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烟区烟叶清洁生产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2019-12-25杜鸿波孙永新袁野刘璐韩治建袁芳吴延韩猛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

杜鸿波 孙永新 袁野 刘璐 韩治建 袁芳 吴延 韩猛

摘要    本文通过对汉中烟区病虫害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结合多年实践总结集成了烟叶生产23个小阶段清洁生产与绿色防控技术,明确了各阶段技术集成的原理,既是烟区构建全流程、立体式、全方位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阶段性成果,又是对烟区高水平、高质量实施烟叶清洁生产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烟叶清洁生产;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汉中烟区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2-007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现代烟草农业的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吸食用品,生产出优质低害、安全、生态的烟叶依然尤为重要[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下,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按照综合治理、轻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在不同生态环境实施全套绿色防控技术组合的集成研究和示范也非常有实践价值[3]。因此,关注烟叶生产的全流程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从农田建设、机耕、育苗、栽培、植保、烘烤、分级、保管、运输等环节开展大量的清洁生产试验和研究工作[4],及时从食品安全、农残控制和落实农业部“双减”战略的角度出发[5],建好全流程、全方位、立体式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促进烟叶清洁生产与烟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市场价值。

1    烟区概况与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

汉中烟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香型风格特色属于武陵秦巴烟区,烟叶生育期光照和降雨中等、温度较高,烟叶风格特征为醇甜香突出、香韵丰富。据统计,2011—2018年汉中烟区累计种植烤烟2.78万hm2、生产烤烟49 060 t、产值高達10.43亿元;上缴烟叶税2.29亿元,多年来带动20 019户烟农脱贫致富,户均收入区间在27 280.42~70 853.63元之间,平均达52 075.89万元,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依靠农业产业精准脱贫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之一,具有“政策波动小、基础配套齐、生产周期短、市场风险低、收入见效快、保障机制全、技术服务好”的特点,受到居家创业农民的青睐。

但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剧烈波动的影响,局域小气候发生了较大变化,前期低温寡照冷害时发、中期强对流天气及长期干旱频发、后期快速降温连续淋雨多发,使烟叶病虫害的发生率和损失率呈现高发严重趋势。汉中烟区以南郑为代表,面积产能比重占45%,区内小气候烟区多样,能够代表整个烟区概况。按划分的9个小气候调查统计,地老虎(啃噬根部)、蚜虫(病毒病)、烟青虫/斜纹夜蛾(噬叶)、花叶病、根茎类病、叶斑类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多年调查发病规律如表1、2所示,给烟区造成的总损失率为27.30%(其中虫害8.03%、病害19.27%),损失额在10 185~16 200元/hm2之间。因此,调查研究主要的烟叶病虫害发生规律非常有必要,是制定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策略、实现烟区清洁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

2    汉中烟区烟叶清洁生产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自2015年以来,烟区逐渐从标准化生产、统防统治过渡到烟叶GAP管理、绿色防控、清洁生产阶段,围绕产品质量安全和烟叶精益生产狠抓烟草农业多种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突出清洁生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烟区做了23个环节的技术集成,取得了良好的推广应用效果。

2.1    三冬工作阶段(11月20日至翌年1月15日)

常用技术有7种:冬季增施有机肥+牛耕深翻+机械深松+零散地块整治(农业工程)+烟株残体出田无毒化处理(沼气)+地膜回收+冬季蓄水与冻融灭菌,主要集成原理为优化土壤、低温控菌。

2.2    育苗准备阶段(2月10日至2月25日)

常用技术有6种:育苗池、棚消毒+苗池地下害虫预防控制+棚膜清洁、内侧消毒+育苗盘消毒+育苗物资检验检疫(留样)+育苗基质周围环境整治,主要集成原理为全面消毒、消毒控菌。

2.3    育苗播种阶段(2月27日至3月5日)

常用技术有5种:育苗用水检测与清洁使用+烟草种子、育苗肥、育苗基质检验检疫(留样)+机械、器械、工具消毒+人工操作肥皂水消毒+清洁化育苗操作,主要集成原理为全面消毒、细节控制。

2.4    苗床管理阶段(2月27日至5月5日)

这一时期常用的技术措施有7种:诱虫黄板(主要防控蚜虫、蚊蝇)+草木灰(防控蛞蝓)+高频次通风排湿+棚膜清洁(透光)+预备化学防控药品(防控炭疽病、猝倒病、病毒病)+营养性叶面喷肥+氨基寡糖素水剂,主要集成原理为通风排湿、控虫控病。

