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中拾取被遗忘的生活教育
2019-12-25吴美娜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和重要基石。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生活教育既宽广博大又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然而知易行难,现实中的生活教育多被人挂在嘴边,却很少认真地践行。学校和教师忙着“拼分数、比排名”,家长们忙着“拼证书、比投入”,匆匆忙忙的教育者只能将生活教育搁置一旁,越走越远。孩子的成长,在利益的风潮推搡下,偏离了应有的轨道。但是,教育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无法割裂生活与教育的联系,只有使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成长,生命才能全面而丰富地展现,教育才能最大化地释放其能量。
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文本中有花鸟虫鱼、柴米油盐,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语文文本有记叙事件的、有说明事理的、有发表观点的。可以说,语文文本就是为生活服务的,语文文本的知识也都来源于生活。在2018年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中,笔者执教作家王开岭的叙事散文《消逝的“放学路上”》一文。该文从司空见惯的城市中小学放学后家长们蜂拥而至,开着汽车接孩子的场景落笔,深情地追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哼唱着《读书郎》边走边玩的“放学路上”,为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勾勒了一幅素朴与感伤的童年生活水墨画。教学比赛中,笔者围绕“放学路上”“老街”“家园”“发小”“故乡”等童年的联结点,追溯逝去的美丽风景,积极唤醒沉睡在孩子记忆深处的童真和感动,努力从文本中拾取被遗忘的生活教育,认真总结孩子在成长教育、养成教育和情感教育方面的经验得失,激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成长教育:从放学路上开始
放学路上有最快乐的成长记忆。作者在文中以欢快的心情回忆了孩提时代的“放学路上”:“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因此,作者不由得感嘆道:“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但,当我们把镜头转向现在的一些学校时,却发现孩子们正被“快节奏”的课堂体系压得喘不过气来,在“功利化”的驱使下,哪怕是放学后的孩子,也被家长押送着奔波于各式各样的补习班,以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放学路上”渐行渐远,快乐成了一种奢侈品。家长和教师的急功近利,导致孩子精神生活的落寞,日益增长的知识带来的却是对生活的茫然若失和不知所措。语文教学要引导孩子过一种怎样的生活?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快乐既然是孩童的天性,我们就应该引导孩子找回快乐。课堂上,笔者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你可以说服爸妈不要开车,和他们一起穿堂过巷,到城市深处寻找老房子的故事,也可以手牵手慢慢地享受放学路上的美好时光;你可以和同学结伴同行,分享趣事趣闻,也可以手拉手一起哼唱‘读书郎。”
放学路上是最健康的成长途径。生活中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一位万人羡慕的名牌大学硕士生,因为论文报告未通过而跳楼自杀身亡;一个正处于花季的少年因为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服毒自尽……。我们不仅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你可以说出很多社会大环境因素,但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家长的“殷切期望”、学校的“升学率”和多如牛毛的社会培训机构,最终都转化成一道道、一页页繁重的作业,压在孩子稚嫩的肩上,为了“分数”“名次”“证书”,孩子们在“放学路上”“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培训机构之间,起早贪黑、日夜奔波,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难怪作者在文中叹道:“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陶行知先生指出: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教育,想要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长期的不健康生活,受到的必然是不健康的教育,使孩子的情感、思想以及行为上,不断地在生病的边缘游走,一旦出现突破口,就会酿成灾难。面对众多听课的教师,笔者不停地呼吁:把“放学路上”还给孩子吧!否则“啥都没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把“放学路上”还给孩子吧!否则身体不堪重负,再美丽的“江山”也只能是别人的风景!让孩子们从温室里走出来,从作业里冲出来——走进生机盎然的旷野,接受阳光的洗礼,塑造最健康的体魄吧!
放学路上含最肥沃的成长土壤。文中写到:“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作者对“上学路上”的膜拜之情,形于辞色。“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作者用深情的笔触回忆了放学路上邂逅的三教九流、七行八作、趣人趣事趣闻。虽然历经30年光阴,依然记忆得那么清晰明白。可见“放学路上”对作者成长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当孩子失去“放学路上”这段重要的生活经历时,他受到的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命顿时黯然失色。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二、养成教育:走出来的好习惯
放学路上培养创新精神。放学路上的孩子三五成群,嬉戏玩耍,一起捉小虫摔泥巴,一起看蚂蚁搬家;或摘东家的杏子,或捅西家的鸟窝,一路的顽皮、冒险。但无论怎样穿梭游走,最后都会愉快地、安全地回到家里。而沿途的出格,都是世界给他的礼物,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奖励和爱抚。因此,作者眼中的“放学路上”可不是一段普通的路途,“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它“生趣盎然、信息肥沃、故事量大,能为童年生长提供最充分的乐趣、最周到的服务和养分,而且它是安全的,家长和教育者放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教育。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反对死读书。他说:“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孩子们在放学路上走进自然、社区,接触基层人民的生活,在社会中观察,在自然里实验,把丰富的社会资源转变为生动的教育活动课堂,学会独立、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虽然偶有冒险,但却是孩子创新思想的源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放学路上成长奉献精神。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里,“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街区正在逐渐消失,根植于此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熟悉的街区内容、有安全感的共同生活分崩离析。大家每天在所居住的现代化小区穿行,却对它一无所知,即便是对门的邻居,也难得见上一面。遇事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孩子互帮互助,爱心奉献的精神。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学校如果能朝这一方向努力,整个社会也将出现另一番景象。据报载,2018年3月11日,一名老人因病倒在路旁,恰好被放学路过的铜川矿务局一中的2名学生看到,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上前询问情况,并将老人送到附近的矿务局医院,帮助挂号检查,联系老人家属,受到社会舆论的称赞。孩子们在放学路上或许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即使只是照顾一只流浪猫,浇一浇枯萎的花草,扶一扶蹒跚的老人或丫丫学步的幼儿,但,真善美的思想已在孩子的心中扎根,倘人人若此,何忧社会风气不变呢?
