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语言与文化初探
2019-12-26薛薇
薛 薇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400)
在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东部之间,有一块神奇的土地。也是我们非常向往的地方,澳大利亚。在北半球的我们,会遥想澳洲这片土地上的形态。澳大利亚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着独特的动植物和人文。通过游览、走访、游学,我深度的了解了澳洲的一些特有语言和文化。在此,做一个简单的初探。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会通过观看欧美电影来了解语言及文化。
1 澳洲动植物语言文化特色
澳洲大陆幅员辽阔。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海拔最低和地是最平坦的陆地。因此,澳大利亚有着特有的动植物。澳洲有着特定的动物词汇和丛林文化。澳大利亚的动物种类繁多,语言词汇丰富。澳大利亚的植物繁茂,有着其特有的丛林文化。澳大利亚语言中bush是能显示出语言在特定社会环境具有的界定功能。
1.1 动物丰富
在书本中,我们能学到袋鼠是其特有的动物。在电视中,我们看到健壮的袋鼠在奔跑。然后,当我们身处澳洲,则发现,光用kangaroo来形容澳洲的袋鼠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老虎狮子,澳洲具有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动物群体。袋鼠一度成为其泛滥的生物。虽然其为澳洲的“特产”,但在澳大利亚却不是珍稀动物。政府会限额不杀一批。此外,袋鼠肉蛋白质质量高脂肪低,无论口味还是营养都和牛肉相差无几。在澳洲的动物园,你发现,还有一种袋鼠叫wallaby,这种袋鼠是沙袋鼠。它短小精悍,非常灵敏。它整天东奔西跑。所以在澳洲词汇中,流浪汉、失业人员也可以用该词来形象比喻。比如,on the wallaby,就可以非常传神的表达流浪汉的状态。澳洲的“鼠”类泛滥,光各类“袋”鼠的英文就多达百种。比如,小袋鼠,我们叫joey;鼠袋鼠,我们叫rat-kangaroo;雄性袋鼠buck;bilby称为兔儿袋鼠。澳洲的袋鼠有关的事物也不少,如kangaroo net(捕袋鼠网)、kangaroo dog(袋鼠猎犬)、kangaroo pocket(指大口袋)等等。
除了袋鼠,澳洲特有的一种深受人们欢迎的动物是koala(考拉)。考拉性情温和,酷似玩具狗熊,有名树熊。考拉一身都在树上度过,多数时间在睡觉。睡眠时间长达每天20小时。主要在夜间活动的考拉,是爬攀高手,但是走路缓慢。因此我们也会将笨手笨脚、行动缓慢的男人称之为koala。当然,澳大利亚人也自称为考拉,因为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动物。
澳洲的特产动物还有emu(鸸鹋)。它个头较大,有地上捡东西的习惯。在悉尼的城市公园,到处这种“大鸟”。人们俗称它们垃圾鸟。我们也会将那些捡拾未清理净的树枝的人称作emu-bobber。Platypus(鸭嘴兽)也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澳洲特色动物。还有各种类型的蜥蜴,如garden lizard(澳洲小蜥蜴)、jacky lizard(长尾树栖龙蜥蜴)等。澳洲有数不尽的各类动物,需要花上很多时间才能记录。光街头的小公园就有各类的鸟、湖中有各类的鱼。我总结为鸟多、蜥蜴多、“鼠”多及各类夜间活动的动物多。在动物园,有夜间动物专区,他们将夜间动物专区装上灯,供大家白天观赏。
1.2 植物繁茂
在澳洲悉尼街头,到处是参天大树。澳洲其独特的地域及气候条件,造就了各类适应其本土的物种。其中澳洲植物中特有的种属就是桉树(eucalypt)。桉树是考拉赖以生存的树种。我们开玩笑的说,考拉那么可爱,把考拉带到我们国家的动物园吧。那是不可能的。没有桉树,考拉也很难生存。我们也发现,桉树叶上或许有一种让人睡觉的因子,考拉通过每日数小时的嚼食,然后进入长时间睡眠状态。
澳洲的特产植物有black boy 草树、blackwood黑檀、black wattle 黑金合欢树等。土澳的人们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购买家具装扮房屋,他们喜欢天然的材质。这个他们植物繁盛有着一定的联系。我所了解的澳洲朋友,他们家非常简朴,很多为自制家具,并一定会养育一些动物。当然动物中的猫咪在澳洲是不允许离开房屋的,担心它们上街捕食了土澳的特产各类“鼠”。
澳洲的土壤肥沃,植被丰富,有大片植物供绵羊生存。因此羊是澳洲文化的代表之一。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因此也产生了一些和羊有关的词汇。
在电视上,我们能看到澳洲土地辽阔,有漫无边际的丛林。灌木丛是与澳洲开拓史相联系的。澳大利亚的原始土地都是从丛林开垦出来的。因此bush这个词与澳洲的文化息息相关。比如bushed,指在灌木丛林中迷路;bushwhacker指的是那些以砍伐丛林为生的人;bush boss 指工头,丛林伐木的工头;而bush本身就能想到一望无际,荒芜的丛林或无人居住的内地。
2 澳洲的多元文化与语言特点