2.5    整地耙耱阶段(3月20日至4月15日)

常用技术有10种:绿肥提早翻压+土体破碎耙耱+草根残体出田+地膜出田回收+烟田微地形平整+种植单元划分+坡地开沟留路+水田烟地四周开沟、畦状区+田块抗旱及植保专用蓄水池建设+烟田周围环境整治,主要集成原理为农业工程调节、排水保土控制。

2.6    配肥施肥阶段(3月25日至4月20日)

常用技术有10种:测土配方施肥、经验施肥(依据为土壤监测数据和历年生产数据)+清洁来源的农家肥+清洁来源的商品有机肥+充分腐熟的饼肥(油枯)+入田化学肥料(留样)+包装物出田与留样+分地块配方施肥对照小区试验,主要集成原理为清洁来源、科学配比。

2.7    起垄阶段(4月5—25日)

常用技术有7种:平行坡向起垄、微斜交坡向起垄+开沟起垄(垄体高大饱满)+地老虎毒饵(高效氯氟氰菊酯、麸皮)+柳树枝诱集地老虎+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性诱剂(地老虎、斜纹夜蛾)+生物菌肥、土壤改良(pH值调节),主要集成原理为防水土流失、防地下害虫。

2.8    覆膜阶段(4月5—25日)

这一阶段常用的技术措施有4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地老虎成虫+性诱剂(防控地老虎、斜纹夜蛾)+黑白双色膜+秸秆覆盖垄体(消毒),主要集成原理为防地下害虫、控草保温保墒。

2.9    移栽阶段(4月26日至5月10日)

常用技术有14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黄板田间诱虫+草木灰(防控蛞蝓、蚜虫)+移栽穴肥(放地下害虫药物、毒饵)+绿僵菌+白僵菌+香菇多糖(喷雾)+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灌根)+草木灰、糖化硼片(防蚜虫传毒)+超敏蛋白、氨基寡糖素(病毒病预防),主要集成原理为灭地下害虫、抓病害预防。

2.10    补苗阶段(5月1—25日)

常用技术有14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黄板田间诱虫+草木灰(防控蛞蝓、蚜虫)+移栽穴肥(毒饵)+绿僵菌+白僵菌+香菇多糖(喷雾)+芽孢杆菌(灌根)+糖化硼片(防控蚜虫)+超敏蛋白、氨基寡糖素(病毒病预防)+烟碱苦参碱(灭烟蚜、黏虫、青虫),主要集成原理为控虫口基数、抓病害预防。

2.11    烟株伸根期(5月1日至6月5日)

常用技术有13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蚜茧蜂释放+草木灰(防控蛞蝓、蚜虫)+穴肥(菌肥)+绿僵菌+白僵菌+香菇多糖(喷雾)+芽孢杆菌(灌根)+超敏蛋白、氨基寡糖素(病毒病预防)+烟碱苦参碱+糖醋液,主要集成原理为严控蚜虫、防病毒病。

2.12    烟株旺长期(6月1—30日)

这一阶段常用的技術措施有10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蚜茧蜂释放+天敌昆虫释放(防控蠋蝽)+草木灰(防控蛞蝓、蚜虫)+穴肥(菌肥)+香菇多糖(喷雾)+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灌根)+波尔多液(综合预防)+烟碱苦参碱+糖醋液,主要集成原理为主防根茎病害、兼控病毒病。

2.13    烟株团棵期(5月25日至6月10日)

常用技术有14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蚜茧蜂释放+天敌昆虫释放(蠋蝽)+香菇多糖(喷雾)+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灌根、喷雾)+氨基寡糖素(病毒病预防)+烟碱苦参碱+糖醋液+万寿菊驱虫+植物诱集标靶杀灭(油葵)+波尔多液(综合预防),主要集成原理为预防叶斑类病害(生物农药占位)、兼控根茎病害。

2.14    打顶阶段(6月25日至7月10日)

常用技术有15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蚜茧蜂释放+天敌昆虫释放(蠋蝽)+超敏蛋白、氨基寡糖素(病毒病预防)+烟碱苦参碱+糖醋液+万寿菊驱虫+植物诱集标靶杀灭(油葵)+抑芽剂、套袋、人工抑芽+打顶消毒防感染技术(酒精、植物油、猪油)+机械、人工除草,主要集成原理为预防叶斑类病害(生物农药占位)、兼控根茎病害。

2.15    留叶优化阶段(6月30日至7月15日)

