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特色传统民居
2019-12-25
(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是在非常多的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通过数代人的发展、创新延续下来的,是融合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自然地理,水文气候等一系列条件因素,最适合当地居民生活居住的产物。湖南的历史悠久,是众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我国文明发达地区之一,主要有瑶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带来了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再加上湖南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湖南传统民居具有明显的地方建筑文化特色。
传统民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能一直较好的适应和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必然存在一种经得起检验的并得到继承和发展的模式,本文通过对湖南传统民居的平面空间布局形态的调查研究,对比分析汉族,瑶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等传统民居,探讨湖南传统民居的四种典型布局形式。
一、湖南传统民居主要类型、分布以及特点
传统民居在湖南地区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分别为三连间式传统民居,天井堂厢式传统民居,天井排屋式传统民居以及三连间式传统民居。这四种传统民居在湖南地区的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三连间在湖南地区分布最广,天井堂厢式分布较为均匀,干栏式主要分布在湘西地区,天井排屋式民居主要分布于湘西和湘东北至湘南一带。这四种传统民居类型在受到不同的因素,如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其各自的特点。
图1 传统民居类型分布图
(一)三连间式民居特点
三连间传统民居在湖南地区一般为两层,其基本布局形式为“一明两暗”的三开间。中间的明间又称作“堂屋”或“厅堂”,属于公共空间,是会见客人以及在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两暗”属于私密空间,一般作卧室使用。其平面上具有很强的对称性,重点突出中间堂屋的地位。1同时,三连间也是传统民居最基本的一种布局形式,五连间,七连间,九连间等,都是从三连间布局演化出来的,其对称性和重点突出中间公共对外空间的特点也可以从天井堂厢式以及天井排屋式民居建筑中看到(如图2)。
图2 三连间演化
(二)天井堂厢式民居特点
湖南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雨季较长。所以湖南传统民居的建筑进深较大,组成方形院落,同时栋建筑间互联互通,屋面紧紧搭接在一起,形成小院落,小院落与高屋顶面类似井口。天井平面尺寸1平米至25平米不等,有助于改善局部微气候,调节室内气候环境。
从建筑布局上看,天井堂厢式民居建筑一般坐北朝南,建筑布局灵活,内部空间规整,以堂屋为中心,对称均衡,通过天井、廊道组织联系空间。同时,天井堂厢式民居有着较多的室外、半室外空间,有利于安排各类生产生活活动。
从建筑的结构上看,天井四周的挑檐有助于遮阳与排水。同时,天井堂厢式民居为了取得防火的效果,房屋两端的山墙均突出屋面,轻盈舒展。且为了增添立面的生动性,在墙顶加上翘角,同时又采用分层降低的方式,使山墙的高度逐渐降低,增加其韵律感;外墙檐口处用砖封砌,较为厚实,加以花样繁多的彩绘或塑以民间传说故事,则使房屋立面新颖生动,同时也减少了檐口的厚重感;宅内的檐下也多施以彩绘,内容生动,暗含寓意,色彩丰富。窗户的开设方式分为平开窗和支摘窗两种,平开窗即窗扇在一边的上下处安设转轴,水平推开以打开窗扇,这种方式能加快通风散热的速度,在湖南地区是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窗式。湖南的平开窗组成比较特别,一般都是单个存在,不会满墙设置,由左右可活动的窗扇与固定不动的木栏共同组成,下部类似直棂窗,由木条简单构成,既可采光,挂置物品,上部才是真正的平开窗,这样特殊的组合方式可能是适应湖南人民劳作习惯的表现。湖南的平开窗在满足房间通风采光要求的同时,丰富了棂条与雕刻的组合,以此寄托当时人们对生活的心愿,无形中增强了平开花窗的装饰性;支摘窗即上方窗可以支起而下方窗摘下的窗,岭南花窗中的支摘窗,支窗与摘窗的面积比约为2:1,上方的支窗折叠后再开,而湖南花窗中的支窗与摘窗面积大致相同,使用时直接支起即可,十分方便。或许是由于支摘窗一般是用在民居住宅的次要房间,虽然面积比较大,但支摘窗的花纹比较简单。
