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12-26梁艺琼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高职

梁艺琼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广东阳江 529500)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比较长,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培训规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且学校的根本内涵也进行了转变。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学生的选拔体系和课程教育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真正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确保人才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1]。

1 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1.1 培养模式不符合时代要求

高职院校在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果选用的培养模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入职以后,就无法满足企业的各项要求,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职院校在进行培养模式创建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市场的各项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也没有根据院校的实际发展现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在进行培养模式确立的过程中,也没有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创建经验,创建的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无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甚至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这项创新模式的本质,并不了解高职院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进行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进行培养模式创建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2]。

1.2 培养内容过于混乱

高职院校在进行培养模式创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培养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划,那么在进行培养内容落实的过程中,会出现混乱的问题。不仅无法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在对人才进行日常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不利于人才进行更好的发展,甚至会降低日常的教学效率。高职院校在进行培养内容建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根据专业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培养内容,那么在进行培养内容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影响日常的教学活动,甚至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存在抵触的心理。这些问题不仅会降低培养模式的创建效率,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和谐[3]。

1.3 没有实现全面创新

高职院校在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想培养更多的人才,就要实现全面创新。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全面创新的重要性,在进行创新改革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了传统的创新形式,将这项工作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甚至很多教师也没有认识到这项培养模式创建的重要性,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落实各项培养内容。这些问题不仅会阻碍创新模式的发展,也不利于高职院校进行更好的发展,甚至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导致学生的学习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在步入社会之后,会面临更多的问题[4]。

2 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 强化学分制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将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在进行日常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学分制的教学方式,优化顶层的设计,对现有的培养模式和机制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科学合理。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专业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才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5]。

例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在进行培养模式创建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应该根据专业的各项要求,培养能够适用不同学科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确保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人才的多样化发展[6]。

在实行学分制教学模式之后,很多高职院校的选修课比例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专业选择。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营造了更好的教学环境。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更加的标准,还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模式的发展[7]。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院校可以聘请一些国外的知名专家,对学生进行教学,还可以通过国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高职院校也可以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创办一些境外实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国际化的交流和合作中,使得学生的自身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8]。

2.2 实现研究性教学

高职院校在进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研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树立主体学习意识。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思考以及实践。这项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而且能够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使得人才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优势[9]。

例如在进行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对人才进行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创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还可以制定一些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能够符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该整合各项资源,创新原有的教学方式,使得人才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面临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2.3 实现整体育人

高职院校在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实现整体育人的教学目标。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因此应该加大这种教学目标的宣传。可以采用国际化先进的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将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合到现代文化教育过程中,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院校还可以采用项目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更好的进行专业学习,并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4 强化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在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创新现有的人才管理模式。在对人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保证人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进行人才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院校可以设计新型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更加广阔的知识,并且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例如高职院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更符合自己成长需求的教学计划。这种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专业学习,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品牌效应,使得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和就业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培养出一些拔尖创新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使得高职院校进行了更好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具体要求,转变原有的教育形式,才能保证培养模式的建立,符合社会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真实需求。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对培养模式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善和优化,才能保证培养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的科学合理。高职院校还应该对各项专业的教学理念以及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开拓和创新,才能为院校今后的实践发展,奠定好良好的基础,促进高职院校进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高职
人才云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