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文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2019-12-26高宏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教育者价值观校园

高宏珍

(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山西晋城 048011)

基于网络的发展逐步迈向全球,各高校对网络教学的关注愈加强烈,与此同时,部分不良网络开始出现,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些网络上的流行元素会对高校学生的价值理念产生极大影响,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网络文化又是大学生必然会接触的事物,所以,需要对大学生的教育方法进行改善,对高校教师的知识传授方式进行调整,进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构建宜学的大学环境。

1 大学生应理性对待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不太容易被定义,它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它是在一定周期、一定环境、一定范围、一定阶层等级的社会环境群体中逐步扩散。社会流行文化普遍酝酿期较短,爆发性强,流传速度快,通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是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温床。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它可能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

流行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与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极有关联,在流行文化此起彼伏的今天,优秀的传统文化似乎在逐渐弱化。大学生作为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流行文化面前,大学作为大部分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学府,有必要在学生三观形成的初级阶段,通过有效的思想引导和价值教育来优化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让学生具备辨别是非的基础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向,让学生在面对流行文化的冲击时,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大学生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

1.1 提升辨识能力

在信息时代,网络作为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性使其能够迅速传播,其所承载的思想价值观亦具有双面性,稍有不慎便会给大学生的思想价值教育带来威胁,因此,学生必须在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对流行文化中的好与坏进行区别,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

事物的一般性发展都有内因与外因两重因素,原因的产生基于矛盾的烈化,内因往往是刺激事情进步发展的本质,外因只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所以,抵制高校流行文化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大学生自身。大学生本身最缺乏的是实践的历练,大学的学校环境具有开放、实践等特色,在大学的校园里可以进行各类实践活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有足够的个人时间,能够用于开阔自身的眼界,丰富自身的内涵,学到许多必备的社会生存技能。用知识武装大脑,从而提升辨别能力,加强自身对于不良事物的抵抗力,以辩证的态度看待事物,发扬优势、摒弃缺点,用辩证的态度看待流行文化,选择其中有利的部分学习收获,不良之处便要及时摒弃,用正确的价值眼光看待流行文化,使其发挥真正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1.2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高校的学生生活中,休闲的形式多种多样,基本符合所有学生的要求。有的学生喜欢运动,有的学生喜欢安静的看书不一而同。大学时期正是青少年精力旺盛的时期,也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是极为重要的。

流行文化充斥校园,同样会影响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现在流行的手机软件“抖音”、“快手”等,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它确实会带来平时无法接触到的有趣生活,但也会很轻易的拉长学生卧床不起的时间。种种自媒体的大量涌现,所带来的影响参差不齐,直接影响青少年对生活品质的正确需求,对三观的扭曲。

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作息、爱好。当前大学生普遍在饮食上有偏食现象,直接导致营养缺乏、体能、视力低下、运动量少,沦为“宅男(女)”;很多学生沉迷游戏、综艺影视,通宵达旦,作息混乱;不喜学业,将有限的精力用到消极、追求奢华的不良爱好上。

大学期间的努力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人生道路的层次和质量,而大学期间良好的生活方式必定是锻炼意志、提升品质的先决条件。大学生应该擦亮双眼仔细甄别、远离不良流行文化,对宣传不良文化的行为严肃对待,调整好心态,转移对不良流行文化的兴趣,进而减少对不良流行文化的吸引力,减少其自身的消极影响,提升自身的控制力,在自律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避免不良流行文化的侵蚀,为顺利步入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基础。

2 教育者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

面对流行文化在高校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高校教育者应该引起重视,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对待流行文化,关注大学生的课后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内心思想,以一种大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流行文化的教育,将流行文化与教学内容结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大学生对待流行文化的正确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流行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2.1 贴近生活引导流行文化

教育者要对高校的流行文化保持正确的态度,流行文化在高校内的形成是以学生本体的思想价值基础以及一些推动作用产生的,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互联网,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群,是目前我国互联网环境的主要活跃用户,基于这一现状,教育者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来深度了解掌握,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文化,以防流行文化腐化学生的精神思想。时常组织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利用合理的交流方式来引导学生扩散思维,学会自我调节精神世界,进而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此外,教育者还应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教育与融入德育元素,用个性化的教学理念来改善学生的思想理念,从思想方面促使学生认识到正确文化的重要性,保证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健康成长。

