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软实力:内涵、构成与特征
2019-12-26杨吉华
杨吉华
电影是最有群众基础的大众文化,也是最具有世界性的艺术形式。中国电影“走出去”不仅是电影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增进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仍然处在初期阶段,若干基础性的研究还有待展开。本文分析了在国际政治语境下,文化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构成以及特征,以期抛砖引玉,推动对电影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走向深入。
一、电影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
(一)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所具有的与“硬实力”(Hard Power)相对应的力量。根据约瑟夫·奈的说法,硬实力是一国利用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强迫或收买其他国家的能力,软实力则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1)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前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在2006年发表的《软实力的再思考》一文中,他将这一概念简化为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Attraction”在约瑟夫·奈那里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软实力最根本的能力是吸引力——一种通过内在的品质和魅力吸引对方的能力。约瑟夫·奈教授进而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中:“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需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2)Joseph Nye 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Public Affairs,2005:5-11.后来其他学者对这一概念做了若干改动,但并没有脱离约瑟夫·奈的基本框架。如尼古拉斯·欧维纳认为:“军事以外的影响力都是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文化感召力等。”(3)转引自戴业炼、陈宏愚:《软实力研究评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11期。这一观点也强调了软实力的三个主要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软实力引进到中国后,这一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都得到了延伸和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概念。概括地说,国内学者对软实力探讨侧重在文化领域,给人造成了软实力就是文化软实力的印象;国内学者还把这一概念从国际政治层面延伸到国内政治领域甚至区域、企业层次。笔者认为,对于软实力的理解,还需要正本清源。首先,软实力不等于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只是软实力的一个方面。其次,软实力是国际政治上的概念而非国内政治概念。软实力概念指的是基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只有在国际社会的系统中、在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产生。这种界定符合软实力最初的理解。把软实力概念应用于国内政治,并不符合社会主义政治理念,也让软实力研究范围大而无边,缺乏针对性。最后,软实力的本质不是“影响力”,而是“转变力”。软实力始于“吸引”,终于“转变”。“吸引”是前提,“转变”是目的,最终还是让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
(二)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概念在国内流行之前,“文化力”的概念已经出现在国内学术界。其代表学者是贾春峰。他在1995年出版的《文化力》一书中指出,在 21 世纪经济格局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4)贾春峰:《文化力》,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他认为,“文化力”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智力因素,包括教育和科技在内;二是精神力量,包括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观、精神等;三是文化网络;四是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力”是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鼓舞力(5)贾春峰:《“文化力”论》,《东岳论丛》1998年第6期。。
这种对文化力的界定主要还是偏重于“软”的方面。其实,文化力既有软实力,也有硬实力。这两个部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同时又有着各自的边界和内涵。所谓文化硬实力,指的是文化的基础设施、文化场馆、文化载体、文化传播平台、文化生产能力、文化科技等要素。文化硬实力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文化硬实力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硬实力”越雄厚,就越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越有利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推广。美国文化力之所以冠盖全球,具有世界一流的硬实力也是原因之一。
