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策略研究

2019-12-26李旸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意译圣经典故

李旸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引用许多典故,有些家喻户晓,有些内含丰富,但都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典故一方面反映了那个时期所发生的重要或令人难忘的事件,另一方面还反映了国家特有的文化和思想,因此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也同样包含着许多重要内容,对提高英语翻译能力很有帮助,当前对典故的准确翻译显然成为一个难题之一,需要把握对其文化的理解才能更直观和全面地理解其含义。

1 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来源

1.1 源于圣经故事

英语文学作品中一部分典故来源于圣经故事,基督教是欧洲大部分地区及西方国家所推崇、 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而圣经在人们心中处于神圣不可触犯的位置,对其国家和人们的思想及其他影响是很显著的。并且由于圣经故事中揭示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代的兴起与灭亡,许多著名领袖及臭名昭著的坏人所发生的故事都对人们有所启示,因此圣经故事已成为人们喜闻乐道的故事之一,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英文文学作品中都喜欢引用圣经中的人和故事的原因了,圣经中的典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神圣不可撼动的,其故事对人们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要想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就需要多对圣经故事的翻译进行借鉴和学习。

1.2 源于希腊罗马神话

英语文学作品中还喜欢引用希腊罗马神话典故,不可否认希腊罗马神话的确对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希腊罗马神话中也的确存在许多值得人们歌颂和称赞的伟大英雄精神,除此之外,对其文学作品典故的中文翻译还在小学教材中被设置成教材内容以及课外读物,这也足够说明教育部对其文学魅力的青睐和支持,如喜闻乐道的“普罗米修斯”为给人类生活带来火种,不惜冒险从天上偷来,最后遭受鹰啄的惩罚。这是一个为人类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对其典故的翻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还能够感受其舍弃自身而造福他人的伟大英雄情怀。

1.3 源于西方著名作品

许多翻译者往往偏爱对西方许多著名作品进行翻译,如莎士比亚等著名作家,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表达方式别出一格,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和含义也被人们广为传诵,因此对其进行翻译不仅能感受莎士比亚笔下所勾画的人物形象,还能对许多著名代名词进行学习。除此之外,莎士比亚许多文学作品中都留下了一些广为流传的英文台词,有些是对人心和社会的直接批判和反映,因此对这些典故的准确翻译有助于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还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西方文学的文学魅力。

2 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需考虑的因素

2.1 文化背景的不同

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且在过去每个国家所经历的变动都不同,因此会受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影响,还包括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会导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可能产生一定的阻碍和困难。而且由于所处地区不同,所形成的文化类型也丰富多彩,不仅如此不同国家所信仰的宗教、所推崇的风俗习惯也不同,不同国家之间在进行文化交流时会出现一定文化差异,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所引用的典故也值得彼此学习和借鉴。翻译是一种直观的学习方式,但因对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缺乏理解,可能会造成对其文化的理解偏颇的情况,对许多句子和故事可能会以生硬、古板的翻译方式进行理解,这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是一种不太准确的翻译方式,对理解典故原意也没有很大帮助,因此为了更好地翻译其典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尊重地区文化差异,站在西方文化角度,提前充分理解和学习其相关民族特色和文化等内容。

2.2 典故的对应情况

我们国家的典故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因此西方英语文学作品中所引用的典故也有同样作用,那么在对其翻译的时候一定要以当地民族特色和文化为基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中西典故的对应情况进行翻译。这主要指中文文学作品中许多典故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可能与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内涵和表达方式基本对应,就可采用互译的方式实现文化互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基本对应并不是完全对应,就是说在出现中西典故基本对应时,可采取互译来达到更好地理解,而出现部分对应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使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更加灵巧、生动。

2.3 文章的整体性

我国许多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引用一些典故,这样不仅对文章内容进行补充和丰富,还对文章主题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引用的典故也同样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也启示翻译者需结合整篇文章,将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连贯,需考虑到所引用的典故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这样可以实现系统化的比较完整的翻译,不至于所翻译的典故与整体文章格格不入,那么就说明翻译的人过于偏重典故翻译,而忽略了结合整体文章,因此为了使整体翻译显得更加贴近原意,而所表达的内容更加准确,就需要考虑到文章整体性,从而真正感受到典故给英语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文学色彩。

