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019-12-26周一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思政

周一帆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

高校思政教育无论是概念还是理论都相对枯燥与抽象,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与本质,无法发挥思政教育在学生价值理念中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效果,需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挑战,需要不断地更新思政教育的方式与内容,积极创新思政教育的途径。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逐渐加强,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的关联,旨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思政教育的总目标。

1 高校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1 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的条件

高校校园文化体现出了明显的适应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转换能力,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精神支柱,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自身的有效传播,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条件,使得高校校园文化能够最大范围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信念。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建设了多种样式的校史展览馆,在校大学生可以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观看与学习,近距离体验学校浓厚的文化传统。部分高校还在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地方标明了校训,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校园文化的优秀内涵。由此可见,高校开展的这些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向学生传播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实际上,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形式并不是单向、片面的,而是通过校园内流动与校园外辐射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在校园内,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有利的途径,例组织知识讲座、演讲会或者开展交流会等,都能够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谈心与交流,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播与熏陶。换言之,高校校园文化只有进行有效传播才能最大范围地影响更多的学生。在校园外,高校会组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推动校园文化向外的延伸与渗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将自己学习到的各种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向社会展现出校园精神,使得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建立了紧密的互动关系。

1.2 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

高校思政教育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建设。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实际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依赖于坚定的政治方向,高校思政教育是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核心内容,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推动着高校校园文化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只有按照思政教育指出的前进方向发展,才能确保全体师生的行为、思想以及政治等保持统一与和谐。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社会压力,不仅要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同时也需要遵循学校的严格管理,还需要听从家长的教诲,最重要的是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与调解,对学生自身以及高校的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作用。而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深入地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使得学生能够勇敢地迎接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高校思政教育也能够有效地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营造出一个积极、乐观、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1.3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高校思政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的完善、物质文化建设的完善以及制度文化建设的完善。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丰富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鼓励与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与修养,从而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实际上,学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道德素质与修养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包含物质设施等,但是目前高校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校园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借助思政教育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校园物质设施的良好美德,从而间接地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最后,制度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校园制度文化不仅能够推动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够对校园建设的秩序起到一定的制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选择,校园制度文化可以对师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有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校园制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引与纠正,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完善。

2 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具体路径

2.1 重视并加强思政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借助校园这个广阔的空间来表现自我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需要重视并加强思政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学生思想意识的实际情况将知识讲授与思想教育相互融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对思政教育课的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一定的完善。一方面,基于国情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课。高校思政教育课涉及到多种价值观念,例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就业观等,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基于理论知识来制定实践课方案,基于我国国情将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与学校党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思政教育实践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结合校情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各个高校自身的文化内涵与专业特色等存在明显的不同,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政教育,并将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之间进行良好结合,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以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2.2 调动思政教师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两者都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借助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要定期举办校园文化活动,例如艺术节、科技节等,确保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具有较强的层次性与开放性,使得学生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也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为师生交流与沟通提供桥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丰富与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情况,不能仅仅将校园文化建设片面地当做一种学生管理方式,而是要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热情,从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避免不良思潮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侵害,以身作则,通过身教这种典型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2.3 强化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

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应该注重校园建筑的合理布局与设计,追求独特与美观,调整各个宣传栏的位置,多种植绿色植物,提高绿化面积,进一步完善校园中的各类教学设备,设立典型的校园文化标志物,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了解与感悟校园文化的内涵。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来调整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与信念,注重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借助各类节日开展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向学生传递学校浓厚的文化内涵,同时高校要重视自身品牌建设,构建积极健康的校风氛围,借助师德先进人物这一方式来树立榜样。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制度文化建设能够确保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实施,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需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高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党的指导思想,树立诚信、公正的良好形象。二是民主性原则,高校要积极建立透明、科学的民主环境,借助网络平台、宣传栏等来提高政务的透明度,为学生民主权利的实施提供途径。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加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校园文化建设指出了正确方向,同时也充分发挥出了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思政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思政教育融入到了校园文化活动中,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优良的道德品格。为了发挥思政教育在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效用,可以从思政教育课、思政教师、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以及制度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在实践中满足师生对思政教育的需求。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