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化”视角下鲁迅“宁信而不顺”翻译美学研究

2019-12-26刘蕾赵秀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陌生化译文鲁迅

刘蕾,赵秀明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鲁迅的翻译生涯长达33年,共翻译了15 个国家110 位作家的244 部作品,给予了一批文学家以艺术供养,直到今天也仍散发艺术芬芳,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翻译理论方面,鲁迅曾独具匠心地提出了“宁信而不顺” 的翻译观,创造性地继承了传统译论精华的同时,也有力地批判了过度意译而至曲译的风气,开启了文学翻译新的风尚。通过一番对比研究,笔者认为,就文学翻译而论,“宁信而不顺” 实在可称得上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翻译美学原则,其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该原则与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二者可谓是不谋而合。

1 “陌生化”命意

形式主义者杰出代表什克洛夫斯基于20世纪初首次提出了“陌生化”概念。什克洛夫斯基并没有给予陌生化明确的定义,但是他在Art as technique 中的一番话,对于我们理解陌生化作为艺术手法的内涵十分有帮助,他提到,“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的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什克罗夫斯基,1989:6)。”通过难化、异质化而实现的陌生化艺术手法,以消解自动化和习惯化,让艺术感受者得以获得新的审美感受体验。这里的陌生化过于强调了形式,忽视了外在社会语境和主体审美性,这导致陌生化成了纯文字游戏,文学所蕴含的审美精神消失殆尽。后期,什克罗夫斯基在《散文理论》一书中对陌生化概念进行了反思。这里的陌生化不是早期为形式主义的陌生化而是反映现实的陌生化。什克在表述自己对形式主义的态度时写道:“我并不放弃形式主义一词,但是我赋予它以作家赋予它的意思。陌生化就是用另外的眼睛来看世界。……这新的自我肯定的运动,对世界的新视角的运动……陌生化不仅仅是新视角,它也是新的,从而也是对充满阳光的世界的幻想。”这才是“陌生化”命意原貌,强调形式也包含内容。陌生化不是为了新奇而新奇,而是通过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变异美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和麻木的状态中惊醒,从而振奋起来;延长了人们的审美感受时间,这正符合艺术的目的,毕竟艺术就是为了让人们去感受它、玩味它。

2 “宁信而不顺”与文学翻译的艺术原则

鲁迅在与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中写道:“……至于供给甲类读者的译本,无论什么,我是至今主张‘宁信而不顺’的。自然,这所谓‘不顺’,决不是‘跪下’要译作‘跪在膝之上’,‘天河’要译作‘牛奶路’的意思,乃是说,不妨不像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可以咽完,却必须费牙来嚼一嚼。这里就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完全中国化,给读者省些力气呢? 这样费解,怎样还可以称为翻译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

“宁信而不顺”着眼于一个“新”字,新的内容,新的表现法。“新”意味着取消译本中语言以及译本经验的“前在性”,打破习惯化和自动化,这体现了陌生化理论的质的规定性。翻译中不要试图将陈旧的语言形式和文本经验去翻译原文,而是通过“新”的表达形式引进“新”的内容使译本成为独特的、陌生的文本经验。其次,“新” 体现了该翻译原则是以审美欣赏中的惊奇感为前提。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愉悦是由这两种“唤醒”引起的:渐进性唤醒和亢奋性唤醒。“宁信而不顺”强调通过介入高度异质的令人有惊讶或复杂之感的样式, 激发读者亢奋性唤醒的审美体验,维持审美主体注意,同时也因为这种异质性不可能很快地使人适应而迎合了主体的逆反心理,诱发其对文本进行不断的玩味与揣摩。“惊奇感”是陌生化的要义所在。再次,我们注意一下鲁迅提到的“费牙、 费解”,这也回应了陌生化的实现过程是创造“复杂化”和“难化”形式的过程。“宁信而不顺”产生于变形和扭曲,产生于差异和独特,即“不顺”的表现形式,打破译文文学原有经验和格局,独辟蹊径的创造异于前在感受的艺术迷宫。最后,新奇的内容和“不顺”的表达方式,“不像吃茶淘饭一样”那样顺畅,当然那样同样也体会不出什么滋味,相反需要“费牙来嚼一嚼”,这样个中滋味可以体会得更加细致、深刻,增加审美感受时间,增强审美感受力度。陌生化的潜在前提也是文本此在的可感性。

