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东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探析

2019-12-25高建国魏景辉张居翠缪桂红刘爱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成效困难现状

高建国 赵 丹 魏景辉 张居翠 缪桂红 刘爱云

摘要    本文介绍了如东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遇到的困难,并总结了措施,以期为提高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成效;困难;措施;江苏如东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2-0216-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现状

如东县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全县耕地10.75万hm2,按江苏省高标准农田统计口径,“十二五”末全县高标准农田省统计确认面积5.16万hm2,高标准农田占比47.85%。“十三五”期间,如东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推进,2016—2018年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2.81万hm2,至2018年底,全县高标准农田总面积7.97万hm2,占比达72.5%。

2016—2018年,如东县农业农村局等县政府多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预算内投资计划,先后完成了2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主项目)。主项目总投资达 6.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81万hm2,其中新修泵站212座、防渗渠1 743 km、硬质机耕路756 km。另有近7 300 hm2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将于2019年继续推进。

在实施国家主项目的同时,如东县为落实南通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通过县级融资,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额度15 000元/hm2(以下简称新增投资项目),使项目单位面积总投资标准提高到37 500元/hm2。2016—2018年,与主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落实新增投资项目21个,共计投资4.3亿元,除占补平衡新增耕地286.7 hm2外,还大面积平整土地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新建泵站63座、防渗渠441 km、硬质机耕路483 km。

2    成效

通过几年来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年代久远、设施老化、破损严重的泵站及渗漏严重的土渠得到重建和硬质化,充分满足了项目区基本农田灌溉与排水需求,灌溉保证率由过去的70%提高到 9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5提高到0.7以上,田间排灌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达到95%[1]。同时,机耕路的硬质化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农民出行和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开展,提高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承包土地的积极性。据测算,项目区粮食增产8%以上,年增产粮食超10 000 t。同时,防渗渠道、混凝土管道建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水、节地、省工,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升。

3    遇到的困难

同一般的水利工程相比,高标准农田项目项目区涉及面广,与老百姓接触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条件因素变化大,存在着许多其他工程没有的施工困难。一是高标准农田项目主要在村一级进行建设,在建设中会遇到青苗补助、占用农田、杆线迁移、迁坟等农民矛盾;二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范围广,一般涉及670 hm2以上农田,前期规划难到位,容易造成规划设计缺陷;三是施工单位遇到有难度的工程就绕道走,村组干部碰上农民纠纷也是绕道走,造成工程项目建设内容随意调整和变更,以致项目推进出现重大难度;四是一个高标准农田项目通常会被分割为多个标段,各施工单位工程资料不统一,难以汇总归档。

4    措施

4.1    设立镇区一线指挥部

县一级成立如东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管理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在各项目镇区成立一线指挥部,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担任辖区项目实施总指挥,项目镇水利站、农灌公司、国土分局、农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参加镇区一线指挥部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服务特长。

镇区一线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农民矛盾和纠纷。同时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督,督促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对于镇指挥部无法解决的问题,交由县领导小组现场调研论证,现场答复,现场解决问题,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2]。

4.2    设计图3次对接

坚持规划设计与镇村3次对接、3次完善,使设计图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第1次是根据项目镇村需求,初拟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图;第2次是将初拟施工图征求镇村意见进行修改;第3次是根据经费概算,对工程量清单和施工图再次与镇村对接,进行少量微调,形成最终施工图,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4.3    强化按图施工

第一,明确任何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和变更工程设计。特殊情况需调整和变更的,必须经过县领导小组和有关工程专家的技术论证,认为确有必要的方可进行调整和变更。实践表明,经过论证必须进行调整变更的内容不超过基层要求变更数目的20%,其余的均可克服困难继续施工[3]。

第二,时刻掌控原材料质量。原材料价格上涨时极易发生以次充好的情况,尤其是黄沙细度模数容易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及时增加原材料抽检频率,发现质量不合格的,立 即责令施工单位清场清退。

第三,严防工程施工偷工减料。要求施工单位在机耕桥“桥墩”、泵站基础等隐蔽工程施工及时通知监理进行检查,拍照留存,对未建、少建隐蔽工程的同时追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责任;对于机耕路路基、渠道基础等关键部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通知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达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4    優化日常管理

第一,强化对服务单位的日常检查。项目实施主体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主要检查施工“五大员”在场情况、监理旁站记录情况、现场监理到位情况,主抓工程质量进度、工程调整变更及安全生产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第二,坚持用文字说话。为避免推诿扯皮、信口开河,坚持文字说话,请示汇报、交流发言、变更论证、工程会议等均形成相应的书面记录,明晰来龙去脉,实现透明管理,有据可查[4]。

第三,统一资料格式。在工程资料管理上,统一培训,统一格式,改变工程资料繁杂状况;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明确由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3个阶段的现场对照影像资料,保证资料齐全。

第四,区别对待“好差”标段。凡是施工质量好,调整、变更工程量少,及时完成工程任务的,优先进行完工验收,优先支付工程款,以此来调动施工单位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内容与方法:NY/T 1716—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0600-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3] 王玥.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4] 薛剑,韩娟,张凤荣,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5):193-203.

猜你喜欢

成效困难现状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