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文化旅游英语翻译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2019-12-26刘慧李丽丽李雪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外国游客英语翻译山西省

刘慧,李丽丽,李雪颖

(1.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2.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3.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我国地大物博,发展至今更是历史悠远,因此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外国游客访华的数量一直不断突破历史新高,为我国的旅游业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中的旅游翻译也成为一个热门职业,但很可惜的是旅游翻译的质量却没有能够实现同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为宣传我国文化造成了一定困扰。作为旅游英语翻译人才,不仅要能做到熟悉准确地进行翻译,同时也要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和职业素养,消除中外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误区,而这也是我们目前需要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1 旅游翻译的目的

1.1 更好地宣传本土文化

旅游翻译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实现语言的转化,而是为了实现不同文化之间能够顺利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多强调感情的传达。而我国山西省作为我国的古代文化博物馆凝聚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山西省的文化旅游英语翻译更是肩负着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只有高质量的翻译,才能让更多外国友人真正体会到中国的独特魅力和灿烂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1.2 更能吸引外国游客的兴趣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也越发突出,很多慕名而来中国的游客自然不会忽视山西省。而语言作为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最大障碍,需要旅游翻译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有效连接。如果语言不通,即使我国有再优秀的文化和再奇特的景观,也不能吸引外国游客的兴趣,对我国建设一流旅游国家和增加收入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2 山西省文化旅游英语翻译的现状及原因

2.1 旅游翻译人员的知识缺失

由于我国山西省作为旅游大省,需要的翻译人才数量往往也比较大,但是招聘机制的不完善也造成翻译人才水平存在高低不一的情况。作为一名旅游翻译,需要同时具备山西省各个名胜古迹的文化知识和人为地理知识,同时也需要无障碍的英语沟通和交流,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同时具备才是合格的旅游翻译。可是在招聘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面试的人是否具备相应的英语资格证书,却对其知识水平没有基本的要求[1]。

2.2 文化差异的鸿沟巨大

由于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不同,无论是在言行举止还是表达方式、生活习惯或思想理念,甚至宗教和制度上也是千差万别的,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也让沟通和理解变得不再是同一种语言就能弥补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即使相同的语言相通的文字也会因为理解方式和思考方式不一样而有所出入,这一点也造成了外国游客在山西省旅游时没有能够深入了解到我国优秀的文化,而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欣赏古建筑,没有能够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3 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没有及时更新

同时,由于各大高校的英语学习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并没有注重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因此很多毕业出来的英语专业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从而造成综合能力强的英语人才存在输出困难。

3 加强英语翻译的策略

3.1 英语翻译规范化

英语的翻译方式五花八门,虽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能够让外国旅客听懂,但是通过规范化的翻译方式不仅能够保证语言和情绪传达准确有效,同时更能很好地传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尤其是我国山西省作为我国“华夏文明摇篮”和民族发源地之一,历经千年所累积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因此山西省文化旅游中更应该注重英语翻译的规范性。

英语翻译首先要做到重点旅游城市中各个名胜古迹翻译的规范化,不仅不能犯语法或者拼音这种简单错误,同时应该着重参考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翻译,而不是简单将汉语翻译成英文。尤其是当介绍鹳雀楼和解州关帝庙等名胜古迹时,要避免发生汉语直译的情况,同时对于介词的使用也要在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更能加深外国友人理解的表达方式。例如,当介绍应县木塔时,将“天柱地轴—应县木塔”翻译成“Babel of China—Wooden Tower in Ying County”。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外国人往往无法理解我国的古建筑,因此为了方便其理解,这里的天柱地轴会借用西方Babel tower 的典故进行翻译。

因此,英语翻译规范化应该在充分尊重我国山西省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翻译。尤其是当翻译的过程中涉及很多人名和地名,甚至历史故事,面对这些生僻字时应该在保证规范描述的基础上实现准确客观的翻译。

3.2 在注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突出本土文化

由于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一般比较含蓄内敛,同时习惯应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修饰,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把重点放在句子后面。但是外国却往往和我们相反,更喜欢简单直白地进行沟通,不会过多铺垫,说话的重点往往在前半句[2]。因此,在用英语介绍我国山西省文化特色的过程中,要在充分突出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删减一些过于烦琐的表达方式,选择更加适应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翻译。

而为了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加深外国游客的理解,首先翻译员要对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才能保证向游客传达信息的准确性。例如,在向游客翻译晋祠的时候,虽然晋祠的英文形式多种多样,很多翻译员会直接翻译成“Jinci Temple”。虽然这种表述并没有错,但是“晋”作为国号在“晋祠”中的作用就变成了修饰词,对国人而言并不会造成什么误解,但是却让外国游客产生困惑。因此,应该将其译为“Jin Memorial Temple”更能突出重点。这种虽然看似差别非常微妙,却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被无限放大,翻译反而变成了一种误解。再如,向西方游客介绍平遥的日昇昌票号时,很多翻译员也会拿捏不定。是应该音译规则,将其译为“Rishengchang”,还是应按照意译的规则将其译为“draft bank”。如果译为前者,这个翻译名称注定是失败的,它不仅没有把我们的文化特色传递出去,连基本的意思西方人也没能明白。但如果翻译为后者,日昇昌这三个字的文化精华就被忽视掉了,也不能称为一个好的翻译。因此,结合二者,相对可接受的翻译应为“The Prosperity Exchange Shop”。

除此之外,注重文化差异还需要翻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外国的文化。有的翻译员会将圣母殿直接翻译成“The Hall Of Saint Mother”,但是如果对外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就应该知道“Saint Mother”对外国人而言就是圣母玛利亚,而这种翻译方式不仅造成误解同时也让他们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认为出现了文化上的抄袭。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产生,应该将其翻译成“The Hall Of a female Deity”更加恰当[3]。

3.3 灵活翻译

灵活翻译并不是和翻译规范化相对立而言的,因为任何表达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良好顺畅的沟通,因此灵活翻译也和翻译规范化一样是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为翻译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形成固定的翻译模式,但是英语翻译在实际应用和学习中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习过程中只需要考虑翻译的准确性即可,而实际应用不仅要做到准确,同时更要能够深入人心。

因此,当接待外国游客时,翻译者需要将直译、类比翻译和省略翻译等方式进行灵活应用。对于一些地名和人名往往可以直接进行翻译,不需要过多修饰和辅助,而当翻译一些特色景点如乔家大院时,就需要进行类比翻译。虽然“compound”和“mansion”都可以作为大院的翻译,但是不能将乔家大院的实际意义表现出来,因此翻译成庭院的英文“court”或者“courtyard”反而更能凸显当时年代的建筑风格。翻译者应该在翻译工作前做好准备工作,实现各种翻译方法的灵活使用和融会贯通,才能显著改善目前存在的翻译质量问题。

3.4 注重培养翻译人才

山西省旅游外宣成功与否离不开我国翻译人才对其的贡献。因此,高校在培养翻译人才时,应做到因材施教。如部分学生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色有兴趣,那么可以朝旅游外宣这个方向培养; 而别的学生感兴趣点在于历史、文学等,也该因材施教,设立不同的培养方向。只有钻,才能精。只有改变英语专业传统的培养模式,对其进行精细划分,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专业人才[4]。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英语翻译专业学生的中西方文化教育,不仅要对我国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知识熟悉掌握,同时也要注重西方和我国在思想和习惯上的一些差异,才能为我国旅游业输出一批综合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山西省文化旅游事业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提高英语翻译的能力和质量,才能凭借高质量的服务收获游客的喜爱。

猜你喜欢

外国游客英语翻译山西省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分析
越南书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