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基于唐宋文化对外传播方式的历史考察

2019-12-26罗夏君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杨 威 罗夏君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想根基与核心价值理念。而唐宋时期的文化精神不仅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随着我国改革的全面深化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业已成为我国对外发展与国际交往中无法忽视且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我国虽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各国传播发展,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输出效果相比,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仍需加以拓展。因此,对唐宋文化对外传播方式的历史考察和对比剖析,可以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供更多的手段和途径,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一、唐宋文化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得到极大发展和快速传播的关键阶段,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基本内容、大致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发展路径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与各国的政治外交往来,来华商人、思想家、留学生的传播,以及本国人口的迁徙,对东亚“儒学文化圈”扩张、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及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具体来说,唐宋文化对外传播方式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精神,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和而不同:营造良好的对外传播环境

孔子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语境中,“和而不同”即尊重彼此的差异性和文化习惯,不去比较各国文化思想的优劣,也不用强硬手段约束文化传播,不同文化之间互惠共生、包容互鉴。在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的唐朝,为了有效管辖周边,政府先后设置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推行唐朝先进的科技文化,教化于民;同时,对当地的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也采取了尊重、保护的政策,巩固了唐朝的统治,促进了唐朝文化对外传播。唐朝通过与周边各国签订盟约,不仅解决了领土争端、维持了地区和平,更在政治经济上加强了彼此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据统计,仅唐朝与吐蕃之间就曾签订过数十次盟约(1)任小波:《吐蕃盟誓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95页。,逐渐形成“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陈陶:《陇西行》)的友好之景。及至宋朝,海上贸易的兴盛繁荣令东京汴梁一举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城市之一。城内专门设置了鸿胪寺接待外宾来访,在港口设市舶司管理和规范海外贸易、维护商人权益。更有外国人在宋徽宗颁布的“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明弘治二年《重建清真寺记》碑文)的敕令下移民宋朝,从而营造了和而不同、互惠共生的对外贸易和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了两宋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发展。

(二)仁爱友善:推动对外传播文化交流

随着儒学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仁爱德义、宽容友善已成为唐宋时期对外交往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准则之一。仁爱友善既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道德标准,更体现了两国友好相处的政治智慧。面对大批来朝学习的留学生、来唐经商的外族商人、求取佛经的僧侣与来华定居的外国人等,唐朝采取了许多仁爱友善的政治经济措施,如给予外国留学生学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建立对外商贸服务平台、给予来华商人交易买卖法律保障、加强与东南亚各国佛学的交流……秉持“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的观念、成为“天可汗”的唐太宗,通过吟诵“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衔命还国作》)怀念、感恩唐朝对留学生培养教导的东瀛才子阿倍仲麻吕,皆成为唐朝文化对外传播的使者。而宋朝为了使来访的外国人能够与汉人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不仅在港口和贸易城镇中设置众多驿馆招待外宾,更设置蕃坊、蕃市、蕃学以供外商长期居住、进行外贸交易以及供子女求学,还实行“以蕃治蕃”的政策来管理外来人员,“专切招邀蕃商人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借以宣传宋朝的政治文化,创造了“诸蕃并通货易”(《宋史·食货下八》)的盛景。这种仁爱友善的文化传播精神不仅是唐宋两朝对外交流的理论根基之一,更是在文化对外传播中推动各国文化交流融合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基础,是文化对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精神财富。

