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研究

2019-12-25栗庆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核舟语文课程文言文

一、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的提出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研究,这个论点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依据可循,是有相关的国家政策支持的。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有要求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1]新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其实就是在强调语文课程应重在引导学生去学习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在语文课程中最好的体现就是选编进语文教材的古文,如此看来,我们就可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很好利用文言文,从而使文言文发挥最大的作用。

2011版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第四学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具体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应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2]仔细研读,可得知,语文课程的学习最终要变成的实践的运用,现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重学,更注重习。这里的习可以理解为复习温习,当然,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我们也可以理解“习”为习作、实践。从这个方面去解读,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就是需要将文言文的学习与写作练习相结合,全面开发文言文和写作的具体内涵,全方位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给语文教学指引了方向,把握住了课程标准,也就精准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

(二)普高语文课程标准有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也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3]文化具有传承功能,语文课程进行文化传承的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以古文的形式进行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基本理念是“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就是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语文课程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课程和高中语文课程是传承递进的关系,在初中阶段学习好了文言文,高中阶段的学习才会更得心应手。

二、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的分析

文言文和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也是两大难点,二者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果能将二者进行结合,让其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将会实现教学各部分效果的最大和。

(一)文言文教学对于作文教学的意义

因为古人的思考模式、表达方式和现代人之间存在一些差距,所以文言文的写作思路以及行文结构和现代文有所不同,学生想要自己的文章标新立异,结构和思路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借鉴文言文中的写作的思路和结构,文章将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芒。学生的作文需要相应的名言警句进行材料的支撑,从而使得自己的文章变得充实可信,那么文言文就是不二之选。文言文中的名言警句已经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也经过了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具有很高的价值,也有很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学生如果能够很好运用相应的名言警句就可以表现出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变得有厚度。写文章不仅要有厚度更加需要文章有深度、有温度。文章的深度就体现在文章的立意以及笔者对于某个话题以及角度的深刻感悟。学生阅读文言文,以第三人的视角审视作品,将会得到不一样的审视感受,给学生全新的立意角度和立意思考。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遣词造句去理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这其中包括生活艰辛的心酸、创作灵感迸发的快乐,关于命运的深刻感悟、对于国家和民族深刻的关怀之情等等,不管是什么样的情感体验,都会给学生的心理特殊的感悟,学生把握住了文言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就可以将文章中的情感体验和自己的情感感悟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感情体验,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提升自己文章的温度。

語文的学习就是要建立“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5]。文言文的学习就是大量的阅读与学习的积累过程,作文水平的提升也是积累的过程,将二者结合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可行性

王力先生曾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6]文言文以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整体的特点区别于其他文体,与白话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1997年钱梦龙先生就曾说过:“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这种教学的弊病一直存在着。

文言文的文体表现形式与内涵和现代白话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小学阶段的接触偏多的是白话文,习惯了用现代思维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初中学生在接触和面对文言文的时候,对文言文的认可程度以及理解程度上会存在着一些误区,以至于学生们在遇到文言文的是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是识字、译文的载体,依据课标的“浅显”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讲授的时候,也经常是偏重学生对于文言字词句等相关知识点的积累,没有更多地去挖掘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写作思路、阅读材料、名言警句、表达方式以及承载的厚重文化,就算领会到了文言的重要性,也很少将文言文中丰富的内涵运用到日常的学习与实践中。

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就是运用文字去记录一些客观的事物、表达相应的思想、传递相关信息的一种脑力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就是记录、感知、抒发的过程。写作重在结构的谋篇布局、重在语言的灵活运用、重在材料的充实具体、重在辞藻的信手拈来,但是学生往往在写作之上不能很好做到以上几点,经常在写作中出现提笔难动、浮夸空洞、虎头蛇尾等一系列问题,作文习作成为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一大难题。不仅初中的写作教学存在着困难,纵观整个中国社会,“中国今天没有出现国际文学界公认的大作品大诗人”。[7]所以说,我们的写作水平急待提升。

虽然文言文和写作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知识积累层面的特殊性,对于文言文和作文学习总是有理解和把握不到位的地方,这部分的学习效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这也就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的具体实施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最好的载体就是教材编选的内容,所以,通过仔细研读文本,我们就可以从文本中挖掘写作的丰厚的资源。

