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心理 护理体会

2019-12-25张静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1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评价糖尿病

张静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该院收治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范围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快(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胰岛素用量相比对照组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症状因子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过程结合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的血糖水平、症状改善,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a)-0077-0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类特殊急性胰腺炎疾病,该病患者的病情危险、合并症多且病死率极高[1-2]。当患者发生重症胰腺炎时,易导致其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出现严重异常,进而导致发生糖尿病,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3]。临床研究发现,对SAP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除了纠正血糖水平,予以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于症状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针对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80例患者展开对比研究,以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收治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纳入患者均根据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检查及CT与MRI影像学检查确诊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对照组纳入患者包括男性2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1.5±4.8)岁。观察组纳入患者包括男性2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2.1±4.7)岁。研究内容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患者在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测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24 h出入量,对腹部进行动态检查,且术前8 h禁食。注意补充体液以预防发生休克症状,纠正患者机体内水电平衡与酸碱平和,并予以抗菌药物抗感染,泵入替硝唑控制血糖水平以纠正糖尿病的急性代谢紊乱。在术中需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待血糖降低至14 mmol/L以下,进行急诊手术将坏死部分胰腺组织切除,于胰床部位置入多管引流,将胰体、尾部以及部分脾切除。术中每小时监测1次血糖水平,予以补充胰岛素以维持血糖水平在6~8 mmol/L。术后送往病房常规护理,禁食期间护理人员需每日为患者提供肠外营养支持,并强调术后合理营养。进行补液同时予以改善微循环药物配合纠正机体微循环平衡。对手术切口与引流口定时进行换药,局部适当喷洒胰岛素促进局部蛋白质的合成与创口愈合等,注意术后血糖水平控制。

观察组则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将护理主体由针对病情为主的常规护理转变为针对患者为主的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更注重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对病情及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减轻患者的患者心理负担,引导并安慰患者,针对疼痛症状予以分散注意力及遵医嘱予以止痛药物,解除患者的疼痛及心理顾虑。对于部分病情危重患者易产生极度恐惧,导致心理失衡。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热情、周到的服务,并耐心细致为患者提供护理,使其情绪稳定并减轻心理压力,通过介绍相关治疗成功案例为患者树立战胜该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与干预工作的依从性。②消除疾病恢复不良因素。护理人员加强病房巡视工作,便于及时认识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状态,对部分耐受力较强患者,可能存在剧烈疼痛但也尽量克制自己,护理人员应纠正患者怕麻烦护士、怕应用止痛剂成瘾等不正确思想,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需及时掌握其病情情况并排除存在其他类型器质性疾病,主动进行关心与照顾,为其提供周到服务并解除痛苦,告知患者短时间应用止痛剂不会致瘾。让患者获得自尊与自信,以良好的心态去战胜疾病。

1.3  观察指标

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指标变化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于患者術后4周病情稳定之后进行,量表包括90条目,分别包括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焦虑、抑郁、对抗性、偏执、恐怖及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问卷由患者本人自行填写,采用五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各因子的症状越明显。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血糖水平与SCL-90评分均以(x±s)描述数据,对比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情况对比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范围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快(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胰岛素使用量相比对照组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对比

观察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症状因子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对比[(x±s),分]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作为一类危重疾病,该病易患者伴随各类并发症,并导致各脏器的功能衰竭[4-5]。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在临床较为常见,针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是当前研究热点[6]。由于社会因素与医疗因素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患者的不良情绪纠正相对困难,但心理因素对患者的病情影响不可被忽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在进行血糖控制的同时结合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该研究通过两组展开组间、护理前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范围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快;护理后4周观察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症状因子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过程结合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的血糖水平、症状改善,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娟,谢丽梅,王攀云,等.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147-148.

[2]  戈鑫龙,于小伟.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203-204.

[3]  王慧潔.护理干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18-119.

[4]  李华聪,左丽细.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3):147-148.

[5]  胡双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术后护理[J].医药前沿,2016,6(21):320-321.

[6]  王艳丽,周晓丽,于雪芝.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225-226.

(收稿日期:2019-08-13)

猜你喜欢

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评价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