教育者在高校中的工作内容不局限于课程内容的讲述,更是要去教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建构正确的思想态度,让学生逐渐成长为道德素质兼备的社会实用人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其次是较高的专业能力,亲和的授课技巧,正确的价值取向等,这些都是教育者给予大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高校文化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后,教育者首先要对冲击来源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把握其具体含义的基础上找寻科学的解决方案,用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选择观念。

2.2 指引学生客观认识高校流行文化

学生三观的形成阶段主要在大学这一环节,因此人们的正确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学生在不同环境中极其容易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思想影响,尽管具备了一定的辨识能力,但是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表现形式,还是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作用。学生怀着年少时的理想信念步入高校,对未来生活有着积极的遐想,但是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实力限制了理想生活的实现,不良文化的冲击对学生的积极生活观念造成了巨大影响,导致学生被流行文化所影响。大学生处在步入社会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三观还处于初级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多重影响,在流行文化盛行的校园环境下,大学生极易受到多重文化的相互渗透,在自身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中出现不良的思想倾向。同时,拜金主义以及一些经济物质条件的多重诱惑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思想威胁。因此,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流行文化,避免一些不良流行文化在校园的盛行影响,极力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

高校教育人员要对此类问题采取及时的防御措施,例如,对教学的核心理念进行改革,改善课堂教学形式,将自己的正确态度传达给学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教育者尤其要注意学生人文道德方面的培育塑造,使学生具备抵制不良文化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当然,高校教育者的教育工作要与实际生活相符,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来开展工作,对学生的人格素养进行重点塑造,重视欣赏教育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领悟经典文化的精神内涵。

3 管理者应营造流行文化助人的校园环境

流行文化随着网络发展而存在,所以各大高校还未建立有效的防范机构,若高校尚未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会导致流行文化不良影响的快速扩大。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加强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设立专门的部门监管网络信息,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学校要准备好预防方案,及时落实相关政策,加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创建适合学生学习成长的校园环境。

3.1 建设培育优良淳朴的校风

校园文化的构建应当引起所有高校的关注,因为好的校园风气体现了学校的整体质量。“校园风气体现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元素,是无意渗透入学生思想境界的文化。”一个具备淳朴风气的高校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洗礼,提升学生对美的赏识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对不良的流行文化进行抵抗。因此,高校应该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道德教学,将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思想渗透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正确的文化进行支持保护。学校还应该建立优良的校风,使所有的在校人员都具有自由言谈的权力,促进学生对教师提出质疑,形成求真的风尚,坚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校园的学习风气更加积极阳光,让学校的文化建设紧跟时代的步伐,让学生能够自主辨别流行文化的好坏,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当代青年提出过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广大有志青年的不懈奋斗。众青年要将家国的富裕与强盛、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作为自己的生活追求,拥有高远的理想,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积极奉献。要对自己的人格素养进行深入塑造,自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实践,形成高尚的道德。要始终保持初心,不贪图安逸与享乐,不害怕困难与险阻,用踏实的行动去换取民族事业的进步。青年的前行之路漫长,要保持心中的阳光与脚底的力量,为自己的理想而勇敢拼搏,坚持到底,创造无悔的人生。因此,高校优良校风的建设与发展对于青年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和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3.2 扼制校园中的负面信息

对于不良的文化信息,学校要坚决打击,抑制其在学校中的发展传播。目前我国的网络管理规则尚未健全,不良的网络流行文化才会如此蔓延迅速,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生对网络信息接触颇多,因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来保证学校网络环境中思想文化的传播影响,避免一些不良的流行文化流入校园网络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带来威胁。据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是上网,因此,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避免不良的流行文化在校园网络中的传播和影响,能够有效保障大学生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价值观提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很多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活动主要以社交软件和娱乐软件的使用为主,为了更好地宣扬学校的校风以及思想价值观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微视频等多种社交账号,鼓励学生关注,从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网络环境的方方面面来进行思想价值观的教育,以此来抵御校园网络环境中一些不良流行文化的侵害作用,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进而形成优良的教育教学氛围和思想教育环境。

4 总结

流行文化总有其流行的原因,有积极的有消极的,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竿子打翻。对于流行文化的取舍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校应该找出流行文化的正面因素,倡导流行文化中的正能量,让其不利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小,建设积极健康的高校文化,为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建立科学的影响机制,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优良。

猜你喜欢

教育者价值观校园
品读
我的价值观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