(一)初读文本,引经据典

我们常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事物经过精心修饰和雕琢会散发更加耀眼的光芒。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学生的写作本身就篇目不长,如何使得自己的文章异常出彩,表现出和文章独特的点,使得文章达到一种“言之有理而不知偏颇,情理交融而不落俗套”的高度。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从所学的文中引用一些名言警句、经典语录,去充实自己的文章,使自己的文章既有文化的气息,又有力度。

初中选编了《诫子书》《论语》等一系列的文言篇目,其中包含大量讲道理、叙述事件和观点、告知哲理启示等的名言警句,在写相关的话题作文时,学生完全就可以将所自己熟知的、有深刻见解的、符合写作需要的警句运用到文章中,这个过程既是一个语言运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拓展提升的过程。通过此类的练习,学生不仅对于文言文的运用有了一定的把握,对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二)细读文本,领悟写法

因为文言文具有十分显著的教学价值,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字词句的积累以及文章的翻译和解释上,应该最大限度去扩大文言文的教学范围。

细细品味文言文,抓住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在最初的层面,我们最先关注到的应该是文章的结构。以初二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核舟记》为例,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片说明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说明结构。在介绍核舟的大小、核舟的结构、核舟上的人以及核舟的名字的时候,采用的是空间和逻辑相结合的叙述顺序。我们能发现,这种有变换的写作方式比我们直接直白地叙述要精彩很多,而且容易让人记住所说明的物品的特点,能够在脑海中明确构造出物品的样子。在初步领略了文章内容后,就能很容易把握住了文章的行文思路,这个可以作为写实记物类的典型范文,对于学生写作来说,是非常好的启示。如果学生能够很好把握住“总——分——总”的说明结构,并且将其运用到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将会是很不错的选择。掌握了这种结构之后,学生还可以灵活变通,比如形成“总——分”“分——总”这种写作的结构,写作不仅仅是局限于千篇一律的时间顺序或者单纯的事件发展顺序去写作,而是有了布局安排,那么也就是拓宽了自己的写作路子,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精彩。

在进行这篇文章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的多媒体影视资源去给学生展示“核舟”的样子。结合着图片,对照着文本,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就会更简单,能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在看的过程中,通过面对的实际物品,去感受作者在说明这个物品时候的行文思路,学生很容易从中受到启发。转化成现代白话文的思路,我们可以让学生去写“核舟”的解说词,当然,初步的做法还是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生理解之后,我们可以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训练,比如说举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物件,将这个物件用今天所学习的说明结构去呈现,写一篇小短文或者小练笔。因为有了我们对于文章内容的剖析、对于实物的观察、对于实物与文章结合的分析,相信学生对于这一类的文章结构的体悟定会有所不同,紧接着进行实践。在实际的写作之中,学生肯定还会发现新的问题,也会有新的想法,并会提出更新的观点,在不断地沟通、交流、思考的过程中,争取达到一个知识结构全部消化、吸收、运用的高度,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

(三)咀嚼文本,升华情感

文字最动人的地方就是文字堆砌之后的作品中渗透出来的文化情感。优秀的传統文化我们可以去反复咀嚼,从文中读出作者不一样的情感变化,从枯燥的文言文的文字中体会人生百味,去品味作品中的情感、文化意蕴。我们在习文言文的时候,应将目光从最初的文字转换到文学,再到最深刻的文化。

刘禹锡在被贬期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陋室铭》,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期初可能被文章的韵律所吸引,但是仔细揣摩文本,我们便可以从中读出作者被贬谪的自由自在、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而这,便是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独立心性的高尚人格的最好体现。作者的这种独立人格以及恬淡的处事心态,在如今这样一个人心浮动、高速发展的社会,显得更为可贵,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学习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我们通过对勇敢拼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造福人类的英雄形象的感知,从而生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文言文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仔细咀嚼文本,定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中,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和文字相结合,让自己的写作有温度,读起来可以感人肺腑。

学习文言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写作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二者相结合,在文言文的学习之中去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这个方面看来,文言文教学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也是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去发掘。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3卷).

[6]《古代汉语(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5.

[7]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潮创作.文学评论,1993.3.

栗庆珍,陕西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核舟语文课程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核舟究竟有多大
着力表现事物的特征
心脏“核舟记”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