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
2018-03-23张鹏飞魏云飞胡瀚丹
张鹏飞 魏云飞 胡瀚丹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2.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1 干栏式建筑的概念与起源
1.1 概念
干栏式建筑是南方建筑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木构架建筑类型,特别是百越族系的建筑风格,也是现今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在使用的居住建筑形式之一。干栏式建筑在木(竹)柱上架起房屋,是一种高出地面的建筑。在《唐书·南蛮传》中解释为:“南平獠东距智州,户四千余,多瘴疠,山有毒草,沙风,蝮虫,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又有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民居苫茅,为两重棚,谓之麻栏,上以自处,下蓄牛豕。”
1.2 起源
干栏式建筑源于巢居形式,《博物志》:“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南方为躲避潮湿、虫蛇而构木为巢,称为“巢居”。笔者在此将巢居之后的发展称为“木建筑”演变脉络。
“木建筑”演变脉络始于巢居,巢居“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最初为架在树上的伞架态势;后来随着生产技能提升,出现了进一步的“结房于树以居”的树屋巢居形式,这是原始先民改造自然的有意识行为,即在天然大树的自然条件下施以早期粗陋的手工创造,便是原始干栏式建筑的雏形,巢居的墙体为用藤条绑扎的竹笆,粗糙简陋、千缠百绕而成,这种原始的编织型墙体是巢居时代的最基本的墙体形式,从建筑结构角度来看,其具有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双重功用。随着生产生活发展和营造技术进步,居住形式由巢居向下发展,经过“栅居”阶段,形成以木(竹)柱支撑“悬虚构屋”的地面起建建筑——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的形成便出现了墙柱分离,其承重体系为绑扎和早期榫卯联系的干栏式木构框架,而其围护体系为编织墙体。
2 考古学中的干栏式建筑及墙体
2.1 干栏式建筑与编织墙
在成都十二桥遗址,建筑遗迹中出现最多的是干栏式建筑。根据1987年发表于《文物》期刊的《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描述,其“构件接合方法有三种:1)竹篾绑扎;2)原始卯与竹篾绑扎相结合;3)榫卯连结。前两种方法多用于小型(居住)建筑构件,即在木构件连接处,直接用竹篾绑扎或先凿出较浅的卯口,再用竹篾绑扎牢固。第三种方法用于大型(宫殿)建筑构件。……小型建筑的墙体结构,是用直径6 cm~11 cm的圆木,纵横相交绑扎成方格网状的木骨架,再把用小圆竹和竹篾编织的竹篾笆绑扎在木骨架上,做成既便于冬季围护防寒,又便于夏季通风挡雨的灵便墙体。”可见当时古蜀国居住建筑以干栏式建筑为主流,构建之间连接主要为绑扎的方法,墙体形式为纵横交错的木骨架外绑扎的预制好的竹篾笆。干栏式建筑墙体是源自原始巢居、一脉相承并进一步发展的编织墙。
2.2 干栏式建筑与井干式墙体
除了巢居时代便出现的编织类型的墙体形式,干栏式建筑中还有另外一种很重要的墙体——井干式墙体。井干式可以单独成房,自身便是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也可以与干栏式一起构成建筑。中国西南的云南地区的考古学发现给我们提供了历史时期干栏式建筑与井干式墙体结合的发展情况。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界从云南的墓葬中发现的明器中有不少铜铸干栏式房屋模型,其中有一类是干栏式和井干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单体建筑,结构较复杂,其一般特点为墙、柱一起承重;还有一类组群式干栏建筑,它们其功能丰富、雄伟壮观,墙体仍为井干式做法。
3 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对其他建筑体系影响
3.1 干栏式建筑与穿斗式的形成
南方穿斗式形成主要有两个脉络,一是秦统一中国后,南北人群往来、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原文化强势进入南方地区,南方原生的干栏式建筑与来自中原的抬梁式相互影响,形成了折中的、适合南方地理与气候的穿斗式建筑类型;根据黄兰翔发表的《台湾传统建筑结构隐含的中国南北建筑文化》中阐述“在秦汉以前的南方木结构技术比北方要高明很多”,可见干栏式建筑独自发展演变成为穿斗式建筑类型也是一种有说服力的观点。
穿斗式建筑形成之后,其墙体形式也与干栏式建筑有着深远的渊源,笔者根据研究认为穿斗式建筑中主流墙体之一的“编竹夹泥墙”有着干栏式建筑体系中“编织墙”的基因。
3.2 干栏式建筑及墙体对碉房体系的影响
笔者在对碉房体系进行研究时注意到不同建筑类型体系之间的影响渗透,根据对青藏高原民居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碉房在演进的过程中两次受到干栏式建筑的深刻影响。
第一次发生在新石器时代。由于在碉房演变的早期阶段受到干栏式建筑体系的影响,建筑空间结构向上发展,使石砌外墙的单层梁柱框架体系进化,形成两层的干栏式楼居,其既具有木构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又有石墙砌筑的地方特点,江道元先生曾称这种形式为“擎檐柱式碉房”,笔者认为这是干栏式体系对碉房体系的第一次变革性影响;第二次深刻的影响发生在碉房演进的高级阶段。对于建筑面积需求的增加而使碉房水平向发展,在石砌外墙上伸出挑台,以木柱支撑,构筑围廊,形成底层架空的山坡地碉房。笔者根据西南地区历史上的迁徙与交流事实,认为这是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的干栏式木构架对碉房体系的第二次重要影响。
在受到干栏式体系的第二次影响后,碉房外围木构部分的墙体多采用干栏式建筑中的编织墙体或者井干式的“崩勒墙”(或称“崩空”)。这一部分增加了建筑面积,增强了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的过渡,适应了多变的地形,与环境更加协调。
4 结语
干栏式建筑发源于“木建筑”演变脉络中远古的巢居形式,其巢居时代的原始墙体形式为藤条绑扎竹笆,千缠百绕而成的粗陋编织型墙体。结合考古学的发现进行研究,干栏式建筑墙体形式主要源于巢居时代的编织墙和井干式墙体。南方干栏式建筑类型及墙体对其他建筑体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尤其穿斗式的形成与干栏式建筑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而其墙体也存在着干栏式建筑墙体的基因;此外受到南方干栏式建筑影响,青藏高原山地的碉房建筑体系也在发展演进的高级阶段呈现出干栏式构架及墙体特征。