欧美学术界并没有什么文化软实力概念(Cultural Soft Power),只有“Culture as a Soft Power”(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表述。在软实力概念引进国内学术界之后,国内大多数学者对软实力的概念进行了改造,把研究重点放在文化的软实力上,党和政府也明确提出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文化软实力似乎就成了软实力的同义词。对于文化软实力,国内学者们的理解大同小异。有学者强调了文化各种“力”的组合,认为“文化软实力则是指该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6)魏恩政、张锦:《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理论学刊》2009年第3期。,“是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发展模式的吸引力、感召力与影响力。在国家、民族内部,它具有凝聚力;在国际形象上具有亲和力,因此,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7)张晶:《文化软实力彰显的特性与我国的提升策略》,《学术交流》2009年第6期。有的学者强调了其综合性,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精神文化对本国人民的凝聚力、动员力和对其他国家的人民、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合称”。(8)李宏宇:《文化软实力的特征和外在形态》,《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它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一个国家的 “文化软实力”(9)韩振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中国改革报》2008年4月2日。。还有的学者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积累性”,认为文化软实力就是指由一个国家国民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素质和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10)杨云龙:《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它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文化的形式在较长时期内对本国公民以及其他国家产生的综合力量(11)刘洪顺:《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理论学刊》2008年第1期。。
上述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和角度概括了文化软实力的属性、特征和内涵,但仍然有若干尚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文化软实力不是一个大杂烩的“力”的综合,不是只要是“力”就是软实力,那种软硬兼施的“说服”、赤裸裸的“政治宣传”也是一种“力”,但很难说属于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力量(power),但它不是一般的力量,而是“软”(soft)的力量。“软”是其本质特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化软实力主要是一个国际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国内政治概念。它是国与国之间交往和竞争中,一个国家的文化所具有的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
(三)电影文化软实力
电影作为产业和技术具有自己的硬实力,这是毫无疑问的。电影的硬实力是包括电影投融资、电影技术与设备、电影制作、电影营销推广、电影院、电影衍生品和后产品生产等。美国电影之所以如此强大,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世界最强大的电影工业。电影《复仇者联盟3》的制作成本高达 10亿美元。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电影《阿凡达》使用了日本索尼公司为其专门定制的3D摄影机以追求一流的画质呈现。这种“硬实力”让美国电影产业首先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一些学者把“产业竞争力”看作电影软实力重要组成的观点有待商榷(12)胡智锋、杨乘虎:《引领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诉求》,《光明日报》2015年6月29日。,电影的“产业竞争力”强调的是产业而非电影的文化内涵,实际上是电影硬实力的重要体现。
电影文化软实力是从艺术门类和文化产品(内涵)角度对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考察。电影首先是一门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多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称电影是继文学、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和舞蹈之后的“第七种艺术”。现在,电影成为通常所说的八大艺术之一。每一艺术门类都有各自独特的软实力,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也具有自己的软实力,电影软实力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软实力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从文化产品角度看,文化从其产品角度分包括图书、报纸、期刊、演出、电影、电视、游戏、动漫、娱乐、广告、会展、博物馆、艺术品、主题公园等。每一种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软实力都带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而电影作为文化产品之一种,其文化内涵及其表达,与其他文化产品和服务都有一定的区别。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电影文化软实力研究还非常有限,只有少数文献对电影文化软实力概念有所涉及。有专家认为,所谓电影文化软实力,是“体现在电影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竞争力、带动力和控制力,是电影凭借其综合艺术的集合性特长,诉诸观众的视听觉享受”(13)唐黎标:《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中国电影市场》2017年第2期。。这一定义套用了对国内学术界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同时也注意到了电影艺术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足之处是对概念的使用范围和条件缺乏界定。还有学者认为,电影软实力“实际上具体地是指影片在观众中造成的感染效果的程度”。(14)王一川:《电影软实力及其效果层面》,《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这一定义看到了电影作为艺术的突出特点。电影的影响力在于电影的感染力,没有感染力就没有观众的情感共鸣,就不能真正从心灵深处打动观众,因而也就谈不上软实力。但感染力主要还是从艺术和审美角度的判断,软实力概念有着丰富的政治内涵和价值判断,有感染力的影片未必符合国家软实力的要求。有些影片可能在某些局部甚至是整体上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但可能对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是负面的。革命导师列宁在谈到电影的社会作用时就曾指出:“当电影在庸俗的投机者手中时,它常常以恶劣的内容的剧本将群众引人堕落之途,它所带来的害处比益处多。但是,当群众掌握了电影时,它就是教育群众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15)列宁:《党论电影》,时代出版社1951年版,第49、24页。所以,抽象地谈论电影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并不符合软实力概念提出的初衷。