(三)有容乃大:创造对外传播话语自信

众所周知,唐宋两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展,使得唐宋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保持着自由开放的态度,充满了大国“海纳百川”般的自信。唐都长安城内不仅建有佛教寺庙、道教道观,更有阿拉伯清真寺、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教堂、波斯祆教寺等各国宗教的建筑,以保护来华外国人的宗教信仰,令他们安心在长安生活学习。此外,唐朝在选贤任能方面,也保持着开放自信的态度,对外国人一视同仁。因此,涌现了契苾何力(铁勒人)、论弓仁(吐蕃人)、高仙芝(高句丽人)等名将;招徕了留学生晁衡(日本人)、李珣(波斯人)、李彦升(大食人)等优秀才子留唐为官。这种努力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吸收优秀人才,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作风,既是一国发达开放的体现,更是一国文化自信的缩影。唐朝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文化输出,培养了大批具有多重文化背景的人才,更吸引了众多外国人来华旅游、定居,有研究表明当时对外贸易的中心港口广州,每年就有80万人登陆,住在广州的外国人有十余万人之多,而整个唐代最高峰时人口才5000多万,可见来广州定居的外国人约占唐朝人口的1.6%(2)谢忠梁:《中国历代人口略计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足可见唐朝对外开放的力度之大。在唐朝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宋朝又进一步建设了广州、杭州、泉州等港口,并增设了联络驿站和停靠口岸,创造了“南商越贾,高帆巨舻,群行旅集。民居旅肆,烹鱼酾酒,歌谣笑语,联络于两隅。自泗而东,与潮通而还于海”(张耒:《张右史文集·思淮亭记》)的盛景。东京汴梁更是成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的开放型国际大都市。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刑赏忠厚之至论》)只有保持君子坦荡自信、谦虚谨慎的态度,才能使国家在长期的对外交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宋朝开放自信的态度,不仅使本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更使其文化精神通过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传播到海外各地。

二、唐宋时期对外文化传播遇到的主要问题

尽管唐宋文化在文化对外传播中成绩斐然,但唐宋文化在对外传播中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困扰中国达千年之久,至今仍旧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进程。

(一)文化传播观念重“己”轻“夷”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天下”(《后汉纪·桓帝纪下》)的说法,将本国视为“世界中心”“天朝上国”,而将周边少数民族或其他地区称为“蛮”“夷”“狄”“戎”。强盛的国力、发达的文化使得周边国家对唐宋文化趋之若鹜,纷纷派遣使节、留学生来华学习交流,或是直接成为藩属国,受到宗主国的保护和支持。因此,在唐宋文化对外传播时,也惯常用“自我”的视角进行文化宣传和推广。在与各国交流时,更直接将其独有的文化礼仪视作尚未开化的象征,从“蕃人”“夷狄”的称呼,到“通海夷道”的名称,不难看出唐宋对海外诸国文化的轻视之意。这种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轻视和“自我”的态度,使得唐宋两朝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与各国产生了礼仪、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从唐太宗时高表仁出使倭国与倭国王子争礼无功而返,到宋太宗时王延德出使高昌国见国王不拜,唐宋文化在对外传播中的礼仪之争时有发生,甚至会影响到两国政治关系的稳定。但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父死娶母者,有兄终弟及者,有死后天葬者,有身亡不立冢者,有跪拜行礼者,更有贴面亲吻者等,唐宋“天朝上国”的立场不仅使两国在相互交流时出现激烈的冲突和矛盾,更阻碍了文化的双向流动与传播发展。

(二)文化传播道路复杂多变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文化的对外传播同样也离不开传播道路作为基础和支撑,而传播交流道路是否安全顺畅不仅关乎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动和经济贸易的发展,更关乎两国思想文化传播交流的深化和文化事业的兴盛。首先,两国关系的恶化、战乱饥荒的发生往往会对古代文化交流形成巨大的阻碍。史书记载,“(唐)开元中,回鹘渐盛,杀凉州都督王君掞,断安西诸国入长安路”(《旧唐书·回纥》),宋“吐蕃卖马还过灵州,为党项所略,表诉其事”(《宋史·吐蕃》),足可见当时战乱对传播道路造成的打击之重。其次,航海技术的落后与航行知识的欠缺也是文化对外交流中无法忽视的风险。譬如,史书记载勃泥国“有商人蒲卢歇船泊水口”“言自中朝来,比诣阇婆国,遇猛风破其船,不得去”(《宋史·勃泥》)。最后,国家政权的更迭也对文化传播通道造成一定的影响。如高昌与唐朝关系不睦,使得“凡西域朝贡道其国,咸见壅掠”(《新唐书·高昌》),最终令唐朝不堪其扰转而出兵,遂道路复通。综上可见,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既是文化对外传播的前提,也是对外文化传播道路的根本保障,而只有秉承“同御榻以延其使”(《旧唐书·突厥下》)的仁爱友善之态,才能在文化对外交流中始终占据主动的地位。