(三)天井排屋式民居特点
根据《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中对排屋的解释定义:排屋由若干个单开间的民居横向组合而成,排屋只有一进,前部较少有天井且进深不大,一般在7-8米左右,布局形式相对较简单。天井排屋式则类似于以天井堂厢型民居作为基本单元,纵横联合,组成大屋,满足大家庭居住要求。因此这种形式的民居常见于汉族的大家族中。布局以宗祠为核心,具有很强的对称性。
(四)干栏式民居特点
我国古代文献最早记录“干栏”一词的是《魏书》中的“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式民居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住宅形式,曾广泛流传于我国古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调研发现,湖南西部山区分布着大量的干栏式民居,整体布局顺应山势、屋面错落。屋顶主要采用悬山及歇山形式,多伴有重檐和腰檐;一般以中小型民居为多,开间尺寸3-5米。
干栏式民居的主要特点有:平面布局上,中间为三连间式的木质房屋,在两侧布置干栏式的吊脚楼,属于半干栏式建筑。建筑功能上,采用竖向分区,吊脚楼底层架空,上层以居住或储存为主,中层的非干栏式房屋底层以火塘、卧室、厅堂为主,常作为生活起居空间,顶层以储藏空间为主。建筑材料上,多以竹木为主,结构以穿斗式为主。建筑组合上,多以简单的横向叠加为主,有“一”字型,“L”型和“U”字型等多种形式。
二、湖南不同民族传统民居对比
(一)汉族民居
汉族为湖南主体民族,其传统民居在湖南最多,其平面空间形态类型主要有三连间式,天井堂厢式,天井排屋式。汉族传统民居的主要特点是对称性强,多以堂屋或祠堂天井的公共空间为中心,强调中轴对称,并由此演化出了天井排屋式这种大家族式的聚集型民居。此外湖南汉族传统民居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建筑细部,也借鉴了大量当地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发展出其独有的特点。
1.三连间式民居
汉族的三连间民居对称性最强。建筑材料使用也较为广泛,以材料的使用以其易获取性为主要标准,在经济较差的山区,除瓦片外,建筑主体多使用木质的材料建造,建筑的排列也较为分散,多呈线型。而在在经济较好,村落聚集性较强的平坦地区,三连间建筑也使用青砖材料来建造墙体,有主体是木构,仅用青砖建造封火山墙的民居,也有建筑外立面全部用青砖搭建的三连间住宅。青砖作为建筑材料,相比木材更坚固,且防火,因此在汉族传统民居聚集度较高的地区常用这一材料。青砖的使用使得山墙成为了一种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的建筑构件。山墙主要有人字形,锅耳型,波浪形,湖南汉族的三连间式民居的常用人字形山墙。
2.天井堂厢式民居
汉族天井堂厢式民居讲究严格的对称,以中间的厅堂和天井为中心对称布局。它是在“一明两暗”的正前方配置厢房或者两廊,利用正堂、正房和厢房等五个房间围成一个“三合天井型”庭院;再将三合院的围墙做成门廊或者房间,变成“四合天井型”庭院;天井堂厢型民居是以“进”作为单位的,一进所包含的建筑堂屋、卧室以及辅助性用房可以满足一家的基本要求,因而一进可以作为独立的一栋建筑。建筑大门布置可位于正前方,也可以位于侧面,是根据村落布局而定。后堂和后正房是湖南传统民居家庭起居活动和操持家务的主要场所,因而部分天井堂厢型民居根据实际需要,将后墙继续往后平移动,增设一处狭长天井,从而改善后堂的通风采光条件。因此,井堂厢型民居的基本单元可以是“一进一天井型”和“一进双天井型”。同时,其山墙建造形式以人字形为主。建筑材料均以青砖与土砖作为外墙。土砖相对于青砖而言,造价更低,坚固性也更差,但与木材相比,同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与保暖性能。
3.天井排屋式民居
天井排屋式民居以各种宗族大院的形式存在,规模不一。主要存在于经济较好,地形适宜的地区。选用较平坦的地形,整家整族的人居住,以祠堂为中心,向两边对称摆列分布。每列房屋间有回廊连接。其在湖南的典型代表有衡东县草市镇高田村的新大屋和田垅大屋,邵东县杨桥镇清水村的荫家堂。
(二)土家族民居
1.天井堂厢式民居
土家族的天井堂厢式民居较为对称,与汉族天井堂厢式民居的区别是其没有高耸的山墙,建筑布局上在主体建筑正门外还有附属建筑与院墙包围的庭院,庭院的布置并不对称,院门呈八字内收的形式斜对堂屋大门,堂屋采用了少数民族建筑常见的吞口屋的形式,建筑材料以木构为主,青瓦木墙。总体来说,土家族的天井堂厢式民居是以土家族的三连间民居为基础的一种天井式民居。