澳大利亚文化从语言角度来说,属于西方文化。澳大利亚继承了英国和欧洲的传统文化。操着一口土澳的英语,却兼容了土著、亚洲和美国的语言文化特色。因此,澳洲的文化非常多元化。澳大利亚英语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词汇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点。如果说美国是一个移民之邦,大熔炉的话。澳洲可以称之为小熔炉,并慢慢赶超美国。数千万移民从世界各个角落,操持不同的语言,携带不同的文化生活在一起,相互接触与交谈,外来语使土澳英语成为世界上一种词汇异常丰富的语言。澳洲词汇中最多的是以下三类词语:一是土著词汇,融合了澳洲土特产特色,如动植物英文;二是英式英语词汇,当白人移民踏上这片土地时所作出的贡献,主要以英国和欧洲文化为核心;三是从其他语言中借用的词汇(即“外来词”),融进了大量的亚洲文化。
2.1 土著词汇与文化
澳大利亚是一个在土著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它的文化和语言特色,必然是土著的文化和特色。早在欧洲人造访澳洲之前,有着the old people一次,就是指first Austrians。现在澳大利亚英语中的aborigine一词指的就是澳洲原居民。在与澳洲本土人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在文化上,非常热爱动物。在语言使用上,也非常喜欢用动物来比拟。他们的土著语较为丰富,比如kangaroo(袋鼠)就是土著人的语言。悉尼有个动物园Taronga非常有名,也是土著语,意思是美景。而kangaroo land则是澳大利亚的别称。因此,从一些土著地名内涵可以看出,土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祖先精灵的化身,这也是他们特别热爱动物的原因之一。
2.2 移民文化与词汇
澳洲的社会与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移民也改变了澳洲的历史和社会。而移民不仅是空间的流动,更是语言和文化的流动。虽然澳洲以土著与英国文化为核心。但世界各地的人们涌入澳洲,成就了一种多元文化为特色的绚丽多彩的澳洲文化。
首先就饮食来说,澳洲自己的独特饮食较为简单,汉堡、鱼肉、面条、薯条等。而涌入的各国移民将饮食特色带入了澳洲。在澳洲,饮食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比如lasagne是意大利食品卤汁面;Espresso roast 一种需要焙炒的咖啡;broccoli花椰菜。这些都是意大利食品。法国人则带来了broiche,crossant还有moselle(法国名酒)。德国的香肠wurst也出现在了美食中。当然不可缺少的中国饮食,大大的丰富了澳洲饮食文化。街头随处可见的中国广式点心店,深受欢迎。Dim-sim(中式点心)、yum cha(以茶为饮料的中式茶点)这样的词汇也出现在了澳洲饮食文化中。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在悉尼街头看到多家中式餐厅等位的人数很多,热爱中式饮食的各国移民络绎不绝。
就移民的体验感来说,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融入感和文化差异感都能适应。和一家中国移民去的先生交谈后发现,他对澳洲的文化能够认同。他也对其视自己为一分子而高兴。他说,虽然是中国人,但在澳洲这片土地生活毫无违和感,并没有很大的文化冲突。其对政府给予的保障也是深感适宜。澳大利亚中中国的留学生比例较多,最新数据达20%以上。澳大利亚提供完善的语言培训体系。在澳洲求学,留学生在语言和文化的适应期过渡的都较好。
2.3 宗主国词汇与文化
澳大利亚以英国移民逐渐演进而来的国家。因此,澳大利亚主要以英国模式,其文化主体为盎格鲁-萨克逊文化。母语是英语也能体现出来。因此在文化上,澳大利亚继续了英国的许多传统。虽然与英国相隔万里,但这种母子间的情节处处体现。澳大利亚的国歌“Advance Australia Fair”《前进,美丽的澳大利亚》可以窥见其与英国的血统及友好关系。而澳洲人称作的old land,old country,old home 都是指的英国。去英国叫做go home。
澳大利亚很多地面也秉承了英国的用词。比如,世界著名的悉尼,是以当时英国的殖民达成的名字来取的Sydney。Darwin(达尔文市)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地名,取名来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当时达尔文经过此地,便以他的名字来纪念。还有一个有名的大公园,位置在悉尼市区,是以英国人名命名Hyde。
澳大利亚的国旗则是真正的britishness情结象征了。其左上方蓝底红白十字相见的英国“米“旗,代表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3 结语
澳洲是一个南半球非常有特色的土地。在两百多年的社会发展史上,澳洲经历了风平浪静的一次次变化。澳洲不像欧美国家那么动荡不安、跌宕起伏。澳洲人有一种与世无争和谐统一的平和。澳大利亚的英语词汇包罗万象。澳大利亚的文化有着其乡土气息又不断融入的小清新。语言和文化根植于这片物种丰富的土壤,反映着澳洲特有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本文就澳洲地理位置特征和多元文化特点初探了澳洲的语言及文化特色。就其丰富的动植物土特产浅浅谈到了它的语言文化特色;就其土著、移民和宗主国文化特点,简要的研究了其语言特色。在学习澳洲文化和语言的时候,我发现泛泛而学远远不够。其特有的物种延伸出各类词汇与相应的文化特色。澳洲是一个令旅游人和移民者都神往的地方,它平和、友善、包容。其词汇和文化特色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