(三)文化传播安全意识薄弱

唐宋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将唐宋文化物化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凝聚、浓缩为具有唐宋特色的文化精神,使唐宋文化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代表唐宋两朝发展理念、体现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传播精神的民族文化主题,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传播安全的争论。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有了“惟名与器,不可假人”(《太平御览·四夷》)的观点,认为代表一国文化精神的典籍与礼仪不仅是“器”而且有“术”,不可以轻易示人,否则无异于养虎为患。老子也曾对此说道:“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德经·三十六章》)。可见一国的文化精神是一国之利器、一国之圣术,是文化对外传播中最应珍视之物。唐玄宗时吐蕃使者曾上书金城公主“请《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旧唐书·吐蕃列传上》),此事引起大臣于休烈的强烈反对,他以汉之亲戚东平王请诸子、《史记》等典籍尚且不给为例,力陈己见,指出吐蕃是国家寇雠不可不防备,并以知书必知兵,无异于借寇兵而资盗粮等理由劝说唐玄宗不可给之。但唐玄宗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将国之典籍慷慨赠与吐蕃。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于休烈所言不虚,吐蕃果然没过多久再次叛变,并逐渐兼并了西域各国,最终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宋代的苏轼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针对朝廷赏赐大量涉及律法、医学、经学之书与高丽的情况曾建言道:“高丽入贡,无丝发利而有五害,今请诸书与收买金箔,皆宜勿许”(《宋史·高丽》),然而此言也没有引起朝廷的足够重视。由此可见,唐宋文化对外传播仍停留于简单的赏赐交流,文化对外传播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三、拓展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

当前,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水平,增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拓展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对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战略谋划,对外既要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又要传播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多彩文化,以德服人,以礼服人,以文服人,加强情感认同。”(3)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8月18日。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象征符号

千百年来,一个民族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象征符号,反映了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延续的价值观念和对生活的基本态度,是对最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而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作为文化发展的一种方式,蕴藏着该民族对外交流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与文化精神,反映着民族文化演变历程和不同时代文化传播的思想。因此,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一个民族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符号,既有利于树立国家形象,更有利于打造国家对外宣传的文化标志和文化品牌,促进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唐宋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商贸、教育、外交等手段,将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融入外贸商品、外交政策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中国的服饰、瓷器、茶叶、文字、诗歌等逐渐成为代表唐宋文化内涵和特征的文化符号,不仅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形成“秋来海有幽都燕,船到城添外国人”(薛能:《送福建李大夫》)的商业兴隆之景,更塑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殊符号。现今享誉海内外的“唐装”“唐诗”“宋词”和各国的“唐人街”,都是唐宋文化对外传播的丰厚遗产和宝贵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当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准确把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文化符号,无疑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发展。对此,首先应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定位,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潮流,对传统文化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认识,找准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的定位,并加以恰当运用。其次,应结合现今社会发展潮流,使传统文化符号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精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贴合现代人思维习惯、符合现代人社会认知的文化符号,加强传统文化符号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加传统文化符号对外传播时的亲民感,使传统文化符号与社会共同发展进步。最后,应努力发掘传统文化符号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商业价值的文化精神符号,使传统文化符号精品化、特色化、商品化,令传统文化符号成为人们追逐的品牌潮流和时尚,也使传统文化符号成为文化对外传播交流时的一张名片,使传统文化得到创新性发展。