笔者认为,理解电影文化软实力,离开不了对软实力的基本界定。首先,电影文化软实力不是简单的艺术教育、艺术欣赏的范畴,而是一个国际政治范畴。在全球化时代,电影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了国与国之间政治和文化角逐的一种手段。电影的这种作用很早就被电影强国美国所认识。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任内美国就成立了美国国会公共信息委员会,试图“通过电影推广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美国政府还成立对外电影中心,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电影。它强制规定美国出口的电影中必须含有20%的“教育内容”,所有不利于美国的正面形象及其价值观传播的电影都严禁出口(16)徐海娜:《好莱坞与美国公共外交》,《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正如美国学者约翰耶在《世界的美国化》一书中所言,“美国的真正‘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它们成了从布琼布拉一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全球标准,这是使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国化的重要因素”。(17)转引自刘胜伟:《文化霸权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其二,电影文化软实力具有多方面的维度,电影有很多“力”,但“转变力”是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属性。电影具有一种让观众思想意识不知不觉地发生转变的力量或能力。比如,过去某人对某个国家印象并不好,但看了几部这个国家拍摄的电影之后,改变了对这个国家的印象。这就是电影的软实力。可见,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大小,取决于这种“转变力”的强弱。没有这种“转变力”,只有对某些情节、剧情或桥段的感动是不够的。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所谓电影文化软实力,就是在国际电影传播过程中,电影所具有的那种不知不觉地促进其他国家的观众思想意识朝有利于自己转变的能力和力量。电影的文化软实力从量的方面看,有赖于海外观众人数,它由海外票房表示,一部电影有上万观众还是有千万观众,对国家软实力的影响肯定是不一样的。国产电影在美国往往只有几十万元和几百万元票房,而美国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动辄获得高达数亿元甚至超过10亿元的票房,两者对国家软实力的贡献具有天壤之别。电影的软实力从质的方面看有赖于在多大程度上打动了观众,是否传播了国家、民族、人民的积极正面形象,是否促进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态度和印象向好的方向转变。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就是:一部电影的软实力=电影票房(量)×电影软实力(质)。用国内流行的说法就是“既叫好又叫座”,文化软实力也就越强。
二、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构成
电影文化软实力表现在多方面,从电影构成要素来看,电影类型、电影故事、电影场景、电影配乐、电影评论到电影色彩、电影节等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化的各个要素都具有自身的软实力,因此可以说,电影文化软实力是电影各组成要素的软实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电影类型的软实力
从题材上来说,电影可以分为爱情片、励志片、动作片、喜剧片、青春校园、伦理片、历史片、传记片、体育片、科幻片、奇幻片、魔幻片、惊悚片、悬疑片、警匪片、战争片、灾难片等。主流类型更能够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于软实力的传播,不能仅仅局限在少数主流类型,不同类型影片都有自己的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软实力。科幻片折射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世界观、宇宙观、科学精神;灾难片不光描写灾难,更重要的是展现在灾难来临面前人性、国民性和政府的责任感。以好莱坞电影《2012》为例,该片讲的是一个地球毁灭前如何拯救人类的故事,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即:“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最后人们终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虽然影片中有中国的身影,但是主导拯救人类的仍然是美国及其政府,其价值内核仍然是美国“国家主义”的张扬。我国国产电影中的民俗片、功夫片、饮食文化电影,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人生哲理、审美趣味的集中展示。即使是悬疑片、惊悚片、恐怖片,同样能从各自的角度为国家软实力加分。
(二)电影故事的软实力
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电影就是通过一组组镜头构成的动态画面讲述人物故事。观众坐在电影院,被银幕上的人物故事所吸引所打动,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改变,这就是电影故事的软实力。电影软实力真正的来源就在于电影故事。故事包含了一部电影所有的文化信息。不同故事内容、故事主题、故事类型、叙事风格,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从故事内容来说,人类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所有活动都尽显其中,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等情感都通过故事宣泄,而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则是这些不同故事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从故事的叙事方式上说,有平行式、线性叙事、多线性叙事、回忆叙事、环形结构叙事、倒叙线性叙事等;从电影叙事结构上说,电影故事从开场、主题呈现、铺垫、推动、发展、高潮、结局、终场遵循经典的三段式结构;从电影故事类型上看,有“鬼怪屋”型、“金羊毛”型、“如愿以偿”型、“麻烦家伙”型、“愚者成功”型、“超级英雄”型等。每一种故事类型都有各自的艺术魅力,都有适合表达的某种特定的内容和主题,都有自己特有的软实力。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主人公阿甘是一位智商只有75但淳朴善良的“傻子”,从小就被人欺负,但他自强不息,靠着一路不停地 “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幸福。连一个智商不高的“傻子”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爱情和成功,这不正是“美国梦”象征吗? 观众可能说,“这就是美国,这正是我向往的”。这种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故事在传播文化并形成软实力上所起到的效果,远远超过那些长篇累牍的政治宣传。
