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多样化的建构与实践

2019-12-26鲍忱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环境学院建筑学院浙江嘉兴314000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实训院校高职

鲍忱(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环境学院/建筑学院,浙江嘉兴 314000)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各种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之中,其中教育领域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最重视“言传身教”,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维度的拓展,然而在使用信息技术之后,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变得多样化和便捷化,这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开展的主要平台,其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和程度也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造成重要影响。

1 高职院校课程多样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课程多样化改革是符合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能够培养教师的多样化教学意识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场所,其责任是重大的,而教师是承担这项责任的主体之一。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多样化改革能够有效改变教师的教学意识,让教师认识到课程教学并不仅是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教师的教学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对课程的认识程度,包括课程的优势和特点等,这样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第二,教师要对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重新审视,剔除不符合时代要求、教育发展的内容,如教师通常会认为大量布置课后任务会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但是如果布置的课后任务没有针对性和创新性,那结果反而适得其反;第三,教师对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认识[1]。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忽略学生自身的特点,往往采用“填鸭式”方法来进行教学,通过改革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变,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1.2 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的多样化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课程的多样化能够促进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比如,有的课程内容会比较枯燥无味,课程改革后加入了更多的实例和研究过程,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学习和研究;其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让学生的课堂地位发生了转变,从被动接受转化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课程选择。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课堂学习,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课程多样化改革还表现在技能鉴定的多等级方面,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时间、精力的合理分配,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1.3 能够促进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

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改革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如果教学过程中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这项教学模式就会逐渐失去它具备的优势,如当前教育学者鼓励“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但是师生的互动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应该创建多个平台和渠道进行学习和交流[2]。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为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新媒体技术,通过更加直观、感性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优质开发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是否丰富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开展效果,根据目前的情况,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学校积极对国外先进职业教育进行调研,并与国外职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而获取到优质的教学资源;第二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开发出新的教学项目[3]。高职院校的课程多样化改革能够有效促进这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如校方可以增加调研渠道与更多的职业学校合作,然后各取所长开发出更具优势的教学资源,或者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在多样化改革中进一步拓展思维、开阔眼界,以获取更具竞争力的教学项目。

2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多样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改革中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或者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等影响,导致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

2.1 课程改革中未能充分体现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在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追求单一的技能性人才发展到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能够实现资源、信息管理的高级人才。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中还未能充分体现出这一趋势,具体表现在:第一,课程内容的设计还主要是以某一专业为主,而且技能范围受到了局限,这将影响学生对技能发展的判断能力;第二,课程改革方向仍是以合作企业的利益为主,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拓展,不能只是单一为某一企业提供教学服务。信息技术带来的市场变化是不可忽略的,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模式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在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之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大变化,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并未能有效开发教学模式,如有的教师因为受到自身教学经验的影响,会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从而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正常使用;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进行深入学习,往往只是采用PPT等初级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4]。在师生互动方面,虽然课程改革中提倡创建师生交流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原因是教师缺乏平台管理经验,不能很好地提出交流话题或者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这严重阻碍了教学模式的开发。

2.3 课程改革中的实训体系呈现表面化

高职教育中必须建立实训体系来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职业教育开展的必然要求。

但是课程改革中却未能深入构建实训体系,导致实训体系呈现表面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高职院校未能建立综合评价机制,不能将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训成绩进行合理考量,经常出现 “重理论轻实训”的情况;第二,高职院校在建立实训平台时,没有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其中,导致实训平台的培训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这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相悖;第三,实训平台的建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等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但是由于教师水平的限制,无法完全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3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多样化建构的策略研究

通过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多样化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制定出课程多样化建构的具体策略。

3.1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职院校课程理念的多样化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的多种信息行为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课程理念的多样化,首先在课程改革中要着力为师生构建具备“智能化”特点的教育环境,教师可以采用智能化手段进行教学,而学生也能借助多种智能化渠道获取知识和技能;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代表着技术水平提高,而且也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课程理念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不仅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信息技术持续向前的动力源泉。

3.2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出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且还可以督促教师进行不断提高和深化。为了促进这项改革的进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应该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排头兵”,因为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为紧密,可以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全方位了解,尤其是心理方面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第二,教师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应该与学校进行良好沟通,进而建立完善的线上、线下教学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这两种途径来完善传统教学课堂的不足;第三,教师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培训,增加自身的教学手段,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实训体系的多样化

高职院校在构建实训体系时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进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实习、实训体系。传统的实训体系中无法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工作场景,会让一些问题成为学生日后工作的隐患和阻碍[5]。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多样化的实训体系,首先,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拍摄更加细致化的工作流程,让学生详细了解每个具体环节;其次,学生除了在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时传送企业的正常生产规律,让学生可以与现场进行有效互动。

4 结语

信息时代带来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这对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高职院校不能降低要求“退而求其次”,而是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并且在改革中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而培养更多社会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实训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