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与思考

2019-12-25郭明亮

现代交际 2019年21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郭明亮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使得乡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效与成色。德州市多年来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主抓手,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分析山东省德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旨在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24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形势、新时代、新背景,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德州市作为山东省农业主产区,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德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进展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近年来,为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德州不断加大城乡统筹整合力度,积极争取各项政策资金的支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逐年增大,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一个大的提升。以2018年来说,针对农村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全市加大投入力度,完成危房改造2125户,下发补助资金2468万元,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有效缓解农业灌溉问题,德州长期严格落实“小农水”项目,十年间持续投入约27亿元,新建小型泵站1295座、铺设供水管道1.95万公里,有效提高了德州田间灌溉水利的系数。除此之外,德州在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中,对农村路网提档升级,农村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为有效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全市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内外兼治,多管齐下。一是对全市5.3万户农村居民实施了“气代煤、电代煤”改造,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排放。二是为杜绝境内河流湖水污染,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每条河流、每个湖泊、每个水库和每块水源都实现了有效监管。三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德州积极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3个、示范区6个、示范基地21个、示范企业5个,通过完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四是大力发展绿色高效集约生态农业,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18年全市化肥、农药、地膜施用量分别同比下降0.8%、2.3%、5.2%,绿色防控减量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德州作为畜牧大县,在畜禽粪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积极作为,全市已有六个县(市区)进行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厂的建设,并通过了省级验收投入使用,全市将近9900家养殖场(大户)、43家屠宰加工企业和无害化处理场签订了处理协议,实现了全覆盖。

3.农村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得到了双提升

一是坚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投入、科学实施,全市上下已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所有村居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在2018年乡村文明行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德州市环卫一体化工作在全省排名走在了前列。二是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将农村“七改”作为主攻方向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10公里、开工建设重点水利工程34项、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8万亩。全市9个镇成功入选省级美丽宜居小镇、22个村居社区入选省级美丽宜居村庄。三是不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活跃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村居民精神面貌。全市134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在国家三级站以上。另外,为最大限度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德州坚持推进送戏下乡、免费公益电影放印、举办广场舞等惠民活动,群众满意度和獲得感不断提升。

二、德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1.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投入不足

与山东其他地市相比,德州经济处于欠发达状态,尤其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更是落后于其他先进地市。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德州具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乡镇在全省所占的比重只有17.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德州通天然气的村所占比重为8.4%,低于全省1.8个百分点;德州具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的村所占比重为7.2%,低于全省3.5个百分点;德州具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村所占比重为10%,低于全省3.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或配套不完善,直接或间接制约着人口、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德州美丽乡村未来的发展空间。

2.群众参与度仍然偏低,社会动员不足

归根到底,农村居民才是美丽乡村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在实践中却发现,多数老百姓或村集体组织都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只是政府某职能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愿意主动参与,“等、靠、要”等思想严重。对全市13个县市区25个行政村的调查显示,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最需要的帮扶措施就是“资金扶持”,位居首位。这就说明,部分地区或村组对美丽乡村的建设还是延续着过去的发展惯性和路径,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运用市场化的眼光来深入谋划这个问题。

3.高质量产业载体仍然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美丽乡村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体现,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依靠高质量的发展载体支撑。对德州来说,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普遍缺乏高质量的载体平台,农业发展基础虽好,但农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一直未得到有效改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多,但结构不优、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低、带动性差等现象也客观存在,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且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带动,发展空间有限。一产不强、二产不优,导致农村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上层次不高、质量偏低,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不强。

三、推进德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与配套是关键。只有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与建设,才能破解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与资金,对交通区位条件或产业前景较好的村镇,在高速公路过境与入口、天然气管道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或支持。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城乡融合发展力度,最大限度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三是积极引导社会各类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美丽乡村建设金融产品,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财政资金长效投入且每年递增的体制机制。

2.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村居民意愿,在美丽乡村规划或前期调研阶段,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搞好实践调查,把老百姓最关心、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搞清楚,纳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二是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宣传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政策措施,并时刻接受群众监督、检验。三是广泛动员和吸引工商企业、乡贤、爱农懂农之士真正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方合力。

3.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充分发挥德州农业比较优势,面向周边高端市场推进“放心农场”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相关标准,加大对“三品一标”认证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主体在产业链延伸、发展订单合作、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利用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健康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王茜.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邹晶.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9(8):25.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