(二)积极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教育机构

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房玄龄曾说道:“欲安时兴化,不先富而教之,其道无由。”(《晋书·石苞传》)在唐宋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不仅通过商贸往来、政治外交等手段加以传播,更通过开辟专门渠道和设立机构,欢迎各国来宾、留学生、传教士前来学习,使唐宋文化得以大量传出。譬如,越南的文字“字喃”、日本的文字“假名”都是通过留学生、来华使节对唐宋文化的理解和对汉字的系统学习,并结合本国语言文化的特征逐渐演变而来的。由此可见,在唐宋文化的对外传播发展中,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教育培训与学术研究机构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建设特色鲜明的具有本国文化精神的教育基地,对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培育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对外交流人才,提升我国对外文化形象,以及增强国际话语权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机构时,首先应形成完备的科研、教育链条,提高教育培训成效,并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使传统文化教育产业形成集科学开发、趣味教育、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文化对外传播教育基地。其次,应整合现有的对外文化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拓宽对外文化教育的覆盖范围,使各个传统文化教育领域能互通有无,对外文化教育资源集中发展,培育具有对外文化教育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在对外文化教育领域形成点、线、面全覆盖的强大力量,以促进我国对外文化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最后,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应建立具有特色的教育机构,准确把握相关群体需求,建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色教育培训机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开展多样教育、拓展教育模式,使教育走出课堂,通过加深理解与实际运用巩固教育成果,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国家外交引领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通过国家层面的政治外交手段加强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业已成为现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在唐宋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发展中,朝廷通过互派使节、扩大文化对外交流范围、给予优惠政策、设立专门的法规和机构等措施,加强对文化对外传播的管理,使国家在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始终发挥了指导、规范、引领、建设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文化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传播深度的不断加强。从主要以外国人来华学习经商到主动走出去,将唐宋文化远播到非洲、欧洲等地,塑造了强大自信的大国形象,也使中国的使节和商贾在海外受到了“中国贾人至者,待以宾馆,饮食丰洁”(《宋史·阇婆国传》)的厚待和“番舶抵岸三日,其王与眷属率大人到船问劳”(赵汝适:《诸蕃志·渤泥国志》)的礼遇。因此,现今在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应认识到国家外交对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作用,善于利用国家手段和国家外交政策,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力度,扩大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范围,以增强世界各国对于中华文化的关注度和中华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因此,在国家外交层面对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形成主动推广、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思想意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特色、代表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内容,确定国家级传统文化遗产名录,积极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扶持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发展。其次,应借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种具有较高关注度和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大型文化盛会,集中推广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传统文化符号,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思想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后,应从国家层面打造“传统文化+”理念,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活动、商贸往来、音乐交流等社会活动的结合,使传统文化精神真正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规范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以拓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增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吸引力。

(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产品开发与贸易发展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国力的强盛往往与其国际经济地位密不可分。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使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同理,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自然也离不开商贸往来和经济力量的支撑。唐宋文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频繁的贸易往来,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远销海外,甚至还制作了一些专门服务于王公贵族的精美礼品,使唐宋两朝的文化产品成为众多贵族青睐的对象。重要的是,不仅使陶瓷、丝绸成为贵族竞相追逐的奢侈品,还促进了当地陶瓷业、运输业、丝织业等行业的发展,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携带唐宋文化基因的产品;更使唐宋文化在无形之中远播海外,让人们无比向往“疾病更少、空气更好”(4)[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新的世界史》,邵旭东、孙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82页。的中华“礼仪之邦”,进而调动起主动学习和效仿唐宋文化的积极性,客观上推动了唐宋文化的对外传播。在现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开发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不仅有利于拓展我国文化市场,更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促进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在开发和生产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时,首先应贴近社会生活,将传统文化故事与现代语境相结合,使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能代表现今人们生活主张、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文化产品,从而扩大传统文化对国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力。其次,应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产品的深度内涵,结合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创意品牌,使传统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具有中国风情、展示中国特色的文化佳品,成为符合外国消费习惯、能引起人们兴趣的文化创意,从而扩大海外传统文化市场的规模。最后,应拓宽文化产品贸易往来的渠道与领域,将传统文化中的乐曲、戏剧、舞蹈等表演形式同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工艺与技术结合在一起,将传统文化中的节日与商业促销活动结合在一起,以商业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以传统文化产品创新促进对外文化市场的完善,以文化带来的经济繁荣促进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清代政治家魏源曾说:“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默觚·治篇五》)回溯和研究唐宋文化对外传播方式的有效性,学习、记取唐宋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古鉴今,既是古人智慧在现今社会文化潮流中的积极运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5)《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2日。挖掘和借鉴唐宋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有效途径,不仅能为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更能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在国门之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