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
2015-09-24张福进李大琛张传明张秀维
张福进 李大琛 张传明 张秀维
摘要:环翠区地处胶东半岛的最东端,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大白菜常年种植面积在0.4万亩左右。近几年,由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大白菜基本处于连片连年种植,田间病虫发生和危害逐渐严重。根据多年的调查和药效试验,要想保证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菜农们应抓好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综合技术,在防治上采取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关键词: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
1.农业防治
1.1品种选择。应选用丰产、抗(耐)病、优质的中早熟品种,如胶白l号等。
1.2整地施肥:要清洁田园降低病虫害基数,集中防治前茬蔬菜上的蚜虫、菜青虫,彻底清除菜田杂草,实行翻耕轮作、倒茬,以压低病菌虫源数量,减少初侵染源。整地时施用腐熟的农家肥45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00公斤,所施肥料一般60%底施,40%沟施或畦施。
1.3适期播种:播早病害重,晚播病害轻,但包心不实,产量低,一般于立秋后8-10天最为适宜,行距66厘米,株距60厘米,每亩1680株左右,播深0,5厘米,每亩播种量为75-100克。
2.物理防治
利用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害虫趋黄特性设置黄板诱杀,每亩放置40个粘虫板;也可亩用银灰色膜5公斤地面覆盖或亩用1.5公斤银灰色膜剪成的15cm的挂条,可有效避蚜传毒,起到治虫、防病的双重功效。也可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在田间每20-30亩地块设置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害虫,或每亩放置1套性诱剂诱杀害虫。
3.生物防治
选用3%克菌康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喷雾,每隔6-7天1次,连喷3次,可预防软腐病、干烧心、黑腐病等;在甜菜夜蛾、甘蓝夜蛾、菜青虫、小菜蛾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用选用100亿活芽孢、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300克/亩、或爱诺虫清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可人工释放、助迁和保护瓢虫、扑食螨等天敌,利用成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产卵。
4.化学防治
在化学防治上应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做到有针对性的适时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合理选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国家推荐使用的农药,做到对症施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高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及其混配农药。坚持农药的正确使用,严格按使用浓度施用,施药力求均匀周到。
4.1霜霉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叶片发病为主。发病初期叶正面产生水浸状褪绿斑,后发展为黄褐色,病斑扩大后常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叶背面水浸状。湿度大时,叶背面产生白色霉层,病斑连片时,常造成叶片变黄枯死,严重影响白菜包心。9月中下旬往往是霜霉病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要加强中耕除草,控制水分,适当蹲苗,以提高植株抗性。防治方法: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天-10天1次,连喷3次。
4.2软腐病。主要发生在大白菜包心期,一般从菜帮基部伤口处侵入。由于发病部位及环境条件不同,其症状表现不同,常见有三种:
4.2.1基腐。植株晴天中午萎蔫下垂,早晚恢复正常,经过几天反复后,外叶平贴地面,露出叶球,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腐烂,有灰黄色粘稠物,并有强烈恶臭味,轻碰病株即倒折。
4.2.2心腐。病菌侵入菜心,部分叶片腐烂,外部叶片无表现。
4.2.3外腐。外叶边缘焦枯,或在多雨时顶叶腐烂,经日晒后叶片干枯,呈薄纸状。管理粗放,灌水不当或久旱逢雨,以及害虫为害猖獗的地块,发病严重。若窖藏期间混有带菌植株,仍可发病,引起腐烂。要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深埋,并对病穴撒石灰消毒,然后及时用药防治。防治方法: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3000倍~4000倍液喷雾,7天-10天1次,连喷2-3次,或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30%菌必克600倍液或灭菌威500-800倍液交替喷雾,每隔7-10天1次,喷药时以轻病株及其周围植株为重点,着重喷射接近地表的叶柄及根茎部。
4.2.4干心病:俗称“干烧心、焦边”,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田间发病始于莲座期,发病时顶叶边缘呈水浸状半透明,逐渐干枯黄化皱缩成白色干带。结球后发病,外观正常,但切开后心叶边缘枯焦。防治方法:喷洒0.5%氯化钙溶液,亩用量50公斤,5天喷一次,连喷3~5次。
但应注意的是,在大白菜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药的安全间隔期,收获前半个月严禁施用农药。
(威海市环翠区农业局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