3 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

3.1 直译法

经上文对典故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和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英文典故,就需结合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可采取最普遍的翻译方式,如直译法。这是一种比较常用、也是最普遍的翻译方式,主要指在不误解原意的基础上,按照一定规范和要求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进行较为直观的翻译,这样就可以不至于完全丢弃典故的原意,还可以保留其特有的文化和特色,能够使呈现的中文翻译带有西方文化色彩。而且上文提到典故之间可能存在对应,也就是说虽然受语言文化的阻碍,不能够实现完全的文化互通,但在典故含义、表达手法之间存在基本对应的情况时就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这样不仅是对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的原本文化的尊重,还有助于中文翻译更加生动、 形象。如当前许多中西互通的喜闻乐道的典故翻译:“to 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 被直译为中国的“亡羊补牢”,这就是一种直观的翻译例子,按照字面的意思可以保留原义,但因结合了中国典故而使得翻译更加生动化。不至于出现“在一只羊丢失之后去修理羊圈”这样毫无生机的翻译。因此可尊重众所周知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传说等,甚至是一些俗语故事等都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这样能够使翻译结果更加接近原意,富有生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3.2 意译法

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对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进行翻译时,由于不能完全对应,对一些典故的翻译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阻碍,那么采用直译的翻译方式的时候可能造成对典故知识进行比较客观的翻译,并不能够完全传达出其真正含义。如“Damon and Pythias”仅凭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可能会按照罗马民间传说中的主要人物Damon 和Pythias 进行翻译,只将其翻译为两个人的名字,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提到这两人的典故所要传达的意思是要歌颂二人之间的信义,因此比较贴切原意的、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生死之交;刎颈之交”,在这里就采取意译法进行翻译,而不是直观翻译,那样只会对读者的理解造成干扰,且不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传统文化中值得歌颂的人和故事,因此在对这样的典故进行翻译时,需考虑到原文所要呈现的寓意,结合实际传说故事进行意译,这样所得到的翻译结果可以更加接近典故原意。

3.3 直译加注法

上文提到了直译法、 意译法两种较为常用的翻译方法,除此之外,还包括直译加注法,这也是比较有用的一种翻译方式。在遇见一些英语文学作品中出现一些出现人名的典故时,按比较传统的翻译方式,可能会翻译为“谁做了什么”即“某人do sth”,这样可能不利于读者理解,因为一些读者可能对这些典故中出现的人物并没有了解,那么对其理解也只能停留在对名字的认知上。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需要采取直译加注法这种翻译技巧,如对”东施效颦“这一典故的翻译,一些人可能会采取直译的方式将其翻译为“Dongshi imitate(模仿)Xishi”但是这样对读者可能会造成更多困惑,因为一些人并不了解东施和西施分别是谁,并且不懂东施模仿西施的原因为何,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在“Dongshi imitate(模仿)Xishi”的基础上对“东施”和“西施”分别进行解释说明和补充,对其模仿西施的原因也加以解释说明,在采取直译的基础之上添加充分的标注,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个历史典故,且不至于造成理解典故原意的偏差。

3.4 意译加注法

除了上文在直译法基础上所提出的直译加注法之外,还有为了保留典故原意而采取的意译加注法的翻译方法,其使用方式与直译加注法大同小异,指的也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西方历史故事进行比较准确的翻译,那么许多词汇和句子就不能仅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直译,而应结合历史典故采取笔译加注法,使翻译结果与文章整体内容之间更加通顺、流畅,不至于显得很突兀。因此在进行英文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西方文学,在理解原来历史典故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一定要以贴近原意为主要目的,同时不能过多的采取加注法,那样可能会影响文章整体翻译的协调性、流畅性,因此还是要以实际情况为主。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主要针对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文化差异进行了阐述,因此在进行典故翻译时要以实际情况为主。其次进行了主要的翻译策略的分析和阐述,主要针对不同典故的含义和表达方式的不同需采取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以及意译加注法等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使翻译更加贴切典故原意。

猜你喜欢

意译圣经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夜莺为何歌唱:谈雪莱对圣经的讽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