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2-26刘哲
刘哲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赋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鲜明的时代内涵[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论断[2]。 高校学生党建作为党的建设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学生党支部这一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学生党建的“最后一公里”,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找出学生党支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提升高校学生党的建设质量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学生党支部存在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党务工作者(主要是辅导员)、培养对象(学生)、党建内容。 其中,党务工作者由党支部书记等人员组成,在党建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培养对象即接受党的教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或者已经加入党组织的学生,在党建活动中起主体作用。党建内容是党建事务性工作,包括与党员有关的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与组织规范相关的制度制定、执行工作;与党员作用发挥有关的党员党性教育、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工作;与党费有关的收缴、管理工作等。 党建内容是联系党务工作者和培养对象的桥梁和袖带。三个要素构成了党的建设系统,不仅包括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系统与外界(主要是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融合。要想提升高校学生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工作做好,需要找出建设系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在党员发展上,仍然存在流于形式、不够严肃的不良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党建工作,各级党组织在党员发展程序上都较以前变得更加规范、公开、透明,让党员发展真正严格严肃起来。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学生党支部在党员发展上依旧存在流于形式、不够严肃认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党员发展的书面性材料在支部内不能按照发展流程及时填写,往往在提交上级党组织前补写;第二,在党员发展具体过程中,像“收到入党申请书三个月内派人谈话”“团员推优”“征求党内外人士的意见”“民主推荐”等这些费力、耗时且不易被监管的环节,个别党支部存在得过且过或者直接不做的现象; 第三,党课培训依旧采用“你讲我听”或播放视频的形式,学生对党课考试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存在应付现象。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高校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数量较大,据党内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逾211 万人,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7.7%[3]。 如果每位学生党员严格按照发展规范进行在时间上不现实,大多数情况迫不得已按照简易程序进行;其次,高校专门从事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不充足,辅导员同时担任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组织员等“身兼数职”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特别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双重压力下,不堪重负的辅导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力不从心;最后,虽然有学院党总支、党委组织部等上级党组织的监督,但缺乏长期、一贯的督导机制,个别党支部个别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偷懒”现象。
(2)忽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发挥作用和监督工作,党员发挥作用不够。基层学生党组织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了党员发展上,忽视更为重要的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发挥作用和监督工作。 一些党员在入党前积极表现,能够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努力提升自己、服务他人,但在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加入党组织后有些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争先动力不足,不能很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日常党建工作不精细、不精准。第一,基层党支部层面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缺少工作量化考核是影响党建质量的一大弊病。一方面,基层党支部的工作考核制度不健全,只有少部分高校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出支部考核办法。由于缺少量化考核标准,工作人员中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错误态度导向;另一方面,党员量化管理考核制度几乎是空白,很多党员丧失了积极主动性。
第二,支部生活、支部活动缺乏吸引力。 由于理论功底、专业素养、业务知识的差异,担任支部书记的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党建活动、主题党日、研讨交流活动时,往往不能带给学生党员关于党性、党情等全面的认知和深刻的思考,使学生党员在党建活动中的参与度、热情度、关注度均有所下降[4]。 支部生活单调、乏味,“三会一课”开展形式过于单一、机械,理论学习止于读文件、看视频、背句子,很难激发快速接触大量新鲜事物,体验过各种乐趣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兴趣,理论转化不成大学生的语言,学生悟不到原理,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第三,支部建设缺少活力。 一方面,平时党支部工作局限在完成基本的党建任务上,忽视了支部与支部之间、支部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另一方面,大多数情况下,辅导员能够在学生会、班级等组织中与自己管理的学生打成一片,建立除师生关系之外的更亲密的朋友关系。 但在基层党支部这个组织中,辅导员与学生党员之间建立的更多的是组织关系,缺少非组织关系,信息流向单一,学生党员很多情况下处于服从和被管理状态,缺少积极主动性。
(4)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否真正端正较难考量。入党动机问题是关乎一名党员自提交入党申请书,直到加入党组织后较长时间内思想和行为表现的重大问题。入党动机是否端正,会对党员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大学生中的入党动机包括正确的入党动机和错误的入党动机两大类。对于学生入党动机的考量,可以通过阅读该学生的入党申请书、 组织谈话和观察日常行为表现等方式进行,但无论是学生的入党申请书中书写的,还是在组织派专人与其谈话时口中谈到的,抑或是入党前期行为表现出来的,体现的都是正确的入党动机,较难发现隐藏在正确动机背后的真实入党动机。由于斑斓的文化环境、 不同的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正广泛、快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5],一些隐藏在“正确入党动机”背后的错误动机如得到及时发现和更正,将给党员后期的发展、教育留下了隐患。
2 辅导员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升学生党建质量的途径与对策
调研显示,68.6%的学生党支部书记由高校辅导员担任[6]。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党建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是大学生入党的引路人、联系人、推介人、谈话人、带头人和贴心人[7],辅导员最贴近学生,最了解学生,学生也最听信辅导员的话,具有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认识高校辅导员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取得新成效的必然选择和基本保证。
(1)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学生步入大学初期开展入党教育,抓住入党教育的关键期。作为学生党支部的核心人物、灵魂人物,辅导员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此外,绝大多数学生会在一步入大学即提交入党申请书,这一时期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较强,党的知识接触少,辅导员抓住这一关键期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入党教育事半功倍。
(2)做好价值引领,发挥榜样力量,利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案例、事例、故事加强学生的党性修养。结合“三会一课”,辅导员通过宣讲优秀共产党员、革命先烈、时代楷模等人物事迹和精神,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 同时,注意挖掘和树立学生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媒体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榜样示范带动。
(3)注重养成教育,创新活动形式,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利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党课培训、组织生活的方式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笔者所在的艺术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不高,知识积累过少,对传统的理论学习方式有排斥和厌恶情绪,但可以结合学生专业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例如,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谱曲比赛,将理论热点谱曲后唱出来,舞蹈表演、戏剧专业的学生可以编排加工后表演出来,美术类学生可以通过创造画作表现出来。相对于传统的学习形式,学生更乐于参加此类活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效果较好。
(4)健全工作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利用量化标准考核党员,促使党员产生自我提高的内生动力。学生党员的培养和管理既靠教育,也靠制度。结合每个基层党支部实际,制定出明确的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量化考核制度标准,是基层党组织科学化、精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党建是党的建设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党的建设系统中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需要辅导员在内的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