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古筝教学中趣味性与艺术性融合的策略探讨

2019-12-26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古筝艺术性乐曲

黄 蓉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艺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高职古筝教师要正确认识古筝教学中的趣味性,认识趣味性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价值,并充分发挥古筝教学中的趣味性优势,将趣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体验古筝乐曲中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的艺术赏析能力与古筝弹奏水平。高职古筝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融合趣味性与艺术性,就要创新古筝教学方法、丰富高职古筝教学内容、重点提升高职学生的艺术修养、运用启发式教学、加强体态律动教学,实现古筝教学中的趣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1 古筝的艺术性

古筝是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其起源较早,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经有200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在我国古代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受到中国古代各朝代、各领域人士的喜爱,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古筝艺术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古筝在古代祭祀、庆典时得以使用;古筝流行于古代社会的贵族阶层;古筝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的舞蹈中;古筝被古代贵族作为主要才艺之一;古筝具有一定的抒情功能;古筝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且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好评,具有较强的艺术交流价值[1]。

古筝弹奏的核心是古筝乐曲的韵律,人们在弹奏古筝的过程中通过“以韵补声”的方法提升古筝的表现力,丰富古筝的情感表达层次。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古筝会被细化为:音头、音腹、音颈,其这些部分的细微变化称之为“韵”。

2 高职古筝教学中趣味性与艺术性融合的重要价值

音乐是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且能够直接、明确的表达音乐中蕴藏的情感世界,具有较强的情感艺术价值。在我国音乐文化体系中,古筝的情感表达较为深远,古筝乐曲往往具备较深的蕴意。古筝具有音色优美、雅致、雅俗共赏、入门较易的特点,这导致古筝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受到广泛的欢迎。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深化,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古筝专业,从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古筝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古筝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主动体会乐曲中的蕴意,还需要学生大量练习古筝弹奏技巧,具有扎实的古筝功底,这就需要高职教师充分挖掘古筝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练习古筝技巧,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古筝演奏能力[2]。

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古筝教学的趣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正确认知古筝的价值与意义,认识音乐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音乐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均是建立于人类社会文化的基础上的,具有极强的主观意识。因此,高职教师要想“文化中的音乐”作为古筝教学的主要导向,充分利用古筝乐曲中的文化价值,提高古筝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实现趣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3 高职古筝教学中趣味性与艺术性融合的策略

3.1 创新古筝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古筝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古筝的趣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就要创新古筝教学方法,开展新颖、有趣、多样的课堂古筝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职古筝教师要积极迎合现代社会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古筝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对古筝教学的固定影响。在传统古筝教学中,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方法,主要依靠古筝教师面传口授,通过丰富的古筝弹奏经验进行讲解与示范,并让学生重复练习教师的指法与弹奏技巧,这种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古筝艺术涵养。高职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方法中吸取教训,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引进现代教学模式,开展“集体授课”的形式,并将学生根据不同的古筝基础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采取“分组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体练习和演奏,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指法、韵律与弹奏技巧,并适时给出指导意见。这种“集体授课,分组教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认真练习,专注演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

3.2 丰富高职古筝教学内容,提高古筝教学的趣味性

高职古筝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古筝的趣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就要丰富古筝的教学内容,提高古筝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开发新的古筝课程,让学生耳目一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筝乐曲,了解古筝文化,提高自身艺术涵养,实现古筝教学中趣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在现阶段的古筝教学中,一些高职教师的教学目的性过强,将“考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古筝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没有终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一些高职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通过考试,则大量进行考级曲目的教学,曲目单调、乏味,并且让学生重复练习考级曲目,既没有给学生讲解考级曲目中的乐曲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也没有融入其他曲目的教学,降低了古筝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对古筝学习感到厌烦,无法真正体会到古筝的艺术魅力。

高职古筝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曲目,引进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曲目进行教学,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了解古筝曲目的文化背景与情感内涵;高职古筝教师还要丰富考级曲目教学的文化讲解部分,重点讲解考级曲目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曲目演奏情境及情感含义,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实现趣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教学。

3.3 重点提升高职学生的艺术修养,强化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高职古筝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古筝的趣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就要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艺术赏析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古筝乐曲的情感与蕴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表达能力。高职古筝教师要全面的看待古筝教学,将古筝放置于艺术体系中,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古筝教学体系。高职古筝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提高学生对古筝乐曲的理解能力。高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进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古筝乐曲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古筝乐曲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观看资料的同时深入感受古筝乐曲的内在情感,融入古筝乐曲营造的氛围,从而加深对乐曲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艺术赏析水平。

3.4 运用启发式教学,实现趣味性与艺术性教学的融合

高职古筝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古筝的趣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还可以引用启发式教学,结合课堂古筝乐曲,诱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不同流派乐曲的特色,实现趣味性与艺术性教学的融合。

在高职古筝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具有扎实的古筝基础,但是其演奏出的乐曲缺乏情感表达,无法充分体现出乐曲的内在情感及蕴意。这主要是由于这些高职学生的人生经历具有局限性,缺乏乐曲情感的切身体验。基于此种情况,高职古筝教师可以进行联想教学,就是通过提供不同流派古筝乐曲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古筝乐曲的文化背景、经济情况、政治发展历程及历史发展等,并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曲目展开想象,联想曲目中人们的生活环境、面对事物的反应及态度,从而体会不同乐曲中的情感。

3.5 加强体态律动教学,亲身体会音乐的美感

高职古筝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古筝的趣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还要加强体态律动教学,提高学生对古筝中“韵”的体验,通过体态律动表达古筝乐曲中的韵律,既可以帮助学生放松紧张的肌肉,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古筝乐曲中的“韵律感”,提高学生的乐曲表达能力,实现趣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举个例子,高职古筝教师在进行《寒鸦戏水》的教学时,可以率先讲解该曲目的意境和描述的画面,并在示范的过程中做出一定的肢体动作,如:大撮抬臂走弦、左手颤音抬臂走弦等,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表达与其肢体动作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古筝弹奏的视觉美感[4]。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古筝不再仅仅是一种古典乐器,而是现代社会人们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开展艺术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高职古筝教师要想做好古筝教学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专业的古筝人才,就要强化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古筝教学的趣味性。高职古筝教师要将趣味性教学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筝学习的趣味性,强化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猜你喜欢

古筝艺术性乐曲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父与子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
悲伤的乐曲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