放学路上发展自由精神。作者童年时代无疑是自由的。因此,放学路上就像“一群没纪律的麻雀”,叽叽喳喳,兴高采烈。可以玩透了,玩饿了,玩到轰天黑夜,等妈妈喊回家吃饭。身体的自由带来的是思想的无拘无束,孩子们可以在广袤的田野里,璀璨的星空下畅想人生,憧憬未来,这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反观当下,在父母的呵护下,“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从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开始,虽然沿途的三教九流、七行八作依然还在,但是已经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就像困在笼中的小鸟,挂在墙上的风筝,天空、大海、森林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他们就像陷入牢笼的囚徒,自由、快乐已经成了传说和记忆。这样禁锢的一代,会有自由的思想吗?陶行知先生在《儿童四大自由》中写道:“如果我是一个小孩:我不要恐怖;我不要肚饿;我要玩得高兴;我要有机会长进。”先生70多年前的呐喊,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虽然没有了恐怖和饥饿,但今天的教育者扪心自问:现在的孩子能高兴得玩吗?能自由得长进吗?
三、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
修復孩子与父母沟通的裂痕。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育者要教导孩子追求真诚和美善,作为受教育者要学习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一个内心充满真善美的人,也必定是一个感情丰富,有亲情的人,特别是与父母的亲情更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也因如此,当作者忽然收到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时,虽明知是场恶作剧,却依然“对它亲热起来”。仿佛30年前,类似的呼唤声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但据中新网对家长们粗略的调查发现,约有七成的学生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的甚至无法沟通,有六成感到子女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有报道指中考作文中以“爱心”为题的作文,极少学生写到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断有家长反映,孩子上了中学就变了样,顶撞家长,甚至赌气出走等。为什么孩子渐渐疏远了父母?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缺少沟通造成的。生活的压力使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父母提供最多的是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是精神交流、感情沟通却少得可怜。如果父母能陪伴着孩子一起放学,挽着孩子的手,在穿行于大街小巷之际,父母听听孩子诉说些学校的新鲜事物,子女听听家长工作中的大事小情,或相互聊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逸闻趣事。既能让孩子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也能让家长体会孩子的辛苦,从而在沟通中积累亲情,缩小代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唤醒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家是什么?家是建筑在心灵原野上的一幢精神大厦;家是让人梦牵魂绕的感情归宿和永远牵挂的灵魂延续。家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神圣的图腾。逢年过节,漂泊的游子历尽千辛万难赶回故里,就是因为心中有个家。但,为何作者却越来越觉得如今的孩子——尤其大城市孩子,正面临失去家的危险?为何在家的转移上,作者朋友的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依恋?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对家缺乏归属感造成的。是啊,当家只是一幢水泥钢筋做的房子,只是家长财富多寡的象征,只是一个休息睡觉的地方,家就失去了原有的功用和感召力。如何唤醒孩子对家的归属感?假使放学的路途并不那么遥远,家长与孩子应多走走看看,与沿途的水果店、烧饼铺、小作坊等街坊邻居说说话、聊聊天,打个招呼,唠唠家常。甚或一同探望下邻居家怀孕的花猫,小区树上新筑的鸟窝,让孩子在其中找到感情的归宿和精神的依托。那么,家就自然而然地屹立在孩子心中,即使远游四方,也会魂牵梦绕。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如果真心爱孩子,陪伴就是父母给予的最好礼物。每天多陪伴孩子一分钟,多摸摸他的头,给他最温暖的拥抱,跟孩子心与心交流,让他知道你是多么的爱他,这样的家如何让孩子忘怀?
教导孩子感恩与回报社会。1937年11月,陶行知在给儿子陶城的一封信中写道:“现在做一个小孩子,要知道三件事。第一,做人的大道理要看得明白。第二,遇患难要帮助人;肚子饿让人先吃;没饭吃时,要想法子找出饭来大家吃。第三,勇敢。勇敢的活才算是美的活。”现如今,大多数家庭中,孩子都是“小皇帝”,家中几代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孩子时时刻刻都扮演着被爱的角色,要什么,家长都会千方百计满足他。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更有甚者,条件得不到满足,甚至要挟报复父母,北大学子弑母案就是个极端的例子。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其实最好的东西就是良好的教养和优秀的品格,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他获益良多。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展了很多仪式化的“感恩教育活动”,如给父母洗次脚,给父母做顿饭等等,以“催化”孩子的感恩之心。这种仪式化的教育,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能沉淀为品质。其实,生活中潜移默化、轻松愉快的感恩教育远胜过一次“痛哭流涕”。放学路上帮迷路的游客指指路,给乞讨的阿婆几枚硬币,帮爬坡的搬运工推推车子,事情不大却润物无声。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教会他感恩。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时刻启发孩子学会用感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付出。比如,在知道别人为自己做事后要说谢谢等。通过这些小事情、小情绪的不断熏陶,当孩子们再次感受到他人善行时,就会意识到,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使他们从小就知道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2]陶能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生活教育,2014年第6期.
[3]林怡.让语文回归教育的原点:生活.华夏教师,2018年第12期.
[4]吴美娜.从文本中挖掘生活教育的价值.行知研究,2018年第4期.
[注:本课荣获2018年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
吴美娜,江苏省无锡市山北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