(三)电影场景的软实力
电影场景是电影故事展开和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也是表达主题、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揭示意蕴的有力工具,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部《指环王》把风光秀美、神奇瑰丽的中土秘境带到观众面前,很多人通过这部电影认识了新西兰。新西兰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每10位到新西兰旅游的外国游客中,就有一位声称是被《指环王》吸引来的。单单一部电视剧《冬日恋歌》,由其主演韩国演员裴勇俊为韩国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超过3万亿韩元(约29亿美元),其中,旅游业等收入1万亿韩元,产品输出收入2万亿韩元。这种现象在韩国被称为“裴勇俊现象”。《纽约时报》在报道日本出现“裴勇俊现象”时指出,裴勇俊不仅获得日本中年女性的芳心,还在10个月内让旅游韩国的日本游客增加了40%(18)黄彬华:《韩国要建“韩流坞”梦工厂》,《联合早报》2005年2月24日。。电影《杯酒人生》公映后,圣巴巴拉葡萄酒产区就成为旅游热点,当地的葡萄酒旅游业从此步入了快车道,许多人在他们的假期或周末旅游目标直指这一地区,游客们拿出他们的绿色的《杯酒人生》旅游手册,寻找着电影中所出现的下一个景点。电影场景既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社会的。电影场景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影视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对于国际文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也有重要的作用。
(四)电影配乐软实力
经典的电影必定有好的配乐。优秀的影片配乐和插曲,不仅是电影故事情节的重要铺垫和渲染,本身就有强大感召力的软实力。有时候甚至电影没有被记住,而影片的插曲反而广为流传,成为经典,感染和影响了各国民众。《魂断蓝桥》里反复回荡的主题旋律“友谊地久天长”,不仅有力地衬托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而且经过电影传播,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经典名曲。《卡萨布兰卡》讲述了乱世背景下一段身不由己、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然而,人们记住它的也许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同名插曲。电影《毕业生》主题歌“斯卡布罗集市”让传唱了800年的英格兰民歌红遍全球,歌曲传达的青春忧伤、爱情与友谊,前路彷徨的主题,让多少观众触景生情,泪流满面。宝莱坞影片中载歌载舞的场景成为印度民族文化的亮丽名片。《阿甘正传》不仅故事感人,从音乐上说它也堪称美国现代流行音乐发展的教科书。影片中至少植入了包括《雨的旋律》在内的32首经典歌曲片段,而其原创配乐同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每当主人公在奔跑之时,就会传来“I run and run”的插曲:“望着路的远方,我在飞奔,现在我不知跑向何处,我只是漫无目的地跑下去,跑下去……”它不仅是美国社会也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写照。国产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电影《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红日》的“谁不说俺家乡好”都无不具有这种打动人心的“软”力量。每当我们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那种对家乡热爱、对祖国忠诚的情感就油然而生。
(五)电影明星软实力
电影明星软实力来自于追星族和普通观众的“名人崇拜”和“好奇”心理。在电影工业的明星制下,电影明星不仅给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票房效应,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是电影品牌效应的源泉。每一个有影响的影视明星都有庞大的粉丝队伍和追星族。国内有的明星微博粉丝数量高达5000万甚至上亿。电影明星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成为人们关注和仿效的对象。电影明星的时尚偏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为引领社会文化的风向标。西方电影理论家雷蒙迪尔尼亚甚至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史可以根据它的电影明星来写。”明星在银幕上给人展示的是美丽、智慧、善良、勇敢、正义,他们自身成长过程就是一部励志故事,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化身,是国家精神的体现。在国际文化交往中,明星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活跃在世界各地,用自己的行为诠释和传播着国家形象和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拥有的世界影响的电影明星数量的多少就是这个国家电影软实力大小的直接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缩影。
(六)电影评论的软实力
电影评论是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发掘电影的内在价值,发掘电影隐藏的意义,也是一个国家公共领域话语交流和交锋活跃空间。电影评论具有极大的传播效应、舆论效应和社交效应,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似乎“人人都是影评家”。人们在对某一电影展开评论的同时,也传递了作者的价值观和政治理想。尤其是专业的、权威的影评人士的观点对整个电影的评论,不仅影响着票房,而且还能制造议题,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域,成为有广泛影响的意见领袖。美国的Internet Movie Database(简称IMDb)、烂番茄(Rotten Tomatoes)、中国的“豆瓣”上的电影评论、Mtime时光网等电影网站上的评论,对整个电影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人们观察社会思潮的窗口。电影评论不仅是艺术评论,也是政论,是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之地。专家认为,美国的电影评论的流派和观点形形色色,有右翼的也有左翼的。但不管其主张是什么,大多数影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流价值为己任,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企图把握国际文化和意识形态竞争的话语权。(19)蒋好书:《公共文化场域中的美国电影评论》,《当代电影》2011年第4期。