“宁信而不顺”旨在通过“直译”,再现原文语言文化异质性,,取消译入语诗学前在性,打破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引起译文读者的惊奇感,增加审美感受。茅盾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评价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时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可谓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许多学者已证实鲁迅的翻译诗学对创作诗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文学创作中不断追寻“新、奇、异”的艺术手法,这更加印证了鲁迅在翻译艺术上的“陌生化”追求。

对于“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审美内涵,鲁迅在翻译《死灵魂》时的一番见解很值得参考,兹摘录如下:“动笔之前,就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 ……我的意见却是两样的。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写,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辩起来,它就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面当然力求易解,一则保存原作风姿。……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应该削低他的鼻子,挖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挖眼的,所以有的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鲁迅《鲁迅的回信》)

分析可知,“宁信而不顺” 的翻译主张意在让读者“移情”即感心感耳感目;强调通过“异国情调”即“洋气”来增加美感;要求一方面力求易解、另一方面要保存风姿。异国情调的内容:传达“情感性”和“形象性”,鲁迅认为,在艺术美感多元特征中,情感性和形象性是最根本的两点。异国情调的形式:再现“语言形式风格”即原作的风姿。

异国情调是增加艺术美感的重要因子。鲁迅评价陶元庆的画“具有东方情调”,这就是一种特有的情调,一种特有的美。翻译中,异国情调的引入使译入语世界得以认识了解新的艺术形式,避免了本国的艺术公式化。让本国读者也得能够体会到异国的风土人情、艺术风貌。艺术审美要求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要求艺术的具体可感性,而异域性、民族性恰是增加艺术的具体可感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愈具体地表现异国情调,便愈容易为其他民族所理解,从而引起其他民族艺术接受者的新颖感,增加了审美愉快。

3 “宁信而不顺”的度

《死灵魂》翻译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适当保留原文“不顺”的表达方式是增加译文的美学价值的关键。但是,有时候原文十分精彩,我们试图保留“不顺”再现原文的“精彩”,结果却导致了译文的不流畅。这恰似营养丰富的食品偏偏难以消化,这也是鲁迅的“宁信而不顺”饱受诟病的地方。梁实秋说:“读这样的书,就如同看地图一般,要伸着手指来寻找句法的线索位置。”

“宁信而不顺” 翻译原则要求译文要力求易解、保存风姿,也就是要做到“常”中出奇,“奇”中见“常”。翻译文本内部存在着张力美。一方面,读者对任何文本进行感知时, 脑海中都存在着一个理解对象的“前在性”。相应地,对通过“宁信而不顺”而翻译的译本的感知也不能脱离“前在性”的预设。另一方面,“宁信而不顺”的原则又是对“前在性”的宣战和施暴,在于取消和打破语言及文本经验的先设。“宁信而不顺”要求一方面有限度地消除译文的前在性; 另一方面最大化展现源语文本的异国情调,使译文读者得以全新的目光去感受新的文本经验。

4 结语

“宁信而不顺”的“信”字是鲁迅一直践行的“直译”,强调异国情调的再现,而“不顺”则更是语言形式异质性的保留,让译入语的世界变得陌生、新奇,给读者以审美感受的艰难,从而延长了感受的时长,因此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实现译文的美学价值。

猜你喜欢

陌生化译文鲁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陌生化” 理论在初中现代诗教学中的作用
鲁迅,好可爱一爹
弟子规
弟子规
阿迅一族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