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25范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人才建设乡村振兴意义

范清

摘要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阐述了人才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了相应对策,包括留人与引人并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多举措进行人才激励等3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才建设;乡村振兴;意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2-020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非常关注“三农”问题,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三农”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等。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三农”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仍然较落后,农村治理以及精神文明水平还有待提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等。为解决“三农”问题,党和国家在认真总结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重要内容之一[1]。然而,当前我国的乡村人才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何利用人才建设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人才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1.1    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农业耕地以平均每年40万hm2的速度减少[2]、经济增长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以及农业从业者知识水平低等[3]。人作为农业的主体,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加强农业人才建设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低耗转变,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升级,从而稳定国民经济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2    完善农村设施和治理,推进美丽农村建设

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基层治理、环境卫生、教育和精神文化等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加强人才建设,壮大经济型人才队伍,引入大量资金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党政型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基层自治,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壮大文化教育型人才队伍,提高农村文化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推进。

1.3    增加农民的物质和精神收益,提高生活水平

乡村不能振兴,多半是缺乏专业人才和领导人的带头和引导作用。引进科教型人才,将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知识以及就业创业上的指导,让农民更加自信地立足农村,获得可观的收入;鼓励高校毕业生、年轻人返乡创业,构建并完善农村产业链,鼓励周围的农民返乡从事乡村振兴事业,实现全村经济富裕,使农民不必外出就业,在家既可以获得良好的收入,又可以照顾和陪伴家人,在精神上获得更多的收益和满足。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数量和质量不高

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以求学、务工或其他方式离开乡村,进入城市谋求发展[4]。大量的人口外流导致现在的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匮乏。此外,中国目前农村人口文化层次总体偏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西部地区,留在农村的大多是儿童、妇女和老人,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2.2    人才培養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部分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管理。比如,部分农村乡土人才因身份限制,难以纳入党委、政府选人用人的视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些本土人才的积极性;一些地区在进行基层机构改革之后,编制数量有所减少,不易留住优秀人才,使人才队伍出现后继乏力情况;部分乡村地区由于缺少经费,减少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导致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后劲[5];人才培养后续跟进工作不到位,人才流失严重等[5]。

2.3    人才激励措施不到位

收入上,村民收入来源有限,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养殖业、经商、外出务工,与城镇居民相比缺少资产性收益,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11 969元,只有城市的1/3[6];职业发展上,农村经济落后、产业单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和职业上升空间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而在生活上,交通不便、教育和医疗服务落后、文化和娱乐设施不完善以及环境卫生较差等原因都促使着农村人才往城市转移,也让有意愿下乡回乡发展的人才顾虑重重。

3    对策

3.1    留人与引人并举

农村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来源,他们不仅熟悉本地情况,还饱含着对家乡振兴的热情和责任心,因而要大力留住和吸引本土人才。各地要从本地资源和区位特点出发,编制适合回乡人员投资和建设的项目,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另外,还要根据乡村振兴计划的具体要求,积极地(下转第202页)

(上接第200页)

引进意识观念先进、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来担任村干部,同时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引进经济型人才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此外,要做好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引进工作,以指导农民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3.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政府要制定并完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政策,深入实施农业知识培训、科技入户项目,组织农业专家下乡进行定点专业辅导和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其次,要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科类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探索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7];最后,要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新模式,着力打造一批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平台,创造机会让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实干中发挥所长、成就自我。

3.3    多举措进行人才激励

人才要发挥作用,激励是关键。因此,要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资助农业项目和产业,激励农民获得更多收入。针对引进的人才,要制定有激励性的招聘制度、薪资制度、考评制度、晋升机制和人才发展方案,以吸引和激励人才,提高他们的工作干劲和满意度。为了保障人才的生活水平,除了要大力完善物质基础,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如水电、交通、网络和垃圾处理等,还要通过加大教育投资、完善医疗保障、开展文娱项目和活动等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真正让人才长住长留。

4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19-03-14].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2] 杨琛,糜亮,高鹏飞,等.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19,50(7):19.

[3] 师晓梅.论中国农业的发展及主要矛盾[J].现代农业,2019(4):59-60.

[4] 岳佳慧,姜涛.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乡村人才建设的问题及對策[J].商业经济,2019(6):17-18.

[5] 赖新华,罗晓雯,许哲民,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粤西地区为例[J].智库时代,2019(2):161-163.

[6] 王天僚.英媒称中国农村吸引人才面临难题:收入低是最大障碍[EB/OL].(2018-07-23)[2019-04-11].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80723/2297187.shtml.

[7] 松生满,马福成,韩志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人才支撑是关键[J].青海农技推广,2019(2):41-42.

猜你喜欢

人才建设乡村振兴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留学的意义
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煤炭企业人才建设问题探讨
国防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展望
浅论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后的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