2.干栏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主要分布于湖南的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中,其中以土家族的干栏式民居村落最为典型。土家族的干栏式建筑随山就势,随物赋行,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正屋、偏屋、转角楼、朝门。建筑多采用特有的吊脚楼形式,转角楼,转角楼三面有悬空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根据经济状况的不同,建筑的样式也不一样。比较贫穷的人家就只有正屋,小康之家则有正屋、偏屋和转角楼,富裕人家则会加修朝门和冲天楼。吊脚楼上层通风干燥住人,下层用来堆放杂物,其建筑空间形态主要受到当地潮湿的气候影响,建筑材料也以当地最常见的木材制成。民居建筑的堂屋内设神龛,神匾,号匾,寿匾,家氏派名等,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建筑结构以木结构穿斗房为主,间有穿斗、抬梁复合结构的民房。建筑样式随山就势,随物赋行,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正屋、偏屋、转角楼、朝门,四排三开间,中为堂屋,两边为火房和卧室。根据经济状况的不同,建筑的样式也不一样。比较贫穷的人家就只有正屋,小康之家则有正屋、偏屋和转角楼,富人家则会加修朝门和冲天楼,豪门大户会修四合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
(三)侗族民居
1.三连间式民居
侗族的三连间民居建筑特色在于跑马楼与重檐开口屋。开口屋,又称平地楼,以平地作为房屋的场基。房子为木质结构的侗族风情民居。木屋一般为明暗三间,前三间为明,中间一间为堂屋,前面有“开口”,堂屋两侧两间为主卧;后三间为暗,居中的是“火铺”,兼具厨房、餐厅和客厅功能,在火铺两侧的两间为“空间”。为了使木板房结实耐用,里外都细细用桐油刷过数遍,青瓦褐墙半遮半掩在梯田树木之间,一眼看去全是天然的。屋檐为一层或两层,穿斗式结构,多为四排扇。每扇五柱或七柱,一排屋柱称为一扇,两排屋柱构成一间房,四排屋柱构成三间房,又称为“四扇三进”屋。
跑马楼则是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楼屋。便于家人的起居活动,具有上通下达、一团和气的文化象征。
2.天井堂厢式民居
侗族的特色天井堂厢式民居是窨子屋,又称“一颗印”,是侗族创造的民居建筑,为湘黔赣地区的特色传统建筑,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多为两进两层,也有两进三层或三进三层的,三层上南北间有天桥连通。它的总体结构是外面高墙环绕,里面木质房舍,它是富商们的居所。高墙环绕,可以防火、防盗;里面木质房舍,冬暖夏凉。为了保持里面的木质房舍与外面的封火高墙的一体性,里面木屋四角的栋柱,都用铁拉杆与外砖墙紧紧地拉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屋顶从四围成比例地向内中心低斜,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和空气。窨子屋多依山而建,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往往不是坐落在深巷就是吊脚于岸边低洼处。从明代洪武十三年到清朝光绪七年,怀化市会同县高倚乡高椅村在六百年和历史长河中陆续建造了极富特色的民居四百余栋,虽各个时期建筑休现了各个时期的特点,但基本格局却一致:片石砌一米左右基脚,大厚青砖砌8米顶,盖以黑瓦,檐边粉刷白石灰,绘有花鸟山水人物,檐牙高翘。铁桶一般的四面高墙,方方正正围成“一颗印”的形状。
(四)苗族民居
1.三连间式民居
苗族三连间民居总体特征苗族三连间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屋顶上。苗族喜欢使用歇山顶或悬山顶,坡度不大,但是出檐较深。在二层的挑廊设置退堂,形成一个半户外空间。退堂靠边常设置美人靠,有的在前部增加坡檐,来扩大空间,整体空间较为方正,夏天可以纳凉,冬天可以晒太阳。有的屋内布置火塘,厨房,餐厅,温室等功能。
2.干栏式民居
苗族传统干栏式民居均为穿斗木构架,独立性很强,因为穿斗式,所以由较多密集的榫卯拉结而成,采用柱枋穿插的建造方式,民居内立柱较多。二层走廊常设置退堂和美人靠。退堂由堂屋退进一步或两步,并与挑廊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半户外空间。它既是一个堂屋的缓冲地带,又是一个向曲廊过渡的区域。退堂靠边常设置美人靠,并简单加以装饰,有的在前部增加披檐,以此来扩大空间,使得建筑整体呈方正形。夏天在此纳凉,冬天在此晒太阳,尤为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