三、电影软实力的特征
电影作为软实力传播媒介,与其他艺术门类或文化产品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鲜明的风格,这些特点和风格决定了电影在国家软实力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含蓄性
电影传播的含蓄性是由于电影语言的“隐喻性”和“象征性”决定的。隐喻性是指电影运动画面直接或间接的暗示或通过画面之间的衔接、对比、碰撞而传达出的寓意性内容,即借用一种人们熟悉或明显形象的画面或物像,表达另一种观念、思想或情感,这种电影语言的隐喻性事实上是表意性蒙太奇的功能体现。(20)万年春:《论电影艺术内在意蕴的构成》,《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意大利电影学家帕索里尼曾经说过:“电影靠隐喻而生存。”而象征性是指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手法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含义变得具体可感知,形象生动而深刻。由于隐喻和象征的大量使用,电影对意义的表达变得含蓄、委婉、蕴藉,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效果。理论著作可以长篇大论地阐述爱国主义原理,而电影只能把这种情感隐藏、蕴含在具体人物故事、剧情、情节、细节、场景、音乐甚至是色彩之中。尤其是国际文化传播中,由于文化折扣的存在,这种含蓄性就更加重要。如果直白的表达,效果未必就好。《战狼2》在海外票房惨淡,被海外观众批评最多的是认为影片是政治宣传。这种缺乏技巧的表达,对国家软实力并无帮助,甚至是帮倒忙。
(二)集中性
电影是浓缩的艺术。小说可以不紧不慢地展开情节,大段大段地描写场景,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心理。电视剧动辄几十集,人们坐在家里的沙发上,花上十几个夜晚,才能看完一部电视剧,剧情拖沓注水。但一部电影需要在2个小时左右讲完一个故事,既要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又要牢牢地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因此,它的主题必须鲜明突出,情节必须高度紧凑,冲突必须高度集中,对白必须高度凝练,伏笔必须天衣无缝,悬念必须恰到好处。虽然观影时间比较有限,但文化信息高度密集丰富,传播效率更高,能够做到最充分的典型化。这种特点更有利于传播思想,表达情感,满足当代生活在快节奏中的消费者的需要。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电影的这种集中性、浓缩性,也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三)情感性
情感性是电影的本质特征。它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不是诉之于理性,而是诉之于情感;主要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动人”。一部优秀的电影,除了显性的故事线之外,还有隐性的情感线,充分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这条线索同样也贯穿始终,推动着剧情发展。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随着故事人物的情感变化,自己的情感也会产生类似的波动,在“移情”“联想”等心理作用下,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由“有我之境”达到“无我之境”。电影《阿甘正传》对亲情、爱情、友情的阐释丰满充沛,淋漓尽致,感人至深。正是这种情感才深深打动观众。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打动观众的,不是主人公高超的学习能力,而是三位同学之间的纯真的友谊。在国际文化传播过程中,这种基于人类共同情感表达的情感共鸣是一种高境界的软实力。
(四)形象性
形象性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征,而电影由于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其艺术形象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逼真性和具象性。与文学作品用文字塑造人物形象不同,电影用运动的画面表达人物形象,在各种艺术元素的推动下所呈现的连续不断的影像,给观众生动可感的视觉形象,可以获得最佳观赏效果。尤其是当前数字技术、3D技术在电影拍摄中去应用,为受众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苏联著名导演谢·格拉西莫夫认为,导演掌握了电影艺术的特殊手段,运用富于联想的艺术认识手段的全部力量构筑着银幕的形象,在这一内在的创造过程中,当艺术的形象由概念中产生出来时,它所运用的电影语言愈是充满力量和特色,这艺术形象便愈具有强大的感人的力量。(21)谢·格拉西莫夫,富澜译:《论语言的形象性和电影的形象性》,《电影艺术译丛》1980年第4期。这种通过具体艺术形象表达出来的文化信息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因而电影也就成为克服“文化折扣”传播一国文化最有力的工具。
(五)诱导性
电影的诱导性来源于电影影像的“致幻效应”。观众在运动着的画面感染下,渐渐失去了理性的思辨能力,沉浸在电影剧情之中而不能自拔。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电影与梦境有某种联系,电影正是用这种联系“创造了一种虚幻的现在”。(2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83、480页。电影理论家雷纳·克莱尔也对观影者的精神状态描述道:“黑暗的放映厅,音乐的催眠效果,在明亮的幕上闪过的无声的影子,这一切都联合起来把观众送进了昏昏欲睡的状态,在种状态中,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东西,便跟我们在真正的睡眠状态中看到的东西一样,具有同等威力的催眠作用。(23)雷纳·克莱尔,何振金译:《电影随想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89页。这就是“电影具有现实、梦、幻想的三重奏,并存在着一种包含‘入片状态’的特殊形式”。(24)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由于欣赏影片过程中现实与梦幻的融合,观众产生了这种犹如“白日梦”的幻觉,以至于把银幕上的一切又都当做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很大一部分是“虚构”的,或者是创作者有意识“美化”,是一种经过“选择性”或“过滤性”表达的理想化的“乌托邦”,是人类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获得精神慰藉的“造梦工厂”。电影艺术的这种特点,使得电影对于观众具有很强的不易察觉的“诱导性”,在国家软实力的传播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