常用技术有10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烟青虫+斜纹夜蛾)+香菇多糖(喷雾)+烟碱苦参碱+糖醋液+万寿菊驱虫+植物诱集标靶杀灭(油葵)+机械、人工除草+精准用药(叶斑类病害生物制剂),主要集成原理为预防叶斑类病害、优化通风透光条件。

2.16    下部叶成熟期(6月25日至7月15日)

常用技术有9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营养协调(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糖醋液+万寿菊驱虫+植物诱集标靶杀灭(油葵)+机械、人工除草+精准用药(叶斑类病害生物制剂)+根茎病害病株出田,主要集成原理为预防叶斑类病害、提升通风透光环境。

2.17    中部叶成熟期(7月25日至8月20日)

常用技术有10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营养协调(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糖醋液+万寿菊驱虫+植物诱集标靶杀灭(油葵)+机械、人工除草+精准用药(叶斑类病害生物制剂)+根茎病害病株出田+田间及周围卫生(波尔多液),主要集成原理为严控叶斑类病害、提升综合防效。

2.18    上部叶成熟期(8月20日至9月30日)

常用技术有10种:紫光灯、黑光灯诱杀成虫+营养协调(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高浓度钾肥)+糖醋液+万寿菊驱虫+精准用药(叶斑类病害生物制剂)+根茎病害病株出田+田间及周围卫生(波尔多液+生物农药联防),主要集成原理为严控赤星病、提高成熟度。

2.19    采收编杆阶段(6月25日至9月30日)

常用技术有6种:清洁运输+分类编杆+无价值烟叶集中处理+入炉特殊烟叶生物菌剂处理+非烟物质控制(沙泥为主)+防霉变保管,主要集成原理为非烟物质控制与清洁生产。

2.20    入炉烘烤阶段(6月25日至9月30日)

这一阶段常用技术措施有4种:非烟物质控制(以木屑、沙泥为主)+装烟室密封检验(杜绝煤烟进入)+控制其他有味物质进入装烟室+生物质燃料应用,主要集成原理为清洁烘烤。

2.21    分级保管阶段(7月10日至12月10日)

常用技术有3种:非烟物质控制(以塑料、毛发为主)+控制其他有味物质进入烟叶分级场所+防霉变保管(有条件的建立专门保管室),主要集成原理为清洁保管。

2.22    包装运输阶段(9月25日至12月10日)

常用技术有4种:非烟物质控制(以塑料、毛发、油污为主)+清洁包装物+无油污、无受潮运输过程+低造碎装卸,主要集成原理为低造碎清洁运输。

2.23    烟田后期管理(8月20日至9月30日)

常用技术有5种:烟杆及残体出田+烟田杂草出田+烟田环境整治+冬闲烟田利用+有机物还田,主要集成原理为低温灭杀控制病原菌。

3    技术展望

烟叶产品生产流程周期较长、技术复杂、环节较多,虽然生产该类产品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也较多,但作为大宗农产品生产,受气候、土壤、品种、肥力、技术、劳动力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往往人为聚类分析后划分风格相似的大烟区里,又可以向下划分较多不同单元的小烟区,受到复杂小气候的影响,生产出来的烟叶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气候特征。因此,以户或村或小型示范区为单位实施标准化生产,突出清洁生产和绿色防控技术的技术集成与应用推广,在实践层面才具有现实意义。同时,随着市场变化、烟区波动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型的、适用的、高效的清洁生产和绿色防控技术也会越来越多,烟区和烟农也会在复杂的技术中继续认识、验证、筛选、更替,但必须围绕绿色、安全、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导向去简化技术体系、集成可靠技术、追求最佳利益、保障产投效益[6-7]。

4    参考文献

[1] 谈文.烟草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戈一婷.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与绿色防控[J].农家参谋,2018(4):121.

[3] 单雪华,周孚美,陈小虎.衡阳烟区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初探[J].湖南烟草,2015(5):53-55.

[4] 曾愛维.湖南烟草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国烟草学报,2019(25):1-6.

[5] 李义强.影响烟叶质量安全的外源因素与防控对策[J].中国烟草学报,2013(19):85-89.

[6] 方敦煌,黄学跃,秦丞云,等.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7,39(10):76-79.

[7] 宋瑞芳,夏阳,韦凤杰,等.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国烟叶生产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17,29(5):66-71.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
浅谈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措施的应用
富裕县减少除草剂和农药用量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浅谈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
日光温室彩椒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江西省茶园病虫害防治思路
普洱市思茅区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