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困境及实现路径
2019-12-26高冉
高冉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阶段,如何让学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提升媒介素养水平成为新时期中学生教育的重点。
1 媒介素养教育与“数字原住民”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在论著 《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Culture and Environment: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中提出。他们从维护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帮助青少年辨别、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增强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正式为媒介素养进行定义,指出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能力,以及制作、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在理解媒介素养的基础上,可将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解读为:通过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对媒介信息的作用、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进而更好地与社会共存。
通过媒介素养及其概念得知,媒介素养教育这一纪念,最初即发端于媒介环境中的青少年群体的关照。当下的中学生群体,普遍出生在2005年前后,他们从出生起,即浸泡在智能手机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学者因此而称其为纯粹的“数字原住民”。这一群体在成长阶段便高频率地接触各类数字媒体,调查数据亦显示,中学生“机不离手”现象已成常态,甚至把手机通讯工具、微信朋友圈、腾讯游戏当成“主业”,从而荒废了本该是“主业”的学业。与此同时,他们对外界和自我的认知严重依赖于各类社会化工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中颠覆式重塑。
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之中,如不加以引导,极易容导致“媒介依存症”。媒介素质教育则是改善这一局面的重要方式。学生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体悟形象塑造与自我表达的重要性,理解自我展示要基于文化环境和一定的社会规约;能够掌握流言的典型特征和传播规律,学会识破各种谣言;理解影视媒体中呈现的现实场景与真实社会场景的差异……由此减少媒介环境的负面作用,养成批判、审慎的思维习惯。
2 中学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困境
90年代后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出版了《将大众媒介用于公共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媒介教育》《了解媒介:媒介教育与传播研究》等著作,推动全球的媒介素养教育从理论探讨进入实践阶段。截至目前,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中、小学的常规教育内容。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全民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观国内,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整体起步较晚、发展滞后,探索、建设适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适合地方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案困境重重,推广之路任重道远。中学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列入必修课程梯队,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对学业成绩、中考升学并无影响,从社会到个人,从学校到家长对于媒介素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当然,部分发达省份及城市已实验性地引入了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但就具体实践而言,绝大部分中学引入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普遍带有浓重的思政教育的色彩,从授课内容上看,更为强调对各类媒介的简单介绍和媒介使用过程中的道德引导,从授课方式而言,更为倾向于基于认知导向的宣讲式教学和基于计算机使用的基本操作教学,整体而言,偏向于从思想品德课和信息技术课的角度来片面地解读媒介素养教育,忽略了媒介素养教育中关于 “培养媒介化环境中的理解能力、分析批判能力和创作能力”等重要内容。这反映了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学目标定位和教学内容设定上的严重缺陷。
在导致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落后的诸多原因中,师资力量的匮乏首当其冲。媒介素养教育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的教学理念,国内关于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多集中于高校科研领域,中学教师队伍极为短缺,这对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产生了诸多不利条件。另外,地方中学把“综合素质教育”提上日程不久,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尚未将媒介素教育纳入考察范畴,因此缺少与此相关的考核制度,这同样影响了地方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
3 中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目前,国家网信办出台的一系列关于网络信息监管的措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拦堵”诸多不良信息,但“堵不如疏”,打通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显然更胜一筹。
3.1 政府牵头、社会参与
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导向带动作用,在政策、资金上给予相应支持,倡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成立中学生媒介素养培训基地或训练营,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地方中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基于这种合作的典型案例是成立于2000年的少年新闻学院。该新闻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少年报社联合创办,旨在探索适用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其课程教材涵盖了媒介分类、媒介阅读、媒介写作、媒介口语等方方面面,但缺少关于媒介现象的批判性解读。)
3.2 校际合作、开发课程
学校应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建立和实际教学水平相符合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制定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明确中学生媒介素养评判标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重点、针对性的展开。同时,地方中学可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如联合高校相关专业,组织专业研究团队、聘请相关领域学者进校开展媒介素养专题讲座。这种合作方式最早见于200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落地项目“小小看媒体”,该项目通过开设系列主题课程、讲座、游戏等形式,在中小学中推广、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影响较大的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166中学合作开设的“博雅系列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专业教师开设“中学生媒介素养”选修课,通过一系列主题帮助中学生理解媒介并学会利用媒介技术进行创作。
3.3 因地制宜、确立目标
中学依靠自身力量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科目而存在,而是渗透在中学开设的各学科教学中。在这种混合教学汇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应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具体而言,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应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第一,媒介共存力。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发问“鱼是否知道自己是湿的”,人们猜测“不知道”。人与媒介的关系正如鱼与水那般密切,媒介已经完全渗透到中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至于学生经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数字时代,中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随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媒体的影响力;第二,媒介认知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分析媒介日常内容,区分“严肃新闻”与“日常八卦”“权威来源”与“道听途说”“传统纸媒”与“视听新媒”等,同时;第三,媒介批判力。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目标是注重对学生实际批判能力的培养,逐渐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批判性地解读、探讨身边的媒介现象,如“热门新闻的反转”“朋友圈的毒鸡汤”“网红的产生”“手机刷屏依赖”“网络游戏成瘾”“网络隐私泄露”“流量跑过质量”等;第四,媒介使用力。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课题信息,并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想法,同时要教育学生利用自媒体发布信息时,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倡导学生发布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言论。这种目标式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媒介素养的意义。
3.4 教师进修、理念提升
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息息相关,提升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迫在眉睫。地方教师进修学校可聘请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研究团队,组织中学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具体内容可从传播学理论中挑选,如关于媒介进化史的“传播的历史与演进”专题,关于人际传播的“库利的‘镜中我’”专题,关于群体传播的“谣言、反转新闻、虚假新闻”专题,关于大众媒介与社会现实的“拟态环境”专题、关于个人认知与传播效果的“认知基模”专题,关于媒介技术的“电视人、容器人与网瘾症”专题,专题讲座应适当增加互动、讨论环节的比重,参与培训的教师可针对专题进行交流、讨论,并探讨其与日常教学的关系,以此逐步提升中学教师对媒介环境的认知,使其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
3.5 建立机制、完善制度
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是推进媒介素养教育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媒介素养教育应结合学界研究和业界实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尽快建构中学生媒介素养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将学生对媒介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评判能力、质疑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建立学生对评、师生互评体系,评价结果入档,以作为日后进一步考核的参考,合力提升中学生媒介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