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胜任力目标导向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9-12-26陈民
陈民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1 职业胜任力的内涵与特征
麦克莱兰德在20 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此后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迅速发展。目前,胜任力模型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有力工具,为特定的组织、工作或角色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型。胜任力理论模型如“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是构建岗位的基础。目前,斯宾塞和斯宾塞提出的“冰山模型”是一种更具影响力的胜任力模型。根据“冰山模型”,能力模型可分为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征和动机,其中知识是指个体在特定领域所拥有的范式和经验信息; 技能是指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结构化知识; 自我概念是指个人的态度、价值或自我形象;特征是指个人的生理特征和对情境一致性的反应; 动机是指个人的内在行为能力。相比之下,知识和技能是相对明确且容易改变的特征;而自我特征的概念更为微妙,且不易改变,是能够预测个人长期表现的核心要素。 就当下的就业环境来看,将高职就业指导由原先求职能力培养拓展到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是解决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的主要方式。 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学生显性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是隐性职业能力的培养。
2 高职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特征分析
2.1 高职学生的显性职业能力特征分析
高职学生的显性职业能力特征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1)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指特定领域所需的就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教授、 实践和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学生通过三年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过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等多个环节的专业培养,理论上他们的知识水平应相差不大,但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别及个人的努力程度,导致高职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呈明显的梯度化。因此,部分学生缺乏专业知识会削弱他们的专业能力。
(2)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指职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其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还缺乏系统的培训,许多学生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工作实践,但是其职业技能提升十分有限。 主观方面,学生对于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缺乏兴趣,不能全力投入,从而职业技能学习仅浮于表面;客观方面,高职院校实习指导还停留在传授操作技能的培训,每年培训内容调整小,导致技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最终使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职业技能,制约其职业能力。
(3)求职能力。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性人才,而如今的高职毕业生年龄多在19~21 岁,生活条件相比以往更为优越,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有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的就业意识和能力非常差。从求职渠道来看主要有: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朋友或亲戚介绍工作,网络招聘等。 因此,高职学生的求职渠道十分保守,缺乏多样性,加之缺乏求职技能和策略,导致选择较少,就业质量整体不高,主要从事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2.2 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能力特征分析
高职学生的隐性能力特征包括驱动力、 适应性和个人素质。
(1)驱动力。
驱动力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工作驱动的角度看,高职学生就业不再只是想提高经济能力,多数学生就业是为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从生存驱动力逐渐转化为成长驱动力,使他们更具长远眼光,更热衷于追求更好的职业理想。因此,当代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更高要求,其职业驱动力也更强。
(2)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根据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 感受和思维方式的意愿和能力,适应性强的员工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正确定位自己,并能迅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不同专业限制,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职业生涯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他们没有必要的适应能力,就无法顺利就业。影响其工作适应性主要原因是由于代高职学生承受能力低,他们在面对挫折时难以重振信心去工作和生活,导致就业不长久,跳槽频繁。因此,适应能力是影响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因素。
(3)个人素质。
总体来说,高职学生与专本毕业生相比在视野、沟通能力、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略有不足,导致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下降,对稳定就业缺乏信心。 例如,在刚参加工作时受到歧视或不公平待遇,较少的会采取法律或其他合法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掌握整体的工作流程和技术后很少学生会通过持续学习来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因此,个人素质是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3 基于职业胜任力目标导向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与隐性能力特征相比,显性能力特征可以通过外部教育来改变,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迅速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高职学生充分就业的前提和保障。高职学生实现稳定就业,隐性能力特征不易改变,这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同时,两个方面的能力特征也相互影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或职业技能的高职学生能够全面自我了解,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有信心适应工作后的生活节奏; 同时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或适应能力高职学生就业驱动力更强,希望找到一个更好、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对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有更大的需求。
3.1 加强隐性能力培养,构建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胜任力理论,学生能力不仅是专业知识技能等显性能力,还有驱动力、动机等隐性能力。 隐性能力在短期内不能改变,但在学生的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强大。因此,学生课程中应培养着重培养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积极奋进等隐性能力。 学校的就业指导要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融入课程中。 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交礼仪等能力,提高职业素质注重学生角色转变、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转变引导。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保障学生职业胜任力,使学生进入职场后能准确定位自己,从细节入手,积累经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3.2 突出互动和经验,不断优化就业指导教学
职业胜任力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其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就业体验中进行反思,明晰自身的能力、个性和价值,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完善自我,结合自身特点,做出合理的职业决策。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职业胜任力课程将失去价值,为了职业胜任力课程的效果,保障学生就业,教师需要丰富教学形式,引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学校应该为了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班级合理化教学应该采用小班授课,每班不超过25 人,鼓励师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其职业素养。
3.3 强化培养学生综合胜任特征,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学生职业胜任力离不开学生学习能力、反思能力、进取心等特征的培养。 高职学校应加强学生就业分析工作,通过对就业市场的分析,制定教育重点,开设面试技术、职业规划等实用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发展技能。 高职学校应舍弃封闭的办学理念,以开放的理念设计学生就业培训方案及课程。 完善课程教育内容,注入专业的职业胜任力理论,在学生就业培训中,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职业的方向,理性地看待新出现的职业。只有对成功的渴望,才能在曲折的就业道路上不懈地努力。智慧多是先天的影响,难以改变。 学生应从非智力因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机。定期组织班会等集体活动,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奉献,懂得追求个人理想。
学生的职业胜任力需要长期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必须考虑职业发展初期的职业适应性因素。学生的意志力作为一种适用性特征,在教育过程中常被忽视。高职学校应加强学生价值观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以辩证的视角看问题,突破对自我、超越自我,获得大家的认同。从而培养其持之以恒的精神,理性思考,解决就业面临的各种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运用自身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职业胜任力。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改进自身缺点,发挥其优势,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保持乐观、清醒的心态。高职学校应以健全学生人格开展职业胜任力指导课程,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职业选择,以诚实、信用、勇于承担责任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起良好的综合职业胜任特征,保障学生就业。
3.4 创建搭建优质就业平台,多种方式保障学生职业胜任力
开始选择就业意味着学生进入社会。权利、机会和规则的公平,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提。因此要构建多元化、公平的就业平台,为高职学生提供就业辅助引导。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新兴产业,鼓励高职毕业生创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就业环境,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身追求。信息不畅是造成就业市场供求不足的原因。为此,政府领导应创设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平台,利用多种社交软件公布招聘信息,及时向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为保障就业市场秩序,保障毕业生就业,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学生就业现状,定期召开高职人才交流会,推进校园招聘会举办,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为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开辟渠道。
学生职业胜任力要在实践中进行提高,因此应保证创业园区建设,构建多种形态业实践平台,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训项目,组建了由公司创始人等专业人才组成的教育团队。 开展创业大赛等专业求职活动,选择高素质人才。加强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的一致性和系统化,增强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为了提高高职学校的学生就业,就业市场可以根据本行业的运作规则,召开专门的招聘会,简化毕业生择业的流程和难度。 对那些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持,建立职业指导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并在职业胜任力培训计划中确保每个学生的就业需求。
4 结语
面对纷繁复杂的职业世界,面对多样化的主体性要求,我们迫切需要借助职业胜任力目标导向,构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改进自身缺点,发挥其优势。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保持乐观、清醒的心态。 引领学赢得职场的成功、享受职业生活的幸福。职业胜任力辅导课程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