扶持处于劣势的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处在劣势的弱者更需要关爱,能做到关爱弱者即为忠厚。“无益之话勿说,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人勿亲。”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生活的事,不交不利于友情的人,教育家人做人要友好和睦,做事要有益于国家和生活。“居仁为本务,由义乃长康。”仁厚,是做人的根本;大义,人生就会绵长安康。韩城党家村的节孝碑上刻有:“矢志靡他,克谐以孝;纶音伊迩,载锡其光。”“矢志”即“发誓”,“靡他”即无其他想法,“克”即“能”,意思就是碑主牛孺人早年丧夫,守节不二,而且对长辈孝顺,与家里、邻里和睦友好,她的孝顺也得到了皇帝的诏书,加之矗立在路边,意在方便瞻仰和教育族人、后代应当行孝。“出门莫忘见宾敬,面墙须禀不学羞”,是清末桃李满韩原的樊厚甫家的处世箴言,将其刻在墙壁上,用以自勉或训诫后代。
孝忠于国家的家训在韩城的厅房歇檐两侧也处处可见。“思孝安家国,读书教子孙”,心里惦记着孝顺,在实际行动中履行了孝顺,家族才能安宁,国家才能安定。“国则思忠,家则思存,民则思信,为人之根本也。”家族和国家是两相依的,有了国才会有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时期,仅仅100多户人家的党家村,先后就有60多人参军走上抗日前线,有父子兄弟齐上阵的,其中有16名将士精忠报国,为国献身。“存忠孝心,行仁义事”,心里存着忠臣孝子之心,去做仁人义士的事情。党家村下庙的关羽雕塑神龛楹柱上悬挂着楹联:“秉烛非避嫌,此夜心中唯有汉;华容岂报德,当年眼底总无曹。”通过关羽向族人和后代弘扬忠君报国、仁侠尚义的精神。
另外,韩城人民还通过各种民俗形式行孝祖先、长辈,和睦亲朋、邻里。最典型的有司马迁的后裔祭祀司马迁的“跑台子戏”,这种祭祀活动在中国大地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清明前夜,司马迁的后裔们抬香案,备供品,在村西真骨墓旁祭祖。戏台上鼓乐方鸣,戏台下众人叩拜。突然,戏台上灯火全部熄灭,鼓乐全停下来,演员也不卸装,所有乐人带着乐器从台上跑下来,村民们立即拆卸舞台,抬着香案,跟在演员后面,向村东边九郎庙狂奔过去,鞋子丢了不准找,衣冠掉了不能拾。村边东九郎庙戏台子上的乐人也早早地做好了准备,一见演员跑进来,立即鼓乐奏鸣,大戏又接着开演。司马后裔独特的祭祀活动是和司马迁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公元前98年李陵被灭族,司马迁罪加一等,被判宫刑后,司马家族怕被诛灭九族,由族长司马厚主持商议决定改姓和迁居,改姓为“同”“冯”,几经周折,迁回老家,隐居徐村。汉宣帝年间,同、冯族人于清明前夕在村西真骨墓旁悄悄祭祖。突然,京城来的钦差直奔徐村的消息传到了村庄。正在祭祖的族人们惊恐万状,为了转移视线,族人们马上狂奔到村东九郎庙,焚香祭祖。待钦差到来之后,才知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他来的主要目的,一是奉母亲之命回乡扫墓,二是回舅家报喜——汉宣帝已正式准许《史记》公之于世。徐村族人们才放下心来,转惊为喜,敲锣打鼓来庆贺。因此,在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徐村的族人们总要唱“跑台子戏”,用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气氛来祭拜先祖,纪念《史记》重见天日的这一天[7],也可以算作司马氏出逃后又返回故里的历史缩影。如今,由司马迁后裔组织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村司马迁祭祀”演变而来的“司马迁祭祀大典”,已经被列为继“黄帝祭祀”“孔子祭祀”之后的我国三大祭祀活动品牌之一。在每年的“司马迁祭祀大典”上,“百名司马迁后裔行三跪九拜礼”[8]。这种祭祀活动,“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最后形成了‘风追司马’的文化内涵,也塑造了‘史记韩城’的城市符号”[8]。
韩城祭祀还有其他的民俗形式,比如耍神楼、韩城行鼓、韩城围鼓、韩城“谏公”鼓吹乐等。目前传承下来的最为流行和普遍的祭祀形式便是祭祀蒸食,它是乡民们过年过节、生子、盖房时经常作为祭神的一种祭品,主要品种有“枣祃瑚”,乡民俗称其为“献爷(当地方言念yá)馍”。通过对“枣祃瑚”的历史考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血缘关系,增强部族凝聚力而进行的宗庙祭祀,扩大本部族的整体利益而进行的对神灵的祭祀。直到现在,“枣祃瑚”还是韩城乡村中最隆重的蒸食祭品。
韩城子女在老人60岁开始为长辈过寿诞,10年一大寿。贺寿日亲戚邻里给礼物,儿媳送衣鞋,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邻里送鸡蛋、寿桃馍等。送寿帐、寿屏、寿匾、寿联是高雅形式。贺寿之日主家设宴招待,唱大戏、唢呐吹打,歌功颂德。同时,在韩城民间还通过各种民俗形式来和睦乡邻和朋友。比如往来蒸食、喜庆蒸食、臊子馄饨、红把小扫帚、茶俗等。往来蒸食主要表现在婚、诞、寿、丧四个方面。“馄饨”是婚嫁时最主要的往来蒸食,“圈圈子”是贺生子的主要蒸食,“寿桃”是用来祝寿的蒸食,“盘子”是丧事的主要蒸食。主家在收到蒸食后,用“卷儿馍”或油炸“轮儿”作为“回礼”给客家。逢年过节,为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乡民们会用特制的喜庆蒸食作为礼品送给主家。不管谁家过事,亲朋邻里均带上蒸食登门祝贺。还有每年春节,各家都要给前来拜年的小孩子赠送一个半月形的名叫“顾jua”的蒸食。“馄饨”,含有“团圆美满”之意。臊子馄饨是韩城人过年过节、男婚女嫁、老人祝寿、孩子满月等场合招待亲朋厚友和贵宾的待客饭。羊肉臊子饸饹是几乎所有到韩城做客的人,都会受到款待的一种美食,所以也是韩城人的一个骄傲,而且是在首次宴席上招待。韩城红把扫帚是当地新婚嫁娶必备之物,亦是馈赠外地亲朋宾客的礼品。韩城的茶俗多见于婚事,男女青年由媒人介绍见双方父母,得到相互认可后,就会在献茶、回敬后改口。新婚之夜,由姑嫂引领新娘到村中本族端着茶盘、茶壶和茶杯,由姑嫂介绍给长辈献茶、改口,称作“认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邻里间发生冲突,调解人以茶谋和解的“和事茶”,谈生意的“成交茶”,客人来,先让茶,宴席结束时向客人献茶的“待客茶”等等。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核心支柱是“文史”。文,不仅指母文,更指以母文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主体是孔孟学说,是四书五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塑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征。素有“文史之乡”美誉的韩城,源于巨著《史记》在文学、史学上达到的高峰。出生于史官之家的司马迁,正是伴随着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以孝道之心周游列国,挖掘各地民俗文化,忍辱负重,隐忍苟活,承父志著成《史记》,最终光宗耀祖而显天下。在司马迁的身上和《史记》中记载和表现出来的立身扬名的孝道思想、忍耐克制的性格特征、孝悌忠信的仁义思想,对韩城的家训、民俗等传统文化一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历史文化名城”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