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创新探索
2019-12-26包晶
包晶
(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南阳 473061)
现如今,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如电子账单、电子课件、云储存等,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具体到图书馆管理中,特别是大型的图书馆,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的需求,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改革图书馆资料管理方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成为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的关键。
1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化的必要性
1.1 传统图书管理方式过于封闭
传统的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比较保守,所有的图书资料采用书面账目的形式进行管理,而且图书品类、数量不能够完全的对读者开放,图书馆的各类图书资料的信息共享性较差。而且对于读者来说,面对众多的图书资料,在短时间内不能够迅速筛选,这就导致很多图书资源不能够呈现给读者,造成图书资源的浪费。而对于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于信息的便捷性和共享性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封闭式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亟待解决。
1.2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相对被动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读者对于图书的选择主要是依据自身的需求,自主进行图书筛选,图书馆处于一种被动服务的状态中。具体来说,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停留在图书借还、新书发布等,也就是说图书馆对于读者的个人喜好、图书需求了解不够透彻,提供的图书服务过于单一,不利于满足读者的多样化服务的需求。而大数据信息技术,能够结合图书馆的读者建立读者档案,进而通过读者以往的图书购买、借还需求,进行大数据筛选,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图书服务,更有利于完善图书馆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1.3 电子图书发展的带动性
现如今,电子图书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特别是网络小说、电子教材等电子图书资源,越来越多的读者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图书阅读,这就导致传统的图书馆的读者规模逐渐缩小,不利于传统图书馆的稳定经营。再加上当当网、京东图书等电子商务平台的迅速发展,这些都要求传统的图书馆必须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进而尽快地适应现代化图书市场的竞争。
2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库建设有待完善
从当前大多数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库的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图书资料共享数据库实现困难。从当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建立的图书资料数据库来看,其主要是局域内部的图书资源共享,并没有实现联机检索信息功能,特别是一些新上市的图书资源,不能够及时地在信息平台中上架,图书数据库的资料内容过于陈旧,资源共享内容对读者的吸引力不高。
二是,数据库系统功能不够完善。通常来说,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中,主要是针对图书科目、字数、作家等品类的查询功能,从功能分类上不够细致,另外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中,对于部分精品、珍藏图书的用户权限开放性不足,也影响了一些优秀图书资源的利用,不利于吸引读者的购买力。
三是,图书资料数据库缺乏安全体系建设。从当前的图书资料数据库的安全性建设上来看,图书馆会员、图书馆藏等信息存在较大的信息泄露问题,数据库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2.2 信息资料管理方法落后
一方面,图书资料信息化匹配不对称。在图书馆信息化资料管理改革的初级阶段,大多数的图书馆仍然采用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这就导致在进行图书资料信息录入的过程中,容易存一些遗漏、品名错误等操作问题,导致信息数据库资料与实际资料内容不对称,不利于信息数据库管理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信息管理手段缺乏创新。从信息管理手段上来看,主要还是对新书上新推广宣传、图书促销等管理手段,并没有充分的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一些网络促销活动,不利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3 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人才
在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改革的过渡阶段,图书馆对于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从当前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的实际问题上来看,主要表现如下所示。
首先,图书资料管理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现如今,很多图书资料管理员并非管理专业人才,从学历层次、专业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特别是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管理员,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无法独自应对图书资料数据化、信息化的管理工作,这就导致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其次,图书资料管理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员与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员不同,其对于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完成传统的图书资料的分类、统计和采购,还要将各类图书资料录入到数据库平台中,完善不同图书资料的详细信息,可以说,大数据对图书资料管理员提出了更好的工作需求,另外,还需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图书资料管理员综合素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3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资源管理方法的选择
3.1 进一步完善图书资料信息库建设
在原有的图书资料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之上,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图书资料信息库系统进行完善。
一要,完善图书资料共享数据体系。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对图书资料多样化、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在进行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在确保现有图书资源的基础上,与其他图书馆或者通过电子图书系统,引进一些优秀的图书作品,以电子图书的形式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对于图书馆现有的图书资料,实现“电子图书+纸质图书”共存,借鉴当当网和京东图书等图书资料信息管理模式。
二要,完善信息化服务功能。在确保各类图书资料准确性的基础之上,对读者进行等级分类,设置普通用户、会员用户和贵宾用户,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服务,采取定向推送和大众推送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对于部分珍藏图书科目,可以采用半开放的管理模式,提高对普通读者的吸引力。
三要,建立图书资料安全管理体系。设置用户密码和用户权限,保护用户的基本隐私,同时建立图书数据库防火墙,避免受到网络入侵,确保绿色的图书资料管理氛围。
3.2 创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方法
首先,树立科学的信息管理意识。在新形势下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必须要及时地转变,具体来说,在图书资料的整理阶段,精细化图书分类,并详细核对图书资料信息,确保整理和录入阶段的准确性,同时,强调图书资料管理的各个流程的规范性,避免发生图书资料与信息数据不匹配的问题。对于某个管理流程和环节出现的错误,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引起各管理环节的重视。
其次,灵活转变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在确保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的基础之上,可以积极的借鉴一些信息化管理手段,特别是对于一些新上市或者库存图书资料,可以引入读书日、读书月活动,大力推送和宣传部分书籍,为读者筛选图书资料,进而达到消化图书库存、提高新书销量的目的。
最后,积极的借鉴国外先进的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手段。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在确保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功能的前提下,注重对读者人性和管理服务,如进一步简化服务距离,实现读者直接面对面的人机交互服务,让读者自己管理图书资料,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而且也更加便捷和人性化。
3.3 培养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技能
第一,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员的信息化管理专项培训。对于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员应该根据配置的图书数据库系统,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化培训。具体来说,培训内容应该包括电子平台系统操作、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同时还要增加关于大数据相关的报告分析,明确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并积极的聘请一些法学、电子商务、网络设计以及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满足图书馆行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好地确保图书管理员能够提高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第二,积极邀请国内外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专家指导。特别是对于刚刚建立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平台的图书馆,可以邀请一些行业专家对现有的图书馆数据库进行指导,并提出一些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新方法、新理念,进一步规范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流程。
4 结语
通过论述可以看出,在当前大数据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来说,图书资料管理非常关键,也是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这就需要图书资料管理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强对图书馆信息数据库体系的建设,完善信息服务功能、安全系统,并严格制定和规范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流程,促使图书资料管理员能够认识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管理水平。总之,在大数据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尽快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